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永清 《内蒙古教育》2003,(2):39-39,46
提问是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熟地运用这种教学手段。目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师生寒暄式。问题设计得极其肤浅,甚至根本没有设计。“是不是?”“是。”“对不对?”“对。”“好不好?”“好。”就好像师生见了面以后的寒暄:“吃了饭没有?”“身体怎么样?”“父母亲可好?”这种互相客套的寒暄问答没有任何意义。目瞪口呆式。有一位教师讲绝句《回乡偶书》中一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他突然问学生:“诗中为什么用鬓毛而不用头发呢?”问得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答。其实教师自己也没有准…  相似文献   

2.
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之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其中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恰当地营造“愤悱”状态,又恰当的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章媛 《现代语文》2009,(1):141-142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训练学生语言的例子,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例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的材料;教学过程是课程设施的过程,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将第二语言(以下简称二语)教学仅仅看作一种教学行为,因而多数有关二语教学的文献,要么仅论述教学方法,要么仅论及教材的设计与使用.其“潜台词”是,如果学生无心学习,错不在学生,而在教学方法或教材及教师.但是,要顺利实施一项二语课程方案,仅有教学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像任何成功的教育课程方案一样,其中包含多层次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等,不仅要确定目标,还要制订教学大纲、合理运用教材;既要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师并进行培训,还要选定测验与评估的程序.一旦课程方案进入运行阶段,就必须启动相应的监控和评价程序.因此,为了设计出有效的二语课程方案,必须对课程方案编制的本质与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徐云 《考试周刊》2009,(46):16-17
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照本宣科,不敢逾越教材半步。于是就有教师说:课文编得太短,我十五分钟就讲完了,怎么办?也有教师说:要讲的内容太多了.而课时安排得又太少了。另一种则是大刀阔斧地改,往往置“语文教材”于不顾,另起炉灶“自编教材”,或为综合性学习,并美其名曰“大语文”。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老师的知识、阅历不同,因而对教材的使用也就不同,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以三位教师对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的三种不同教法为例,谈一下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7、8月合刊中张忠诚老师的《独立处理教材:教学的起点》一文后,思绪万千。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立地处理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呼唤一种以尊重学生直接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教材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载体,当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但它那极大的开发空间,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隐型教学弹性设计的可能。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为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合理地调整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切入点、空白点、生长点,实施隐型教学,促使学生的知识生成与内化。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被严重模式化 ,无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自如地表现出来 ,也无法充分顾及到每一位学生 ,更无法实现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而就学生来说 ,教师教学行为的模式化也致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模式化 ,一切听命于教师的设计和规范 ,充满生气的教学活动成了“套路化”的机械性活动。新课改走进学校后 ,由于语文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注重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 ,并…  相似文献   

10.
研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甚至可以说是教师的“极致能力”:教师研读课文的深浅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只能图个表面热闹,热闹之后,学生什么也没有。据了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增加“钻研教材、钻研文本”的目标要求,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阅读教学的“返本归根”。  相似文献   

11.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讲得喋喋不休,而学生们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弄得学生疲惫不堪。教学效果却不好。因此教法必须改进。教师要考虑:①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07年在温州新课程培训大会上,张新强教师也说:“教材依然是例子。”这在《论语选读》教材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因为教材本身就是《论语》的一部分节选,我们的教学也就是通过这些节选的内容来让学生走进整部《论语》,走近孔子。所以《教师用书》中也特别提出:“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越是情感鲜明,学生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备课的过程犹如画画,“胸中有竹,方能画竹”。随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提出,教师的备课方式也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15.
高忠义 《中学文科》2005,(11):52-52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的运行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也可称为“三路”,即:文路、教路、学路。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三者间的运作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词语的解释者,作者、时代背景的介绍者,课文内容的讲析者,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总结者,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师生在群体互动中,共同分享着教材的整合和构建,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兴趣的引发和调动等的成果,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能够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课本上的内容是固定的,但并不是说我们必须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去教,教师要懂得处理教材,有些内容需要我们经过一番“加工”才能带进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材”。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精彩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也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成功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现代教学研究者推行的教学方法都把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放在首位,语文也不例外。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积极思维和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前提。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努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相似文献   

18.
桑明康 《学苑教育》2012,(18):68-68
点拨式教学法是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点”即引导、启发:“拨”即拨错反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如果点得准、拨得正,就能够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使课堂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9.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蔡澄清先生的“点拨”理论引领了一大批语文教师走向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自1982年蔡先生《重在点拔》一文正式提出“点拨法”以来,“点拔法”的理论之光穿过了将近30年的时间隧道依然光芒不减。蔡先生说:“点拨”一词,普通得很,古已有之,其义无非就是“指点指点”。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