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探索的背景 思维足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相似文献   

2.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差异。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1.深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反映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具体表现在善于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等方面。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以下几点:(1)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知阅读内容的“然”,还要知阅读内容的“所以然”,借此培养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2)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能听懂对方语言的表层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存在不少缺陷;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以偏盖全;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浅尝辄止;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那么,教学中怎样注意根据阅读思维的特性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全面性。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全面性,首先要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存在不少缺陷,例如: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能由表及里;不善于周密地分析问题,以偏概全;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因此,阅读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主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增强学生理解课文词、句、段、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阅读必须与思维的发展同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种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依据课本中所反映的人类的思维成果,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训练。从而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向更深的层次发展,然而,即使是作为人类思维成果的课本,其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衍变和发展,本身就蕴含着事物运动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通过教材把客观事物和客观过程中的辩证法,再现于逻辑思维形式之中,使客观辩证法反映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去。一、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基石;阅读,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起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为学生提供和创设思维活动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与文本互相交流,从而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思维趋于活跃,使灵气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从能力培养来说,主要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细心观察事物,学会分析问题,善于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社会,反映事物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从思维训练来说,主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特别是当今,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21世纪创造型新人,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9.
李民菊 《考试周刊》2012,(39):83-83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宋宝海 《孩子天地》2016,(7):126-127
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生大多阅读面较狭窄,知识层次不丰富。反映在作文中便是材料贫乏、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为此除须要求学生平时多读课外书籍、多观察、多积累素材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要加强“导”的力度。“导”一般有两种模式:“先导后写”和“先写后导”。   “先导后写”,就是在写作前要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维,激发其写作兴趣。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联想,把单个的事物联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使抽象的概念演化成具体的事物。而在写作时则要从限定的立足点出发,沿着一定的思维路线展开,从而找到与主体有关联的联系物。如《过年》一…  相似文献   

12.
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有赖思维品质的培养。一、在“一题多问”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它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能深入思考问题,善于追本溯源,见微知著;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性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假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一题多问”给学生创设适用知识的新情境,引起新的思考,帮助学生同中辨异,异中寻同,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如“,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思维素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因为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素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焦新星 《考试周刊》2009,(27):82-84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课程改革下的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人们很早就已发现学习数学可以训练逻辑思维,思维与感知一样都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知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入的。只有通过思维,人的认识才能深入到人的感官所不能达到的事物内部,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所以,思维作为一种人脑的反映活动与感知是有  相似文献   

16.
张绵 《山东教育》2002,(10):50-50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他还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动手操作活动正是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一、加强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观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思维能力既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必要前提,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设思维空间,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训练思维的技巧。   一、抓住概念的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钻研和思考,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由于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深入探究问题内涵的思维方式,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表面…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善于“发问”呢?实践证明,善于“发问”的学生,看书认真仔细,有阅读兴趣,有“俯而读,仰而思”的良好品质。正因为如此,他们在阅读时就能透过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事物现象,发现问题,甚至有时捕捉到意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思维能力反映在通常所说的思维的品质上 ,它是数学思维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 ,又称为抽象逻辑性 ,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能深入地钻研与思考问题 ,善于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思维深刻性的特点表现为洞察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实质 ,以及揭示这些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需要思辨性的融入,思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理论层面,思辨主要是通过一些逻辑性思维进行各种概念或是理论的推导;在实践层面,思辨即为思考辨析,就是指分析、推理乃至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及辨析一些事物的能力。而本文的说到的思辨主要是强调对阅读过程的反思,强调的是思维过程的反思性。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思辨性的阅读方式去阅读,学生学会了思辨性阅读,那么再难读懂的读物都会迎刃而解。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