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二、小楷贯势的具体方法小楷字形孤立,虽不相连属,但也要讲究行气。小楷的行气主要通过笔势和体势来完成。狭义的笔势,就是研究每个字中点画与点画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楷书主要的贯势方法是度法。所谓度法,即清代《玉燕楼书法》中所云:“一画方竞,即从空际飞度二画,勿使笔势停住,所谓形现于末画之先,神流于既画之后也。”意思是说,当一画写好回锋收笔时,笔锋在离纸面极低的空中作一快速的联系动作,使其锋势与下一笔发笔逆入时的锋势呼  相似文献   

2.
正4.栗子点(1)先逆锋逆入,将锋向左上角略提,然后再向右作一斜横落点。(2)点毕调锋后铺毫下行,至收笔时稍一衄挫,迅速反揭收之。5.三角点(1)尖锋入纸后迅速将毫铺开,再用腕将锋提至右上角(但不可离纸)。  相似文献   

3.
正有的字宜左高右低,如郭、衡、御。凡二竖重并者,宜一伸一缩,如仰、佛、降。凡横长直短者,撇捺宜合,因横画长处,开处也,故下必合,如乘、果、深。凡横短直长者,撇捺宜开,因横画短处,合处也,故下必开,如夫、采、余。  相似文献   

4.
正第六节小楷用笔的质感研究小楷用笔,不外乎形与质两个方面。形是指笔形,包括方圆、藏露、曲直、长短等;质是指质地,包含分量、厚度、骨力、涩韵等。形贵于变化,是流露在外的形式美;质贵于朴素,是潜伏在内的质地美。姳形式美的最高法则是和谐。和谐是通过对比协调、平衡对称、多样统一等手法,在  相似文献   

5.
正五、向背、仰覆所谓向,即方框结构中两竖画如"()";所谓背,即方框结构中两竖画如")("。姜夔《续书谱》中谓:"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旋设各有情理。"颜真卿楷书以向势为多,欧阳询以背势为多。所谓仰,即指横画如);所谓覆,即指横画如(。仰,有上承之意;覆,有下俯之意。颜真卿楷书以覆势为主,欧阳询以仰势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下面,我们来谈谈掌握小楷节奏的用笔方法。一、初学小楷当以沉着为本初学小楷,用笔宜缓,缓则有时间做到笔法的完善。王羲之《笔势论》(传)中说: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这确是一种心得之言。小楷字形虽微,但用笔最要精到。端坐作楷书时,思想要集中,一念不可他移;  相似文献   

7.
<正>以欹侧取势,是研究楷书行气的重要方法。倪苏门《书法论》中谓:“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盖侧笔取势者,于结构处用笔一正一反,所谓锋锋相向也。此从运腕得之,凡字得势则活,得势则传,‘徐’‘欣’二字,转左侧右,可悟势奇而反正。”这一段话很有意思,所谓“转左侧右”即左右二停结构,微微地改变其角度,从而产生姿态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章小楷的结构结构,古称结字,又谓间架结构,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搭配方式。结构不能脱离文字自身内部构成的规律,且受匀称、和谐、协调、重心等因素制约。特别是楷书,体势端庄,笔画的长短、缩伸、开合、大小、疏密、肥瘦、阔窄、高低虽无一定形态,却有一定尺度。  相似文献   

9.
正(二)疏密研究楷书的结构,不但要注意到有笔墨处,亦要留意无笔墨的空白处。所谓"知其黑,守其白"。白,即点画之间的空素地,其中亦有法度。元盛熙明《法书考》谓:"点画既工,而后能结体,然布置有疏密,骨格有肥瘠,不可不察也。"隃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节小楷发笔法发笔又称为起笔,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陈介祺《斋尺牍》中说:"若求古人笔法,须于下笔处求之。"又谓:"所有之法,全在下笔处,笔行后无法,无从用心用力也。"相传王羲之写小楷,于发笔处最深留意,可惜我们已看不到他的真迹了。用笔的精到、笔势的流动、点画的变化以及调锋等都于发笔处表现出来,故善于发笔者,必不拘泥于一法,而能矫变异常,  相似文献   

