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宏 《中国广播》2012,(4):74-77
旨在探索数字时代广播特写创作与发展对策的《国际思想库:数字时代的广播特写》会议,于2012年1月27、28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会议的发起人、主持人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于会议闭幕当晚意外地被授予2012“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荣誉奖”。这是被称为“广播特写之父”的布朗先生第二次获得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此为契机介绍了他的主要成就和他对广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宏 《中国广播》2012,(3):50-51
广播特写是新闻,也是艺术。广播特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形态却是艺术化的,这样才能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使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有效地到达听众心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得第15届(2011年)麦鲁利奇奖的短特写《梯田人家》就充分体现了广播特写这一鲜明特征。本期请读者欣赏短特写《梯田人家》,以及主创人员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乐艳艳的创作谈《七分钟的叙事与抒情》。  相似文献   

3.
真实,广播特写的生命──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创作体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胡培奋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举行的第30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全会上,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被评为1993年亚广联广播大奖。评委会主席哈里(新西兰)在颁奖仪式上评价说:“...  相似文献   

4.
李宏 《中国广播》2013,(8):96-100
获得2004年欧洲最佳广播特写奖的挪威广播特写《来自“魔鬼”》(《Work Of The Devil》)描述的是:一个女人为了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一名歌手,保护并传扬自己灵魂认可却被社会主流和家庭否定的萨米音乐,不得不跟一个保守的宗教家庭决裂。特写《来自“魔鬼”》让听众跟着她从挪威的乡下来到巴黎的街道。她不同凡响的歌声和深藏在其中的悲哀,她的失落和对命运的冲击深深吸引了听众。特写《来自“魔魁’》对广播工具的出色运用,对主题细致、敏锐的探索和处理手法的娴熟获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李宏 《中国广播》2012,(9):88-92
由德国广播特写独立制作人岩斯·亚里许采制的《K街——吸毒和卖淫景象的画面》(以下简称《K街》),获得T2005年欧洲奖最佳广播特写,并成为欧美国际广播界教学中常用的经典。《K街》展示的是西方社会的另一面——吸毒与卖淫。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难采访难表现的题材。如何让这一个沉重的主题吸引听众呢?岩斯创造性地采用了一些戏剧的表现手法。首先,在结构上他用场景来构架整个特写;其次,他创造性地使用了解说。《K街》里的解说不是用通常的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更多的时候直接用第二人称“你”来描述被采访人,并把这样的解说与采访对象的独白剪接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对话的交流语境,让听众直接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李宏 《中国广播》2014,(8):97-100
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被创始人布朗戏称为"制鞋匠会议"。与会者一起听节目、讨论节目、交流做节目的方法,是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持续40年不变的程序。本文选译了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创造性的工具箱研讨会"(Creative Toolbox Workshop)讲座的主要观点,并赏析本次会议公认的最有特色的一个广播特写——《战斗机飞行员》。  相似文献   

7.
朱惠民 《声屏世界》2008,(12):42-43
全国“两会”报道因其规格高、规模大,历来为全国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和全国受众所看重。如何使全国“两会”报道出彩,这是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如何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抓独家新闻,更是难上加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涛、赵雪花采制的广播特写《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取材于2006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从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参评的31篇广播消息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唯一的广播消息一等奖。笔者多次从网上收听这一广播特写,觉得有四大特色值得两会报道者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慧 《中国广播》2007,(12):58-58
11月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简称亚广联)第44届大会颁奖会上,中国共有5个节目获得本届亚广联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作的少儿节目《倾听自然》获“青少节目奖”、中央台选送的新闻特写《生死抉择十六秒》、广播剧《余香》分别获“新闻节目特别推荐”和“广播剧特别推荐”;  相似文献   

