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育目的及其性质教育目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而同时是一个教育事实与价值的理论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在环节,而且与教育价值观密切相联,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往往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由于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教育的本质和职能以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反映,是对教育功效的一种评价和追求,因此,教育目的又与教育的本质、职能和主体利益、需要的客观事实及其认识相关。它一方面集中体现了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是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见,教育目的既是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志伟  冯文全 《文教资料》2010,(11):122-123
教育理应服务社会,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是人。教育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就是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所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目的进行解析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归结为对受教育质量与规格规定的“教育目的”只是多种教育目的概念中的一种,它的缺陷是忽视了教育的生活特性,排斥了儿童当前的幸福。这种忽视与排斥是隐性的,接受了这种教育目的概念就接受了它的缺陷。要消除这种隐性缺陷,唯一的办法是重建教育目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育目的进行深入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前高等教育目的的认识,正确有效地实施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学科领域概念混淆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现代教育理论本为移植西方之行为。中文和西文之间寻找对应词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我国教育学学科领域概念混乱现象更值得关注。本文旨在从中文语言学的角度追根溯源,探索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两组概念的区别,以供教育理论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学科领域概念混淆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现代教育理论本为移植西方之行为。中和西之间寻找对应词也是一件困难的事件。所以我国教育学学科领域概念混乱现象更值得关注。本旨在从中语言学的角度追根溯源,探索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两组概念的区别,以供教育理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使人趋向完善,完美,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既是人的主观理想,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9.
对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很容易相混淆的概念,在我们的教育学和很多教育著作中,对此也是不作区分的。其实,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教育目的的变化往往表现为教育理解方式的变革,而教育目标则具有可经验特征,表明教育可经验的一面。本文就两者的关系、标志和意义,作一粗浅分析,期望引起教育学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我国的实际教育存在可持续性不足、难以体现全面性、教育公平和创新能力培养缺席的问题。我国明文规定的教育目的作为我们的教育理想,并未真正实现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其个中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用于教育研究中的各种方法,按照它们各自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获取研究资料和对资料作形式处理的方法,搭建理论框架和论证/阐释观点的方法,指导研究的理论视角。这种划分有助于看清研究活动中具体经验与抽象思辨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校际生源分层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际间生源分层现象是社会分层在教育系统的表征。生源分层与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互为因果。大量研究证明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择校和生源分层等问题。英美等国在治理生源分层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入学法规和政策控制学校各类生源比例、依据生源分层状况的结果调节教育资源分配、实施社会配套措施支持低阶层学生融入优质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进程应重点治理生源分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干部子女比例为指标监测学校间生源分层状况、避免居住社区分化、树立弱者优先的观念、依靠法律和社会监督保障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公平和教育公平都是历史的概念。关于教育公平的学术探讨可以从多个学科维度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人的自由发展具有优先性的原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教育质量的难以测量决定了我们很难真正在质量意义上来谈教育公平,择校或均衡化也不能真正保障教育公平,人在教育中的自由选择才是教育公平的关键。现实社会中的人和教育的关系发生了异化,人在教育中被工具化即是教育异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妨害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克服教育异化的基本途径就是将人本身当作教育目的,这是人的教育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应当且必须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其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4.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现实中它通过教育方针体现出来,并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属于理想的范畴,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同时,它又不得不受到社会客观现实的制约,具有现实性的一面。通过考察新中国教育实践的历程,探讨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使教育目的对我国教育实践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从论述毛泽东早年“三育并重”思想,到建国后教育方针的提出,着重阐述了其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目的演进遵循了"终极者"的演进路径,虽然各个时期对教育目的的外在表述不同,但实质未变。"终极者"教育目的观将人抽象化、工具化,进而盲目拔高教育的功能,形成并维持着社会分化。社会发展使教育目的观的转型渐成必然。"普通人"的教育目的观将实现人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改组,人由个人主体走向类主体,社会成为有机整体,社会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18.
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尖锐指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教育已成为拉大社会差距的手段。在我国目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还很不够。文章根据美洲开发银行关于1998-1999年拉美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报告中的有关内容摘写而成。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实践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高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实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之必须 ,规范化是提高教育实践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