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士文教授主编的《中学语文多角度解析》,是语文敦师和语文自学者案头应备的好书.这个结论,是我去年寒假编写《初中语文基本篇目的教学设计和质量评估》(第四册)一书时,为了笔耕而研读它,获得实益而得出的。《中学语文多角度解析》,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它起自初中第一册,迄于高中第六册,全套共十二册,其体例是根据教科书的顺序安排的。编者基于这一纵线,入选中学课文近二百四十篇,另外加进十数篇程度适宜的书刊文章.这种与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张隆华同志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最近已再版。本书在我省语教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色:突出了工具性,坚持工具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本书阐明了:中学语文课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一定的文学性”。而工具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三者不是并列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特点、决定语文课性质的,是它的工具性。离开了语言文字,语文课的个性就不复存在,语文课的性质也就改变了。”但是,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坚持工具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部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为了满足这类课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积几十年外国文学教学经验的邵鹏健先生,编著了《中学语文外国文学讲读》一书,现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教学参考书兼文学评论集具有以下特色:体例新颖。编著者突破了老三段(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主题思想)的程式,采用作者简介、内容提示、课文批注(着重分析关键词句)和作品简评(综合评析)等一整套解说方式,对全书所收十七篇统编中学语文课本(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第十册最后一个单元《古诗二首》,试作多角度解析如下。泊船瓜洲一、朗读解析《泊船瓜洲》描写了王安石路过瓜洲时见到的景物,反映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可用中速朗读。第一句“京口”、“瓜洲”间不要有明显的停顿,然后重读“一”字,把两地只隔长江一道水的意思强调出来;第二句明显地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瓜洲、钟山虽然相距百里,诗人却说:“只隔数重山”,意思是说离自己的家已经很近很近了。其中,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14课《古诗二首》,试作多角度解析如下: 《寻隐者不遇》 (一)朗读解析首句“松下问童子”,既对诗人寻隐者未遇,接待他的只是隐者的书童的情况作了交代,又勾勒出隐者居处古松参天的清幽环境,要读得徐缓、清晰。其中,“问”是全诗的关键词语,以下三句均由此“问”而来,要重读。二句“言师采药去”,是书童答问的内容,“采药”点明隐者何以不在的原因,也应重读。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急于见到隐者的心情,必然  相似文献   

6.
宿建德江一、朗读解析唐代孟浩然所作《宿建德江》一诗,描写了诗人旅行途中舟泊暮宿所见的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愁思。朗读这首诗,宜用低缓的语调,描绘出旷野无垠、天高树低、江水清澈、月影近人的优美寂静的画面,抒发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使诗中的景物和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由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系列教材,确实不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利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满溢新世纪气息的精品。我们认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虽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名,但也是一部真正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这是因为:第一,积极主动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指2001年7月出版的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就困扰中学语文教学的许多聚讼纷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稳妥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是…  相似文献   

8.
一块正方体,倘若我们平视它,只不过是一个正方形而已,倘若我们改变了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式,用立体的影像去再现它的形状时,就是一个正方体了。很显然,一个人一旦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法时,他就能较完整地把握一个知识领域。日本学者比嘉腆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我们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看到不同的样子”的思维方法和良好习惯,发挥求异思维能力,由记忆型转变为创造型,就必须进行多角度教学。  相似文献   

9.
由赵宏因副教授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学习指南》,是一本熔知识与方法于一炉,实用价值很高的语文知识工具书,特向广大读者推荐。该书内容包括方法篇、知识篇和应考篇三大部分。方法篇以战略的眼光,从宏观上、总体上给学生以学习语文的方法,既切合实用,又易于掌握。比如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工具课,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不少中学生对它却望而生“厌”或望而生畏。作者指出它的症结在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学起来难见成效。针对这一状况,作者在讲清语文课的性质、任务及语文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文,谈了如何培养概括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源于生活,经过抽象概念、建立模型后,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要尊重事实,符合实际,下列几例从不同角度去解析,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展开“思维竞争”。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采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高考增刊,指导学生作高考前的最后冲刺,屡战屡胜。我所教的1996年文科班、1997年文科补习班,高考平均分(标准分)分别高出全校、全县各平行班近40分或40分以上。1996年李崧同学的综台分夺得广西文史类探花、桂林地区状元的称号,该生的语文成绩为地区最高分。1997年王义凡同学又摘取了桂林地区外语类状元的桂冠,其语文成绩是桂林地区语文单科状元。  相似文献   

12.
人教课标七(上)语文教材《散步》的课后练习一是这样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这是一个设计得非常漂亮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让我们想到了课标中“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教课标七(上)语文教材《散步》的课后练习一是这样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这是一个设计得非常漂亮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让我们想到了课标中“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建议。读这篇文章,可“换”的品读角度确实很多。如: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这是一个基本的角度,正如教材中“单元说明”所指出的:课文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平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  相似文献   

14.
刘霞 《教师》2009,(24)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典型的复杂性,倡导多角度品读典型的语文教学方法,力图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中学语文》学生版,心里着实很高兴,因为我们广大中学生又有了一个新朋友。《中学语文》学生版没有一副说教的面孔,它轻松、活泼,既有学也有乐。它与语  相似文献   

16.
17.
<正>每月中旬出版的《中学语文》杂志,坚持渗透大语文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办刊宗旨,体现洋溢青春气息,富于博雅内蕴,契合中学生读写需求,锻造中学生写作真力的特色。第一版块导读与启思——集结阅读资源体练多元思维阅读是写作的助产士。写作能力萌生靠阅读,滋长依阅读,提升在阅读,阅读濡养着写作的全过程。本版块专注读和思、思和写的联通,为学生提供定向的选文分类,有序的资源积累,清晰的阅读指向,深切的思维体  相似文献   

18.
<正>每月中旬出版的《中学语文》杂志,坚持渗透大语文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办刊宗旨,体现洋溢青春气息,富于博雅内蕴,契合中学生读写需求,锻造中学生写作真力的特色。第一版块导读与启思——集结阅读资源体练多元思维阅读是写作的助产士。写作能力萌生靠阅读,滋长依阅读,提升在阅读,阅读濡养着写作的全过程。本版块专注读和思、思和写的联通,为学生提供定向的选文分类,有序的资源积累,清晰的阅读指向,深切的思维体悟。  相似文献   

19.
<正>每月中旬出版的《中学语文》杂志,坚持渗透大语文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办刊宗旨,体现洋溢青春气息,富于博雅内蕴,契合中学生读写需求,锻造中学生写作真力的特色。第一版块导读与启思——集结阅读资源体练多元思维阅读是写作的助产士。写作能力萌生靠阅读,滋长依阅读,提升在阅读,阅读濡养着写作的全过程。本版块专注读和思、思和写的联通,为学生提供定向的选文分类,有序的资源积累,清晰的阅读指向,深切的思维体悟。下设栏目:一、专稿——对读写联通从整体上、操作上进行探究、阐述、指导的文稿,要求有丰富、新鲜的实践体验,有新颖实用的理论阐释。50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20.
<正>每月中旬出版的《中学语文》杂志,坚持渗透大语文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办刊宗旨,体现洋溢青春气息,富于博雅内蕴,契合中学生读写需求,锻造中学生写作真力的特色。第一版块导读与启思——集结阅读资源体练多元思维阅读是写作的助产士。写作能力萌生靠阅读,滋长依阅读,提升在阅读,阅读濡养着写作的全过程。本版块专注读和思、思和写的联通,为学生提供定向的选文分类,有序的资源积累,清晰的阅读指向,深切的思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