11.
正相传宋代书家米芾善悬肘作小楷。有一次,他的学友陈伯修父子向他请教提笔法,米芾说:"以腕着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接着伯修又问:"悬肘提笔亦能写小字吗?"米芾笑而不答,就命书童拿出纸笔,端坐悬腕,写了一通《黼赞表》,字如蝇头,笔画端严,体态一如大字,十分精到。伯修父子看后,大为倾倒,相顾叹服,因请教其法,米芾回答说:"这并不难,只要您今后作书时,无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然会  相似文献   

12.
正书写小楷的用笔,以硬毫笔为宜。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狼毫小楷,如红毛、红豆或软硬适中的七紫三羊、小白云等,总以健、齐、尖、圆笔之四德为佳。书写小楷时,笔宜开足。开新笔之法是先将笔浸入温水之中让其自然化开,洗去含在毫中的胶水,再于废宣纸上舐尖后挂起使其阴干,隔一日后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三、尖接法在小楷中的运用凡小楷点画上下交际、左右相接之处,也是茂密拥挤之处,此处用笔宜虚,可用"尖接法",即发笔时尖锋侧入,尖接则实中见虚,密中见疏,无窒塞拥挤之患。这种笔法,在书法术语中又称为"斗笋接缝法",这是小楷用笔的一大特点。尖接有一尖接、二尖接、三尖接、上尖接、下尖接,亦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五节小楷基本点画的写法点画,是构成字形结构最基本的元素。尽管在用笔的书写方法上,小楷与大楷的点画并无多大区别,但事实上小楷比大字要细微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大楷基础,就很难体味到小楷用笔的精到和细微之处。姳小楷的点画,在形态上是富于变化的。相传,  相似文献   

15.
正七、捺法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提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唐太宗《笔法论》中说:"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所谓"得意",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  相似文献   

16.
正(三)参差参差,是通过结构中点画或偏旁部首的长短、大小、开合、伸缩、高低、阔狭等变化来表现结构的自然美,是小楷结字的重要方法。参差最忌犯平行、齐头、排牙、类同的弊病,如积薪束苇之状,这样就会使结字了无意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作字最忌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之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献之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欹反正。米芾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此言布置不当平匀,  相似文献   

17.
正二、横画横画又称为"勒",所谓"勒"有愈收愈紧之意,发笔时要逆入,收笔时要回顾,行笔时要意有所顾,逆势涩进。《禁经》所谓"画如长锥之界石",喻其行笔不可有光滑浮薄之意。凡写长画,当于不平中求平,使其画势上平而下呈拱状,犹如覆舟之状,切忌上平下亦平,则板  相似文献   

18.
正四、长撇长撇,古人称之谓"掠法"。清冯班《钝吟书要》中说:"掠如蓖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故作掠之法,颈部要细,腰部势微婉曲,宜肥劲有力。唐颜真卿《八法颂》说:"掠仿佛以宜肥。"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而柳宗元《八法颂》则说:"掠左出而锋轻。"如是则一  相似文献   

19.
正转折,又是方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转法圆润浑劲,折法方劲雄强,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产生不同的美感。折可用提翻或提顿的方法。以横折为例,运笔右行,至折角时,用腕微向右上方翻动,将锋提至横画的右上角,然后迅速于纸面上侧势一翻,使锋面由阴面翻到阳面,翻笔时锋尖于纸上作一暗圈,动作极其爽利、快捷轻灵,翻笔实际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小楷,古人称之谓"真书",又称之谓"蝇头细书"。它隶属于正书范畴,是各种书体中很富有实用价值、最能体现沉密精细功夫,亦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一种书体。一般地说,小楷的大小通常在一至二厘米见方之间,而大楷在四厘米以上,中楷则介乎其中。"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之一。极大之字,古人又称之为"擘窠大字",或称"榜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