9.
李宏 《中国广播》2014,(2):87-92
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两位年轻人创作的广播特写《蒂姆·基和果戈理的外套》获得2013年度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大奖(以下简称麦鲁利奇奖)、2013年欧广联的新人奖和2013年意大利奖。麦鲁利奇奖的评委称这个作品是“广播特写中的甜品”。作者蒂姆·基进入果戈理的世界,用果戈理荒诞不经的风格来进行自己的探索。本文从结构、语言等多方面,赏析作者如何运用广播手法再现古典文学作品从而赢得现今听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1):88-89
作为2012年第38届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展播作品,美国芝加哥电台朱莉·夏皮罗和英国垂树制作广播节目公司艾伦·豪尔共同创作的广播特写《你诚挚的》(《Yours Truly》)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本文除了介绍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情况之外,重点介绍这部由英美广播人合作的《你诚挚的》的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宏 《中国广播》2014,(6):87-88
德国北德意志电台劳伦兹·罗尔霍伊塞制作的广播特写《母亲的影子--在父母家大扫除》获得了2008年欧洲奖最佳广播特写奖。特写以“母亲”为线索和切入点,以三个“我”的对话形式、细腻的细节描写,走向母亲,走向自己过去的岁月。与母亲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从而放下过去、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2.
李宏 《中国广播》2014,(4):88-93
由芬兰国家电台哈里·胡赫塔马基采制的广播特写《乡下别墅--农村音画》获得了2008年欧洲奖广播特写类提名奖。特写像一部电影,用音响创造出一个个镜头。这个特写展示了芬兰夏天的农村画卷和芬兰人夏天在乡下度假的悠闲生活,它秉承哈里的一贯风格,不只是用音响展示,还在用音响思考,用音响记录芬兰的文化和传统,梳理芬兰人文化传统的演变和继承。  相似文献   

13.
李宏 《中国广播》2014,(9):95-100
本期请各位欣赏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2009年获得广播学院奖(RadioAcademyAward)银奖的作品《一场车祸的剖析》。这个节目在2009年的欧洲奖评选中也位列前五,2012年和2014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期间,都有专家在讲授广播特写创作技巧时以此作品为例并播放这个作品。笔者以为,除了创作手法的可资借鉴外,这个作品的主题挖掘以及作品中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张小艳 《中国广播》2008,(2):44-45,53
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特写《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与获得2006亚广联广播专题节目大奖和2007全国广播创新擂台赛擂主奖的广播特写《沙漠人家》,是主题相同、题材相同、采访地点和现场相同、被采访的人物和故事也相同,但表现形式和播出效果却不相同的两个节目。有人说前者“像是一篇简约、沉静、抒情的散文;后者是一个音响丰富、画面逼真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5.
李宏 《中国广播》2014,(5):96-100
奥地利ORF电台彼得·克莱恩制作的广播特写《母亲》获得了2005年欧洲最佳广播特写奖。这个特写给予听众的不只是温情、美好,还有一般人无法启齿的阴暗、丑陋,更多的是作者内心的挣扎,对母子关系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和探究。而这种对童年经历的回顾、对自己与母亲(家人)之间关系的梳理,接受、放下,与母亲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对于一个成人走出阴影、重新出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炳琦 《中国广播》2012,(6):80-82,84,83
广播特写《8点15分,第三手术室,髋关节整体置换》是国际广播特写领域闻名遐尔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与以音响为动力的音画不同,是一部没有解说,只以采访对象的讲话(独白)为基础,通过三条线的交叉、组合来揭示一台手术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给人的启示。本文通过分析这篇特写成功的原因,介绍了广播特写创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李宏 《中国广播》2014,(1):87-92
由德国RBB电台制作的《布哈拉百老汇——移民的音轨》获得2013年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奖(ABU Prize)广播类广播特写项目大奖。本文认为,题材的独特性与国际性、对题材的广度挖掘与对主题的深度提炼、内容的厚重与表达的灵动,是这个特写成功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立体的结构、环绕的音响、独特的声音处理、充满悬念的标题四个方面分析了此特写在广播节目创作方面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8.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0):80-85
德国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创作的《生活方式——越南人为什么不穿阿迪达斯鞋?》,获得了2006年欧洲最佳广播特写奖。这个作品之所以获奖,首先是因为题材本身非常有力量,其次是作者表达很有个性,很独特。岩斯调动了自己有关这个题材的全部积累、感性认知和理性的分析,使这个题目成为他"自己的题目",使之具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新闻特写”照片──《饥渴难忍》赏析张敬云摄影中的“特写照片”,首创于英国早期女摄影家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伦夫人拍摄的《约翰·哈雪尔爵士》(1867年),即“大头特写”。这幅照片被认为是摄影史上最杰出的肖像作品。这位当时已是48岁的中年夫人,为了满...  相似文献   

20.
李宏 《中国广播》2013,(3):71-76
获得2011年波米西亚国际广播节目比赛二等奖的广播特写《兰卡》,是由捷克广播电台布朗尼斯拉瓦·耶尼奇科瓦采访制作的。特写描述了一个问题少女的成长。兰卡的故事超越了问题青年的常见模式,表现了一个青春女孩叛逆、挣扎,寻找自己的生活,在绝境中完成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拯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