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对于目前我国最早的法律文本—《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来说,尽管其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界限并不是那么严格清楚,但从各篇目的句类选择运用及其分布来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法律语言特点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从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对《睡简》中的句类进行静态描写分析,描写我国古代法律文本在立法、司法等语言中对句类的选择要求,试图探寻现代法律语言对古代法律语言在句类上的继承和发展,整理出句类在我国古代法律语言中的功能特点,这对于研究我国法律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侠  柴秀娟 《英语辅导》2010,(1):178-181
流水句充分体现了汉语意合构句的特色,翻译成英语时,学生译作中的句式负迁移现象比较明显。本文主要探讨三种常见的句式负迁移现象,依据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深入分析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避免流水句负迁移现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存在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汉语语法学界大量语言学家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对其他语种中的存在句进行调查和研究,其中关于日语存在句研究的文章已有不少。本文从日、汉两种语言中的存在句的基本句式及其变式入手,对它们进行描述和分类,尝试对这些句式从句法结构、语义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对比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举句是汉民族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句式.在一定的表意前提下,对举句可以打破一般的句法规则,将语言要素进行灵活地组合,形成非常规句法组合的对举句,这更是汉语句法特色的体现.本文欲从外部思维方式和内部语言机制两个方面探究促成对举句成立的动因,从而推进对对举句这种特殊句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兼语句是汉语所特有的语法现象之一,与英语中的例外格标记ECM现象有着相通之处.本文通过考察兼语句的句法特征,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标准,旨在对现代汉语兼语句与英语中ECM现象进行对比研究,以此对汉语语法及兼语句这一特殊句式更进一步地认识.  相似文献   

6.
使动句和意动句是古代书面语中常见的规律性很强的特殊句式,因它们不合乎一般的句式表达规律而有其自身结构和规律,如果不了解其特性,不掌握其规律,阅读、理解,翻译,势必形成障碍,不是讲不通,就是理解有错误。这两类句式不太合今天语言习愤,固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不应视为麻烦和累赘。这正是我国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的例证。而且这两种语句的表意手段、表达方式在今天的语言词汇中还有其痕迹,如:丰富词汇、纯洁  相似文献   

7.
工具主语句是英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工具主语句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语言本身,未能反映人们在语言使用时的认知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汉语工具主语句,以揭示英汉语工具主语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工具主语句是英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工具主语句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语言本身,未能反映人们在语言使用时的认知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汉语工具主语句,以揭示英汉语工具主语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顾志刚 《海外英语》2016,(15):103-104
流水句式是汉语独立于世界其他语言的独一无二现象,它在句式结构上和英语句子有很大不同。因此,做好流水句的英译工作向来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汉语的流水句表意自由,句式较长,在对其进行英译的时候,译者必须首先搞清英汉两种句式的差别和特点,要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之上,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联系,最后对句子进行拆分、英译、重组,运用适当的衔接手段实现译句的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0.
在每年高考语文阅卷时,老师们都有同感,一篇文章中如果有一两个“当家句式”,整篇文章就会“增添亮色”,略加点缀润色,语言得分率就相应提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重视一些典型句式的仿句训练。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目的。本文欲从仿句、扩展语句训练角度探寻其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峣关、蓝关在历史上的确切位置,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有些历史资料虽有不同记载,但追本求源,这些不同的记载仍证明了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近代、当代权威性研究成果证明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12.
《韩非子·初见秦》是《韩非子》中的第一篇,但该文又同时出现在《战国策》中。因此关于这篇文章产生的年代以及归属等问题便产生了争议。根据文中的避讳现象以及所使用的一些名称,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等进行分析,《韩非子·初见秦》应产生在秦庄襄王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土的秦简中,《编年记》以其特有的记载内容和书写形式为学术界与研究者所高度关注。一批专家学者撰写了大量的对《编年记》的记述事件和思想内容以及文字书写所体现的书法艺术特征等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但迄今鲜有对该书及其作者的思想与审美艺术观念方面进行专门研究的文字。为此,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编年记》作者"喜"在竹简上记事的内容和书写风格来对其思想倾向以及求变求简求新的历史观与审美价值取向做进一步的探察,进而管窥秦代人们的思想与审美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4.
新近出土的地下材料为研究秦丞相职官提供了新线索。通过对新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秦有相邦和左、右丞相之分,后两者又以右为尊。在对秦相邦、丞相设置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可以断定《史记·秦始皇本纪》"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一句的句读应为"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相似文献   

15.
秦观为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甚高且备受推崇.今传《淮海词》中恋情词约占半数,本文根据描写对象以及风格的不同,将《淮海词》的恋情词分为三类:清新活泼的常人恋情词、咏他人恋情之词、文人歌妓之艳词,并分析其写作特色,以求从整体上把握秦观的恋情词.  相似文献   

16.
南唐后主李煜是晚唐五代最为杰出的词人之一。后主词之所以具备如此高超的艺术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章法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文章从词之章法结构中起句、过片与结句三个基本方面入手,对李煜词展开探讨,将其章法结构特点归结为起句大致分为以景起和以情起,且又可分为“平起”与“陡起”;过片常见“承上启下”之法,同时又善用“一气贯注”之法;结句则可分为以景象作结、以情貌作结、以情语作结和以比兴作结四大类。  相似文献   

17.
瞿氏铁琴铜剑楼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的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以求精、重用见长,收藏志趣、收藏内容、藏用原则、藏读成果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反映出不同区域历史藏书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正藏》汉魏六朝时期佛经中的“见”字式被动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该时期“见”字式确实已属非主流标志被动句句式,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生命力,表现在句式并不单一、谓语部分变化丰富、句法功能多样等多个方面。并且“见”的意义又进一步引申,正在产生指代用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点认为,秦的暴政是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但却不能很好地解释秦的历史生命为何会如此短暂。本文考察了秦王朝的统治政策,认为统一后的秦王朝无论就其政治体制,还是宗教思想和民族政策而言,都缺乏来自社会的认同感,凝聚力的缺乏是秦王朝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清官修《明史.仁宗诚孝张皇后传》称杨士奇奏请张太后,为建文帝修《实录》、弛方孝孺诸臣文禁等三事,并称建文帝为建庶人。本文对该一史事的史源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指出所谓的杨士奇"举三事"并不存在,明成祖朱棣亦未废建文帝为庶人,建庶人乃指建文帝少子文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