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艺录     
正我学习书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1977年恢复高考后,书法专业开始进入美院,浙江美院沙孟海、陆维钊等先生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学生有朱关田、陈振濂、王冬龄等人。但不巧的是,那个时候我已经考取了中央美院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之前,我与李可染先生从未谋面。当时我考的是山水画兼书法篆刻专业,虽然李可染先生并不是专门教授书法篆刻,但他要求我们五个学生都要多练习  相似文献   

2.
《学子》2012,(8):F0003-F0003
王怀中,男,1962年4B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现主要任教小学语文。曾在学校做专职习字教师。中学时,爱上书法篆刻。书法早期学习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与行书,如,临摹《玄秘塔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稿》;再学习隶书、篆书,如,临摹《石门颂》《石鼓文》;后又学习《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学书法的同时学习篆刻、木刻。篆刻主...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5,(9):78-84
《怎样学书法》虽是费新我专著的一本普及书学著作,但它的书学经验对今日之书法仍有方法论意义:书法艺术形式美的创造必须以写好字为基础,习字与学书互不矛盾,辩证统一;书法学习宜以唐楷入手,继而汉魏六朝碑刻,再而行书、章草,但亦不拘泥;书法创作贵在融会贯通,但再搏进一步可追求个人风格;书画即为内理相通的艺术门类,书法创作能参酌中国画、篆刻的技巧形式,对提高书法作品的格调气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黄娟 《教师》2014,(30):57-57
正"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书法、篆刻是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从而抒发情感的活动。由于农村高中学校在美术教学条件上的不完善,导致学生的美术基础较为薄弱和对书法无系统的认识,要在这样的前提下完成书法课的教学目标,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我作为一名农村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认为完成书法课教学目标最重要的环节,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篆刻属于雕虫小技,我却从这小小的方寸世界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我与篆刻结缘始于在农村插队之时,当时正在乡间的一所民办中学教语文,由对古文字的探索而转移到用刀在石头上刻古文字。十年前,我又教书法,篆刻使由业余爱好而发展成“半个专业”了。 近三十年来,我曾先后拜津门印坛名家吴伯松、进汉英、徐嘏龄、怅牧石为师。也曾在1986年获天津市第一届群众篆刻大赛中年组一等奖,并加入海河印社。我的篆刻作品也多次在《今晚报》、《中国书法报》等报刊上发表。 我觉得,篆刻确实不是一种雕虫小技小技,而是一门涉猎面很…  相似文献   

6.
篆刻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是在方寸之间展示汉字的形态之美、布局之美、结构之美的小众艺术,也是用一节课时间可以承载的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创生出的各种书法篆刻的App,如果稍加组合,运用到书法篆刻课堂中会怎样呢?在篆刻教学中有趣的尝试会给我们的书法、篆刻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陈曼若书法篆刻选》序言王定国前不久,陈曼若同志的女儿来,说山西人民出版社准备编辑出版曼若同志的书法篆刻集,请我写几句话,我欣然答应。陈曼若同志是我和谢觉哉同志的老朋友,能为他的书作序,是件很高兴的事。我和曼若同志认识,是在1951年。那时他被政务院...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次见到王蘧常先生的书法,是在我念初中的时候。我从小喜欢书法,但因年幼不大能识读王先生的章草,也不知道好在何处。后来,我考取研究生,又有机会回到复旦大学学习。1979年复旦大学成立书画篆刻研究会,我有幸成为会员,并再次见到了先生的书法作品。研究会成立以后,每年五月校庆期间都会举办"复旦之春"书画展览,王先生作为研究会顾问每次都有作品展出。随着自己见识的增长,对书法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再观他的书法,便觉浑厚苍古,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9.
《青苹果(高中版)》2012,(2):F0002-F0002
张文荣 男,1964年生。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肥东县书法协会副主席、安徽龙图印社社员。1993年参加河南大学中文系书法篆刻学习,师从徐正廉、王宝贵、曾广等。  相似文献   

10.
篆刻艺术是书法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篆刻艺术历时数千年至明清发展到了高峰。它是一枚耀眼的艺术瑰宝,为中华民族光辉灿  相似文献   

