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本研究基于大规模数据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批判性思维水平和学业成就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六年科学学习,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是:学生推理能力不足导致其较难达到高批判性思维水平;心态开放但相对较不倾向于探究、追因和评估证据可靠性,其中学业成就高的学生各个倾向发展较为全面,学业成就中等水平的学生较少关注证据的可靠性,而学困生的探索倾向最不乐观。此外还发现,科学学习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而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越强不一定批判性思维能力越高,说明当前科学教学尚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探究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提升探究质量的必要条件与保障,它涉及审视与质疑,比较、分析与评估,综合与判断等三个阶段,主要是对自己或他人探究过程中涉及的证据和论证逻辑进行审视与反思。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注意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对更加严谨科学、更加系统完善、更高水平的思维水平的追求,它要求探究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反思,并谦逊地接受他人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基于论证式教学进行初高中课堂教学衔接,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建构概念后上升为生命观念。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说明开展初高中生物学衔接教学过程中,选择可延伸的整体化情境,创设初高中生物学衔接境脉,聚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构筑初高中生物学论证证据链,开展基于证据的科学循证活动,实现初高中衔接教学思维进阶,聚焦核心问题设计,回归初高中生物学学科思想。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思维强调对现有观点和结论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后,提出问题、搜集证据、推理论证后再做作出判断,不仅要有思维上的质疑,还要有实践上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与思考,对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提出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情境·质疑—分析·探究—证据·论证—评价·反思”的教学操作模型。以“中和反应”的教学重构为例,展示该教学操作模型的实施过程:同时,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施建议:智慧转化“教学意外”,引发合理质疑;善于挖掘批判性情境,强化批判意识;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推动思维发展;合理设置批判性环节,训练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外在形式,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目标。科学探究中,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要将学生思维方法的习得、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渗透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始终,在设计方案中,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分析数据中,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在强化说理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6.
实验探究对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结合案例阐述了基于实验探究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几种教学策略:对探究过程批判性审视,以激发质疑创新思维;对信息进阶性处理,以提升模型建构能力;对证据进行探索性收集,以培养科学论证能力;对疑点深度性挖掘,以发展科学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丝分裂"的教学中,抓住"有丝分裂"的本质特征,以实验图像为证据,引导学生运用推理、想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揭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变化规律,进而构建及完善染色体变化的物理模型,从而有效建构有丝分裂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与前提.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个体的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9.
反思是学生对思维的过程、方式、思维结果进行科学、审慎的批判性回顾、分析和检查。那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多元化、自主性的有效反思呢?现从常州市“做中学”项目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一个科学探究案例《把混合的颗粒状固体分开(小学四年级)》(2课时)说起。  相似文献   

10.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学中,课堂中师生对话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教师要与学生有效地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尤为重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教师要达到良好的点评效果,就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判断、评估学生语言背后的逻辑。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美国"德菲尔报告"中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共识是:批判性思维是指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判断,表现为对证据、背景、方法、标准及概念的性考察,以便决定相信什么或者什么。  相似文献   

11.
柳絮 《学周刊C版》2020,(13):87-88
科学思维是经历探索、思考、推理和分析的思维方式,使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证据,培养学生自发自觉地应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具有理性、逻辑性的思考探究,清晰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本文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中,利用物理学科“光的色散实验”原理、化学学科萃取方法及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基于学科融合,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析与比较、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一、对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所用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在教育中是指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涉及到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答案、进行解释并做出预测;把结果告知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考虑各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培养实验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调控实验课堂结构的密度、变换典型实验问题的角度、拓展学生实验过程的宽度、突破教材实验素材的限度、立足实验探究能力的高度等教学策略,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独创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乔萌萌  刘睿 《考试周刊》2013,(25):136-137
<正>1.化学史引入教学的意义通常,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科学结论,即"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科学结论的形成条件和背景,即"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即使是强调科学过程,也重在方法或步骤的操作上,而对通过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重视不够。现代科学探究不但要求学生按照观察、推理、假设等科学步骤,更重要的是用逻辑、想象,以及基于证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朱晓祥 《江苏教育》2022,(67):11-14
新高考命题聚焦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导问,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深层次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自主建构概念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在自主发问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17.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维度之一,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如何全面深入理解新版课程标准中提炼出的科学思维是物理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已有早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科学教育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对照新版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界定,结合教学实例,明确并讨论了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推理形式、物理学科特色、批判性与创造性的高阶思维等,指出了物理学科中科学思维的层次性,并结合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中的体现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载体。结合教学案例,就在建构概念中提高归纳与概括能力、在科学探究中提高演绎与推理能力、在模型认知中提高模型与建模能力、在议题论证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4个方面,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教学为例,运用数字化信息系统(DIS),增强实验现象的可视性和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解释证据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卓向阳 《考试周刊》2009,(31):183-184
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秦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其思维能力的标志,是个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方面。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对提高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教学中遇到的实例探究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