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题材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不断拓展之中.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女性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其中的优秀影片,不仅集中表现了"典型"的女性特质,而且有不少是以社会新语境下"强势女性"为主角的影片,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新女性形象和新颖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5,(1):109
《家事》以名人家庭传奇为题材,现场故事讲述类节目,栏目另辟蹊径,以富有知性美的女性主持人视角关照名人名家的悲喜家事。选择"家事"的角度进行创作,迎合受众的审美需求,从家庭真人真事的这个受人关注的角度折射电视的正确导向作用,形式上将节目内容与演播室巧妙融合,戏剧化的舞台呈现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国妇女杂志社和华坤女性调查中心一起进行了一项"女性阅读习惯和倾向"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女性在阅读的时候,对于格调和立意低下的题材表现出很反感,她们更趋向于选择积极、向上的题材.  相似文献   

4.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于1962年问世,它是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的经典文学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复杂的叙事技巧与校园题材相结合,并以"二战"为时间轴、以苏格兰的爱丁堡为空间背景,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形象地为读者描述了爱丁堡女子学校一位年轻女教师虚幻的青春经历.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出色的文本叙事技巧以及对女性青春之路的追求使这部作品得到了成功的传播,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5.
高雅 《视听》2021,(1):45-46
21世纪进入"她"时代.中国影视作品既被"她文化"影响,又推动着"她文化"进步和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性别意识的崛起,"她文化"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现为中国传统影视业固有受众市场划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打破了传统作品中"男性化"倾向明显的态势,并对传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最早就规定了两性的分工,中国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分工也界定为"男主外,女主内"。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男性与英雄是永恒的主题,女性始终处于其边缘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军人在电视剧中得到了更多的表现。女性军人形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最初的作为男性附庸的女性形象到"男性化"的女性形象以至于后来出现的带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形象,这种变化不仅越来越接近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也使得女性形象重新被建构起来。本文梳理了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变迁,同时也探讨了发生这些变化的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学类图书一直都有各种类型的题材,每类题材都有一定的读者群.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都会有某一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成为市场的热点.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盛行图书市场;新世纪之初,<哈利·波特>让魔幻类文学作品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8.
海岩创作的文学作品能够与影视作品联姻,与其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密不可分.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喜欢那些在个性与品行上有不够完美的女性,或许只有这样的女人才容易上演人生与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女性题材网络剧异常活跃,成为女性视角视听媒介场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受众审美迭代频率的加速,短短几年,女性题材网络剧在叙事表达上呈现出题材边界的拓宽与多种类型的融合。在女性角色塑造等方面显露出多样化的探索,刻画了多元立体、丰富鲜活的女性群像,并构建出其独有的价值体系与美学范式。探讨女性题材网络剧中的性别形象,诠释其中广泛复杂的意蕴和内涵,不仅能反映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网络文化的规约与现状,更能揭示现实生活中性别话语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以广受好评的《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凶宅》出发,观察美国历史上家庭恐怖(family horror)影视作品中的隐喻意象及其文化意义,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叙事情节、角色人物和经典场景对文本进行解读,论述了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女性在承担母亲生育和养育角色时的焦虑情绪,以及女性身体在观众和男性的"凝视"之下是如何被描述为"卑贱"和引诱性的。家庭、女性与恐怖题材的接合,在后现代恐怖片中得到了更为浓烈的文化描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关中国经济的实用图书在日本畅销,而且以中国古代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在日本文坛兴起,受到出版界青睐,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受中国古典名著《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漫画及游艺薰陶的新一代年轻作者和读者群的兴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中,有所谓永恒题材之说,即那些能够唤起人们强烈共鸣的题材,即使被一代代人写过,仍散发着独特魅力,受到人们持续关注。与文学作品相比,新闻报道追求一个新字,它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当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似乎和永恒无  相似文献   

13.
时下,青少年正在热捧悬疑、吸血鬼希望出版社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连带此类题材的图书作品也一起风靡全世界.作为编辑,笔者常常在想,除此之外他们还想读些什么呢?或者说,在给青少年读者奉献"蔡骏心理悬疑小说""暮光之城"系列等作品之后,接力出版社还有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年轻的读者阅读呢?  相似文献   

14.
秦翠萍 《出版广角》2018,(13):53-55
随着女性消费能力的提升,女性图书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呈快速增长态势.基于女性阅读分众特征显著、乐于分享、易于从众等特点,女性图书普遍采取社群营销、微信营销和"互联网+图书"营销等模式进行精准营销.未来,图书出版机构应不断拓展女性图书的选题内容,树立终身服务、终身营销的理念,切实满足女性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推动女性图书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樊程 《视听》2021,(1):50-51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众口味愈发多样化.中国电视产业逐步繁荣,表现当代女性生活状态的影视作品更是不断涌现.其中,"致命女性"这一类型化的女性形象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值得关注.本文以国内首部女性情感悬疑剧《危险的她》为切入点,聚焦女性题材如何实现类型化构建.  相似文献   

16.
梁莹 《视听》2021,(1):53-54
近年来,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重回大众视野,聚焦现代家庭亲子关系,展现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系列故事.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多以"抚慰焦虑,温情搞笑"为路线,关注社会热点,迎合观众审美需求,深受大众欢迎.目前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也存在内容局限、情节同质化、对家庭教育现实引导推动不足等问题.本文以电视剧《小欢喜》为...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作者、出版社(包括非民族类)进入到了"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领域,为繁荣"民族题材类"图书出版市场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以及新的思路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民族类出版社的非民文图书出版业务如何融入市场也将是下一阶段出版事业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围绕"民族题材类"图书出版市场的话题一时成为了关乎民族出版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和一些兄弟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就如何拓宽"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思路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为什么能发展起来?此乃必要性与可能性使然.所谓必要性,即社会需求.文学即人学,与其他学科门类比较起来,它具有先天的、广泛的普适性.喜欢或者从事"数理化,天地生"的人们大致也喜欢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而喜欢或者从事文学职业的人们却未必也喜欢阅读和欣赏非文学的作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表明,过去一年所有出版物的购买者、阅读者之中,文学作品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9.
张玉虹 《出版广角》2014,(13):70-71
女性题材出版物已成为当前图书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呈现需求平稳增加、内容丰富多样等特点。女性读物选题策划应尽快适应图书市场的变化,多角度思维,着力打造经典女性图书。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正史中,普通女性只能以"列女"这一特殊的形式进入史籍。但是,由于正史在编纂中往往受到资料及编纂者所处时代等因素的限制,入选正史的女性无论是在地域范围还是数量等方面都非常有限。自宋至明,随着我国地方志编修体例及内容的渐趋确定和统一,一定数量的女性及其受旌表等经历得以进入地方志及相关史籍。以明代宁夏为例,尽管《明史.列女传》中没有宁夏女性,但在明代编修的六部宁夏方志中,则记载了多位女性及其受旌表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明代宁夏方志所见地方女性及其受旌表情况进行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