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觉悟》副刊居于“四大副刊”之首,集自主权大、时效性强、亲和性高、参与者多、普及面广的优势于一身,传播影响力仅次于《新青年》。因此,厘清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觉悟》副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分必要,它的传播经验对我们当今如何将新媒体、小众媒体等信息传播工具与主流媒体联动起来,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初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呢?实际是进步知识分子利用报刊这个媒体,从日本、美国、英国陆续传播过来的。其中主要是从日本输入的。1、旧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高杨文  韩姵妤 《传媒》2022,(24):83-86
马克思主义自1899年通过《万国公报》传入中国至中国共产党建立前,报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本文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按照零散传播、系统传播、有组织的传播三个阶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通过报刊传播的过程、特点和贡献,对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前后,由于内忧外患,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外学习救国之道,作为西方理论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起了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在中国悄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工具、路径和模式有多种,在大众传媒落后的时代,图书出版无疑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传播载体,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现玉 《东南传播》2016,(10):47-49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这一报刊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作用。笔者详细梳理了六期《共产党》月刊的200余篇文章,研究这一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状况如何,具体传播了哪些内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建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刊物,掌握刊物的任务和性质,加深《共产党》月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曾历经百般磨难与重重阻碍,而邓中夏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奉者与传播者,在我党建党前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钻研,并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陈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被周恩来誉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他早期通过办报创刊、创办学校、成立研究会等多种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四个时期分析了中共成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文化的各类进步书报刊。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后不久,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了中华大地,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毛平 《兰台世界》2012,(22):43-44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马克思主义者,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与宣传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并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0世纪20年代初期,周恩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  相似文献   

11.
朱虹 《东南传播》2021,(3):54-5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路径研究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法国与苏俄路径三个空间维度的演变过程,进一步发展出多元路径探索、比较视角转向、跨学科理论运用以及地方性传播的研究趋向.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路径研究脉络,探索引入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来拓展马克思在中国传播研究视野,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社会政治学说纷纷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此时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尝试了各种救国方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后,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工人运动,取得了许多的成功经验。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途径和经验进行分析,可以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就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背景、途径以及早期传播对当代的启示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邵飘萍是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被毛主席亲自追认为革命烈士。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邵飘萍其人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探索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作出的贡献,其榜样作用对我们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出版物引导大批革命者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革命道路,革命出版活动锻炼了一批党的领导骨干,马克思主义出版物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使大批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影响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追溯这两部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及第一个《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译者郭大力,本文简要介绍了郭大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在1918年冬从日本留学回国到1927年12月17日被反动军阀杀害,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创建方面都写下辉煌的一页。但由于他所具有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书生气和潜江人憨直的性格,以及建党初期党内不应有的争斗,使他的一生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事实上,李汉俊是一位我们应当永远铭记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新征程,在理论上概括、在实践中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议题和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宣教”模式。这一模式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价值观传播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关键在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强调大众宣传与国民教育两种传播方式的并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生成于中国价值观传播经验的价值观传播模式,是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传播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立足当时的历史条件,李达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吴曼  张晓红 《兰台世界》2016,(20):102-106
五四时期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涤荡、论战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不断徘徊的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探索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理论体系,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研究和宣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在风雷巨变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的传播也对目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薛志清  宋国英 《兰台世界》2016,(18):116-119
五四运动以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以江苏而言,不仅是新创办的刊物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也相继建立,特别是涌现出了张闻天、杨贤江、沈泽民、杨杏佛、吴肃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坚人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走近工农大众,造就了一批追求进步、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进步青年,促进了青年团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