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学既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良好的承接,又要为高中语文教学奠定基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写作和阅读两方面学习至关重要,由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分家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初中语文"读与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探析。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作为当代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阅读和写作在学习语文中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怎样把读与写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实现"读"与"写"的统一,把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是现在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进行分析,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读"与"写"不可分割,只有让两者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进步。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加强读写教学的结合,进而达到提升语文读写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以"写"为引、以"读"为范、以"写"为练三个方面对读写融合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基础,与写作相互联系,将两者有效结合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学生需要运用感性思维长期实践,灵活掌握相关技巧,读写结合成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出现一些问题,如读写结合形式单一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社会语言现象。语文教学要置阅读与写作于整体化的学习状态之中。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三部曲"为:立足文本,聚集表达,阅读中揣摩读写训练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指向语用,迁移中内化读写训练点;因写而读,读中求法,习作中强化读写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且主要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和基础语文知识"。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由于学习任务单一,教材简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机械读写,使得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特点,转变教育观念,创新读写方式,把唱、画、演等非传统教学方式引入语文课堂,挖掘兴奋点,增加快乐元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读"是学好语文的重点,语文教学中重视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不读不背学不好语文",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只有让学生多读、多背,才能更多地积累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和表达效果,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语言、锻炼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55):33-34
小学语文是学生必学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课程。在语文学习中,读写能力是学生必备能力之一。然而,目前很多学生的读写水平有很大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的进一步学习。所以,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文章主要研究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读写教学的作用和有效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写作是组成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前者为后者铺垫积累,后者是前者的吸收表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格外重要,对学生在第一阶段的语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思维以及阅读写作能力,对日后的学习和表达极为重要。本文简要分析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和意义,重点阐述相关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首先介绍在小学中高年级采取"读写结合"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对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给出可行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0):59-60
语文这门学科不仅是国内传统文化——汉语的学习科目,还是学生们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重要基础,唯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掌握了不错的语言理解及语言应用能力,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如鱼得水,更好地去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年龄较小,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没有基础的生活经验,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有效应用读写结合策略,进而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文章基于读写结合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分析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学习的发展规律。对于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能够促进他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中,结合教学实际,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首先要确定读写结合的目标,然后要从课本出发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首先阐述了阅读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阅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佳强 《学周刊C版》2019,(4):104-105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当前学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为小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两部分,将二者结合进行语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从读写结合教育模式应用的意义说起,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读写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建议,旨在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阶段学习中,阅读和写作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重要任务。是小学阶段学习中乃至为以后的文学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关键时期。能掌握读写结合的技巧,有机的掌握好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读写结合的的策略,以期能以案例观点使问题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其他学科起到了承载的作用。当前,随着新课标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读写结合才更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本文以此为中心,浅谈"读写共赢"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在方法上的创新,也是基于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的有效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属于工具性学科之一,它不仅要求具备较好的记忆力,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顾名思义,读写结合就是将"读"与"写"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动用他们的眼睛和双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更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就结合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从"读写结合"式的运用入手,分析提出有效教学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读与写是语文学科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将两者在教学中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执行正确的"读写结合"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打开语文学习思维,为学生今后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  相似文献   

19.
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读和写都是并立存在且相互依存的,只有将读与写真正地融合到一起,学生才能够算是真正对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与应用。"语文教学"作为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发源地,其更是说明了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中也指出:"写作离不开阅读的积累,写作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基础。""在写作练习时,应当要求学生将阅读获取的知识运用到文章当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并驾齐驱,让学生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以达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3):75-76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语文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进行读写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放松的课堂氛围中有效提升写作和阅读能力,并进行自主实践学习,提升读写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