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09,自引:0,他引:10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日渐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心理健康标准混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医学化等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当前的困境,还需澄清标准,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与兴趣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700名大学生施测SCL-90和兴趣调查问卷,并对有关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兴趣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具有积极兴趣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远优于具有消极兴趣或没有兴趣的人。培养兴趣和建设满足兴趣的环境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开展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调查问卷》,对来自5个省份的27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从工作目标、保障措施、工作内容、工作途径、评估体系等各方面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与重视,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时日尚短,再加上各高校重视程度不一,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局面,高校之间也出现差距。  相似文献   

5.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有助于推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扩大其教育规模:有助于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形成与现代班级授课制相协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系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班集体建设、班级教学、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和班级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男生与女生在求助与自责这两个应付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2、p=0.01);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理科与文科、工科大学生在自责(p=0.03)、退避(p=0.03)因子上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与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p=0.00)、幻想(p=0.00)、自责(p=0.00)、退避(p=0.00)应付方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之间有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基于此,笔者从建立高校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提出建立高校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的构想,着重从人力角度论述并做出若干思考:拓宽服务范围,开辟多元的教育渠道;提高社会、家庭在心理健康预警系统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的评价评估体系;加强校际合作,发挥校本特色。  相似文献   

8.
健全人格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本质促进作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施行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健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环境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环境以其无限量的信息资源、迅捷的传播方式、即时双向的参与性和突破时空限制的全球性,成为高校师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高地。它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和发展机遇,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问卷(MHK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800名大学生施测,以分析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对“焦虑”和“忧郁”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肯定”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专业在心理健康知识与“焦虑”、“忧郁”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对某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此项工作的建议,以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探讨、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及维护措施的认识较为清晰,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感到模糊,特别是对于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感到混淆。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加重师生的负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忽视预防性和发展性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冲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其负面作用并非无解。将冲突作为教育素材,可有效挖掘学生真正的意愿,明晰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精准、有效的心理辅导参考依据。以冲突教育为视野,对冲突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层次的解构。基于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冲突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基于冲突的教育价值和冲突行为的产生原因,确认基于冲突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开设心理咨询渠道,探究冲突的原因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定向心理建设,肯定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弱化冲突中针对“人”的不良影响;开展团体情绪训练,提升学生情绪把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降低冲突的产生频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发现当前大专新生面临着学习障碍、适应不良、人际敏感、自信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30年来关于心育与德育关系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总体上存在着包含论和并列论两种观点,学者们在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我国在心育和德育方面的良好传统、已有的经验等基础上,提出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的途径、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当然现有的研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总结反思,并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6.
俞国良  董妍 《教育研究》2012,(6):97-102
目前,心理健康研究呈现出对象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特点,心理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心身交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药物与网络成瘾的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成为热点。从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研究的状况来看,其研究主要包括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五个方面。随着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化,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完善筛查机制,提高心理问题的甄别率;采用多种干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多方保障,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个以地市级为单位整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区,淄博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两年的实践经验表明:(1)抓领导、抓认识,是搞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2)抓好“阳光教师”、“快乐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加快教育理念的转变;(3)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发掘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淄博市实验区将采取得力措施,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19.
少儿心理健康,是他们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他们学业成绩提高的有效保障。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一定要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恰当的指导,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华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有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共同点,又在教育对象、工作基础、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视角审视当前侨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学生培养的需要.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未来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