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追求教育资源公平有效地配置已是当前的焦点。通过对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及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建设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针对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政策法制、方式手段及一些具体的操作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工程师——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几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表明 ,工程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 ,环境严重污染 ,生态受到了无情的破坏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从未有过的威胁。因此 ,现代工程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一方面要求工程技术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 ,还要满足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走绿色化制造和循环经济的道路 ;一方面上述这些新的课题又提供了充分发挥智慧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就是说 ,现代工程师既要担当起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历史责任 ,又要坚持工程科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再制造的发展方向 ,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所探究的人的解放之路是以“现实中的个人”为起点,以人与人在社会共同体内的关系重构为基础,通过对社会关系的革命性变革,在“自由人的联合体”内最终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日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正不断凸显和确证这一解放逻辑,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在社会发展内在的个体与共同体的张力重置中,为这一逻辑的展开开辟着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公民有了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社会也就有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宋亮 《教育》2011,(29):26-27
湖南省长沙大学新生常复明与高中时有好感的女同学相约,考入了同一所大学。让他没想到的是,问题随之出现了。为了恋爱,他们两人的日常支出迅速超出预算。常复明找女友商量:"咱们减少约会支出,增加一起学习的时间,用精神财富代替物质追求好不好?"女友的回答却让他哑口无言:"你认为谈恋爱不是一种精神财富吗?"校园里的精神追求对常复明来说,问题不仅是出在金钱财富上,在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相似文献   

7.
桑玉成 《上海教育》2006,(8A):44-45
和谐社会的本质 从更为宏观的意义上说,所谓和谐社会,其本质上是指实现了人际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雷厉 《文教资料》2006,(16):76-7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引发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矛盾开始突显。构建和谐社会,适时而迫切。和谐之本在于人和,而求和也是人性的重要特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顺应人性,扬善押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影响力深,各种问题交错难清。本文删繁就简.提炼出构建和谐社会带有纲领性的四项基础,即经济、人文、社会和政治,认真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建设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所以从社区层面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有和谐的理论,其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和谐思想,都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思想价值,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国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体和谐为基础,并通过这种和谐体现出来,因而提升社会中个体的和谐,事关社会能否一切和谐。本文拟从五个方面阐述个体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如何促使个体和谐:1、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认识;2、重视良好道德品质的修养;3、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4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其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揭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王浩斌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3):54-57,6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取向,实现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指令性计划、市场性调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一个最高价值目标。本文在阐述和谐社会的内涵及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试从道德或曰伦理的视角来探求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础: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诚信。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坚实的基石,而家庭教育又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加强家庭教育,必须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明确家庭教育的任务与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和艺术,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哲学基础。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论的基本原理、世界多样性统一原理、普遍联系的观点。同时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