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类型和载体,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博物馆模式、遗址公园模式、遗址公园+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以及步行、购物休闲街模式等五种空间开发模式,五种模式都应有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草原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历史文化脉络、古代民族部落发展、当代少数民族生存常态、宗教信仰文化遗存、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内蒙古文化资源在核心内容上的深度开发恰可以满足这样的旅游文化动因、旅游思维模式和旅游审美态度。借助内蒙古文化旅游大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内蒙古可以实现民族区域文化的广泛认同和珍视。  相似文献   

3.
形成于历史年代,聚落环境、街巷风貌、民居建筑、历史文脉和传统氛围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镇,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休闲资源,既有旅游审美、乡村休闲和异质文化体验的景观价值,也有民俗文化、民居建筑、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科研价值。古村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原生态型开发、次生态型开发、博物馆式开发、文化移植型开发等多种表现形态,有政府主导型、项目公司型、经营权出让型、村民自发型等多种开发模式。开发起步较晚的古村镇,有必要在汲取已有古村镇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特点和本村镇的资源特性,科学制定旅游开发的概念性规划,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综合开发模式,让旅游观光、乡村休闲和文化体验者能在古村镇获得充分的消费满足,从而实现村镇遗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以黑井古镇为例,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即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盐文化)和众多的古遗迹为基础,针对黑井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力求探索出科学的黑井古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保护策略,从而为历史文化名镇(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
云南丽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丽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了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丽江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湖南通道与丽江有相似之处,通道侗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侗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考察通道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侗族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上津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目前,郧西县加快上津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然而古镇的开发与保护面临诸多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思考,探索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谈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首选。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加速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重点应放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台州采石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在开发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采石文化内涵缺少挖掘、文化产品品味不高、旅游设施建设的休闲性与参与性不够等。因此,采石文化旅游资源应采取深度开发策略,利用采石遗址保护、模拟再现、互动联合等开发模式,深挖采石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旅游设施的休闲性与参与性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重视资源保护,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镇旅游经历了起始、发展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古镇历史文化、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上。古镇旅游开发主体的不同,开发模式也不同,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古镇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了古镇旅游同质化明显、古镇的旅游超越了环境承载量、古镇的文化和原真性受到破坏、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以及产品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古镇、创造性地开发古镇,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突出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避免同质化,充分考虑游客旅游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作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本文着重对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整理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扬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以扬州为例,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文化旅游开发。通过分析扬州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扬州名城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和开发重点,从而促进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皖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更好地促进当地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从战略的高度来统筹皖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规划,本文在分析皖北历史文化资源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皖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外条件进行阐述,结合皖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尤其是在对未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时,提出本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有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的旅游资源,且区位优势突出,有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的保障系统和条件及广阔的客源市场。在开发中要坚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与“商品化”的统一,树立“大旅游“观等原则。在区域内构建四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区,七城市协调好定位和分工。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做好区域文化旅游业的规划和协调;深入挖掘并展示都市圈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强化济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精心打造都市图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加快旅游一体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活动日益流行,而旅游开发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现代旅游活动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同时也对其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在介绍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辨证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问题,制约了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要坚持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建设专业的生态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安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历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安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安庆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古皖文化资源、佛教禅宗文化资源、戏剧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资源。对安庆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一要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与旅游人才的培训;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三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北海老城有着丰富而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基于"严格保护、适度开发、传承文化、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解析北海老城文化生态旅游的文化、社区、旅游、经济等多元复合的发展要素。结合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的开发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北海老城文化生态旅游的统筹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古城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既有一般资源的一些共同属性,又有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性,除它的审美性与文化性、地域性与广域性外,古城旅游资源还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历史性的特点,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或根本无法恢复。所以,在进行古城旅游开发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