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静态酸岩反应、短岩心和长岩心酸化流动模拟试验及压汞试验研究了河斜171井岩心酸化前后孔隙结构及渗流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短岩心酸化试验得到的渗流能力改善情况较高,而长岩心酸化试验中仅位于前段的岩心与短岩心试验结果相近,而后端则有较大差异。酸化前后的压汞试验结果表明,酸化可有效改善近井地带孔喉大小,且主要改善较大孔喉,有利于提高储层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河斜171井长、短岩心酸化流动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短岩心的实验结果只能体现近井地带的酸化效果,长岩心酸化模拟实验更能够有效反映地层不同深部岩心渗流能力的改变状况,为综合研究酸液配方以及优化施工参数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南方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促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吸收累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但因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预测的研究不足,酸化防治技术严重缺乏,红壤酸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改良酸化农田土壤、遏制土壤的持续酸化,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酸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7)
当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背景下,水资源污染成为了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信息时代到来以后,为缓解当下的水资源危机,相关部门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积极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地表水评价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开发来辅助水资源管理、利用和决策。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地表水环境评价系统的开发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重点探析了地表水环境评价系统的开发,对提升地表水环境评价系统的功能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疆乌苏市从地表产水模数和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的相对数来看,地表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从亩均地表水资源量来看,新疆乌苏市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近年来,新疆乌苏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力加强高效节水发展,建成高效节水101.75万亩.概要介绍了高效节水建设在新疆乌苏市的实践和发展,对类似地区开展节水建设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及动态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主要经济地区之一,是国家下世纪初大规模开发大西北的纽带与依托。河西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规模,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本地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本文对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天然地表水资源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对天然地表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河西地区>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特征、动态过程、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7.
水体与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赤峰市地表水以及其对生态植被的影响有利于为因地制宜防旱抗旱、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使用GlobeLand30与Suomi-NPP数据对赤峰市地表水以及其对生态植被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赤峰市的南部—中部—北部,地表水面积为适中—较小—较大。生长季初期开始,距离地表水越近,植被长势越好;生长季中期地表水外围500m范围的地表与植被含水量高于距离更远地区;地表水外500m区域,仅在生长季前期降水量较多的年份,植被长势随距离地表水的距离越近而越好,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酸处理技术具有规模小、施工方便等优越性,是一种经常采用的低渗透油藏增产措施。本文剖析酸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取得了几点认识,通过指导优化酸化措施,改善胜坨油田低渗透油藏近井地层渗流能力,取得较好的措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乾安地区由于储层低孔、低渗,泥质含量较高,储层相对污染较重,单井产能下降较快。酸化是有效解除近井地带污染的主要措施,乾安采油厂从地层伤害机理研究入手,明确垢样成份,优选酸化井,不断完善酸化配方、施工工艺和措施管理办法,使酸化技术不断成熟完善,实施657口井,累增油7.1万吨,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该文在对银川平原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依据,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模型对区内工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不同水平年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情况下,优化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水比例是:对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区在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中,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大约在40%~55%之间;盐渍化中等地区,地下水开采占比例大约在35%~40%;盐渍化程度较弱地区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小于35%.这一结果有利于调控地下水位,体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原则,节约了水资源,为区内水资源宏观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通过降低酸液的滤失、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和利用酸液的指进效应、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通过闭合酸化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通许2井的酸压施工,对探索该区上、下古生界储层和地质发育状况及含气性,建立古生界岩性剖面和地层格架,提供区域地质和油气地质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其评价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国内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存在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北方地下水资源研究多于南方地表水资源研究以及水质脆弱性研究多于水量脆弱性研究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比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认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从脆弱性构成因素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最后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一个反映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共12个指标的评价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在水量方面脆弱性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地表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计算,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利用平原型水库水资源,本文以石佛寺水库为例,采取深浅组合井的布井开采模式,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密切的水力关系,最终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最优方案,实现水源井的优化布设。在节省造价和避免水环境负效应的同时提高水库供水能力和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晋中市6条主要河流的7个省控断面水质的监测与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得出了晋中市地表水水质类别和污染状况,并提出保护地表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亮  何杨  何华  陶金 《内江科技》2013,34(4):150-151
针对基质酸化效果的分析,最直观的的方法就是通过增产倍比的分析比较。由于水平井和直井基质酸化过程中渗流场不同,对于传统的计算的垂直井的酸化增产倍比的方法显然不再适用,本文结合水平井酸化流速场和压力场模型,推导出了水平井砂岩基质酸化的增产倍比模型,并对传统的计算水平井酸化增产倍数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水平井砂岩基质酸化的效果可以进行比较直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应用日常监测地表水得到的CODMn,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可寻求地表水中,BOD5与CODMn的一次线性函数关系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由此通过短时间内测定地表水中CODMn,及其已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快速预测地表水中的BOD5。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谢玲玲  马淑兰 《科教文汇》2008,(19):275-275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以微分方程为表述形式,揭示受环境变量影响的水质变化的连续过程。本文结合某市十年环境监测资料,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该市某地表水水质状况部分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显著性很好,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地表水不同指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应用日常监测地表水得到的CODMn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可寻求地表水中,BOD5与CODMn的一次线性函数关系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由此通过短时间内测定地表水中CODMn,及其已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快速预测地表水中的BOD5。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堵塞严重、层间矛盾突出、全井酸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成功研制出高温高压分层酸化工艺管柱。该管柱主要由锚定补偿机构、高温高压Y341可洗井封隔器、分层酸化节流机构、定压配水器等配套工具组成,耐高温高压,密封可靠,坐封酸化一次完成,通过投球能够实现不动管柱分层酸化。该管柱研制成功后,在B59-5井成功实施了不动管柱分三层酸化,酸化效果明显,从而为该类油藏有效注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化肥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定量估计了氮肥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有机肥料的资源量及其农业利用情况进行了估算,强调指出,未被农业利用的有机肥料,特别是人畜粪尿大量直接排入地表水的氮磷量远多于农田中的化肥通过径流进入地表水的氮磷量,成为当前地表水中氮磷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