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寇的战火,中国出现了一次自东向西的文化内迁,高校成为内迁的主要载体。内迁高校以其固有的爱国传统、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推进了贵州的民主解放运动,促成了贵州教育事业的飞跃,推动了贵州社会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以后,国民政府针对日本侵略威胁,开始有计划的为长期抗战做出准备,其中资源委员会的设立便是该准备的一个具体的措施。全面抗战爆发前资源委员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并开始组织沿海及工业较发达地区的工矿企业内迁。资源委员会的设立为促进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因工矿企业内迁得以保存的国家力量,直接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工矿企业的内迁同时也改变了不太合理的中国经济布局,为中国内陆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西部大开发已进行十年后的今天,研究这一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今天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寇的战火,中国出现了一次自东向西的文化内迁,高校成为内迁的主要载体。内迁高校以其固有的爱国传统、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推进了贵州的民主解放运动,促成了贵州教育事业的飞跃,推动了贵州社会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大规模的工厂内迁 ,从经济上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 ,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布局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内迁难民是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它对内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迁难民是构建内迁文化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内迁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涵。内迁文化和内迁难民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大规模的工厂内迁,从经济上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布局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抗战内迁时期的私立大学办学的特点及其动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首先,内迁时期私立大学的管理模式颇具特色。私立大学采取了集权式管理模式,校长总揽了本校的事宜,使其作为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得以贯彻始终,保持了校长本人办学理念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其次,内迁时期私立大学在延聘师资、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较之公立大学采用了更具弹性的若干制度与措施。再次,内迁时期私立大学大学秉承了古代书院式的、具有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的教学相长互动式模式,举凡家庭式的教学、重视国学课程的内涵、学生考试信誉制、宿舍点名制、选科制、有弹性的学分制、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的推行等,折射出私立大学对于传统书院教学模式的回归与尊重。对于私立大学上述办学特征的动因,应当结合民国时期的具体时代背景,特别是战时背景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初期,岭南大学、广东国民大学等广州的几所高校为谋求保存,纷纷迁往当时的英租界地区——香港继续办学。这些高校迁港后虽办学时间不长,但对于香港教育的发展以及促进其与内地的交流,却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初期,岭南大学、广东国民大学等广州的几所高校为谋求保存,纷纷迁往当时的香港英租界地区。这些高校迁港后虽办学时间不长,但对于香港教育的发展以及促进其与内地的交流,却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是国民党政府应对战时需要的应激性措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此期间,国民政府按照西部开发战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内迁高校实施了布局调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调整战时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教育在全国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善,在质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历史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一大批公私立高等学校内迁到西北和西南。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高校 ,为了使学校的内迁与当地经济开发相结合 ,别具心裁、深谋远虑地选择内迁路径和校址 ;结合当地经济的特色 ,以科技和教育为主要手段 ,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开发西部资源。这些为当今方兴未艾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的文化内迁是中华民族为抵御外敌侵略、取得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被动选择。从总体上看,文化内迁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全民族持久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对迁驻地而言,内迁文化促进了三峡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建设,推动了三峡地区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催生了三峡地区精神文明的整体“跃进”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后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战时期的工业、人口、文化及其他各种社会要素的内迁,形成了一个现代化中心的转向运动,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整个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平衡的格局也作了相对调整。尽管不符合常规,却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为了抢救战区学校,保存湖北教育的基础,将湖北战区各类公私立中等学校合并,组建“湖北联中”,统一迁往鄂西,鄂北后方各县。这是抗战时期湖北中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和战略调整,也是湖北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本考察了这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分析了其历史成效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广大内迁兵工以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历经千辛万苦,将散布在华东、华北、华中等地的兵器工业整体搬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抗战大后方。他们在日军敌机频繁空袭轰炸的恶劣环境下重建家业、复工生产,在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感召鼓舞下,充分发扬英雄主义气概,积极研发和改进兵工生产技艺,加班加点生产械弹装备,保障了抗战前线的武器装备供应,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中国兵工人的精神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为保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血脉,大批高校在抗战爆发后开始内迁,虽历尽艰难,却使这些高校得到一定的保存和发展。由于战事变化、国民政府对抗战持久性认识不足、政府能力有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内迁在启动、落脚点和办学形式等方面呈现出被迫和多样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浙江大学内迁广西宜山,在此办学一年有余。其选择内迁广西宜山,且得以很快复课,实由多方面因素促成。包括抗战形势的影响、广西当局的大力支持、国立浙江大学自身的努力,广西人民的贡献、宜山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吸引等。《国立浙江大学宜山学舍记》则详细记载了浙大内迁广西宜山的概况,是论述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真实、可靠的资料。以碑文为基点,由上述几方面因素着手,考察浙大内迁广西宜山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边疆教育指民国时期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专门对少数民族进行的学校教育。抗战时期,广大内迁高校师生投身边疆教育调查研究,积极从事西南边疆教育建设,直接促进了西南边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