11.
杨平艺术简历杨平,男,楚雄双柏人,自幼钟爱书画篆刻,曾先后向楚雄市、普洱市书画界前辈学习书法、国画、篆刻及装裱艺术。2006年毕业于思茅师专并留校工作,现供职于思茅师专办公室。2005年协助李新强老师创立金石轩书法研究社,为金石轩首任社长。现为普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2.
篆刻对于陈克年来说,我一直认为是一件笔墨之外余事.未料想近数年来,他却在不急不躁、甘守寂寞中玩出了追求,玩出了境界.而他的书法,除两届"空军十人书法联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和"全国首届自撰联书法展"中均有佳作人展外,还获得了"文化部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及"第五届空军蓝天文艺奖"创作奖,得到了沈鹏、萧平、李铎、刘江、张荣庆等先生的赞许与肯定.我以为,他在书法上的体悟,对他的篆刻创作是大有益处的.展读他日前寄来的数十枚印拓,无论朱文、白文都有一种强烈的书法笔意,而用刀老辣沉雄,章法巧妙严谨,既有时代气息又不失传统意蕴,故他的篆刻作品越来越为人所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13.
正我一向反对篆刻家以自己篆刻方面的名气,来谋求"诗书画印"四绝的美名。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艺术分工日益精细,特别是当今各种艺术信息量的爆炸性增加,极大地拓宽了欣赏者选择的余地与回旋的范围。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当今传统艺术的参与者,达到清代诸大家"诗书画印四绝"之至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写行草或注重行草书法的学习与体悟,对我篆刻创作的间接作用,就更大了。就主要部分而言,大致有二:  相似文献   

14.
篆刻     
《中学生阅读》2007,(7):60-61
篆刻与书法一样,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古代主要用作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在源远流长的篆刻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是在明清时期。秦汉时期的篆刻具有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这种崇高的、近乎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人仰望学习、鉴赏赞叹的典范。明清时期,石质印章出现,这一时期名家竞起,  相似文献   

15.
正前人一直在强调刀法表现笔法之论,但篆刻毕竟不同于书法,篆刻除了具有一定书法属性外,还具有美术等其它多种属性,从而共同构成了篆刻艺术的独立品格。篆刻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以秦汉古印为基础的,古印中靠自然因素而形成的斑驳朦胧之美,已是表现篆刻特殊金石意味的重要内容。后世的篆刻创作中,在印面上创造这种斑驳朦胧的效果,以表现古印中的金石之气,实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而制造这种效果,单靠固有的  相似文献   

16.
唐诗四首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开拓进取,余德华篆刻秋瑾诗一首(书法),(学生)潘明木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洒也堪缘一腔热血动珍重海去就能化碧涛选秋瑾诗(?)(?)(?)  相似文献   

17.
段雪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其篆刻艺术在业内享有盛誉,其书法工篆书,婀娜中尽显苍劲之趣,在篆刻创作上宗法秦汉,涉猎诸家,不拘一格,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其篆刻作品布局严谨、气息高古、用刀挺拔,作品风格多样,各具新意,可谓引领了云南篆刻界的印学风尚。  相似文献   

18.
正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相结合的艺术。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所以,懂刀法、懂书法,对刻好印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印章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文字组成的印文,每个字的结体都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正有斜,有收有放,有藏有露,处理得当与否是大不一样的。如果你掌握了每个字的书写技巧和点画之间结体的变化,安排一方印章相对来讲就容易得  相似文献   

19.
学书心得     
重新回到书法班学习已有9个多月的时间,曾经我因为某些原因停止了书法的学习,在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找不到自我,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更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由于自身原因中断了学习书法,对此我心中一直很悔恨。所以那段时间一直不敢去书法班上课,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直至有一天我接到书法  相似文献   

20.
正高凤翰,字西园,"扬州八怪"之一,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高凤翰的印章源自徽派,与张在辛共同"开齐鲁印派之先河",艺术个性鲜明,印风大气磅礴。高凤翰的篆刻,一是学习秦汉印章,一是向山东知名印人张在辛学习。从印风上看,他的印章用刀简练,用字规范,字体从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构思精巧。高凤翰的篆刻创作,以五十五岁为节点,分为两个时期。五十五岁之前他用右手创作(包括书画作品);之后因疾病的原因,改用左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