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巨匠,也是诗歌翻译和创作领域的先锋泰斗。他不仅开译诗浪漫主义之先河,更创造性地提出"风韵译"和译者主观感情投入等诗歌翻译策略。从诗歌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对郭沫若翻译选材和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的儿童教育观、教育方法论等教育思想中具有鲜明的最适度、均衡性、花盆效应和整体效应等生态理念,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学习成长经历等密切相关。他的这些教育思想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3.
董秋斯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成绩卓著.他是我国最早呼吁建立翻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第一人.即使在当代,其翻译批评思想对于我国翻译批评理论建设仍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著名翻译家钱歌川的译作和著作,对当今的翻译实践与研究仍有巨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回顾其长达数年的翻译历程可知,他在传承严复“信达雅”翻译原则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翻译风格.从钱歌川传承与创新的翻译思想入手,结合分析其翻译实例,对钱歌川的翻译方法做一个简单梳理,希望能为今后的翻译实践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宓庆是中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其翻译教学思想是其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历时视角梳理了刘宓庆翻译教学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从共时视角建构了他的翻译教学思想的框架,并尝试对其翻译教学思想进行定位,即“以功能为视角、以整合为手段、以审美为旨归”的翻译教学思想。旨在能以此个案研究为视角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历程,并望对当前中国的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提出的"儿童本位"的新型个性主义儿童观认为: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教育的宗旨在于使儿童的个性达到至极;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打破教师的"尊者"地位、"治者"角色,必须要实行学生自治;教学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程序,采用自然的、自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翻译史上有三次翻译高潮,依次为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耶稣会士翻译(也称科技翻译)、晚清时期的西学翻译,每一次翻译高潮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文章针对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思想进行概括,并对第二次翻译高潮的实践及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考古、历史、文学等学科领域,尤其在史学方面更为突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重点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状况,以"人民本位"思想为重要出发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体现,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安和哲罗姆是公元4世纪中西翻译史上出现的著名宗教翻译家,他们都对后世翻译活动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道安与哲罗姆在翻译思想上的相似之处,本文将比较道安和哲罗姆的主要翻译思想,从直译和意译、翻译注重原文风格和文体特征,以及他们翻译思想的影响分析整理道安和哲罗姆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本雅明的翻译思想进行了其寓言观下的梳理,首先对寓言观的特点进行归纳,即抽象性、破碎性和上帝的介入与神秘的重心平衡;然后介绍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翻译是可能的,翻译是一种双赢活动,最佳的翻译策略是逐行对照。最后概括全文,陈述本雅明翻译思想的特别之处及对翻译理论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探讨了著名翻译学家钱钟书在其所著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所提出的"诱"、"讹"、"化"的翻译思想,以及其对于中西异质性语言文化之间的互解互译具有的理论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辜鸿铭先生是清末民国初期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翻译家和学者,十多年的海外游学使得他具备了系统和深刻的西方文化知识。但同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也颇有研究,因此翻译了大量的中国作品到西方并广为传颂。此项研究以辜鸿铭先生翻译的《论语》英译本为例研究译者翻译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庄子》是先秦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蕴含的思想纷繁深刻,在中国文学艺术殿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史前年代,我国不同地区、民族间的融合交流就开始了翻译的存在和发展,翻译理论也逐渐产生。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各家对翻译的涉及对我国翻译史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在重析《庄子》文本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与中国翻译理论思想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本文将对《庄子》的文学思想与翻译思想间的关系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重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为把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爱玛》译成中文的第一人,他根据前人理论原则提出的"信""达""切"翻译原则,对我国的文学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重德认为"信"和"达"仍可以沿用,而"雅"可以改用为"切"字,即,在译入语中用最自然贴切的语言再现原文的风格,语言的表达和风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文学翻译也必须是一个整体。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分析解读刘重德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研究第二代的领军人物.诺德的翻译思想受到了世界各地翻译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她的著作也成为了很多大学翻译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之一.诺德的翻译思想对于翻译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并关注译员培训和翻译教学.笔译是MTI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我国翻译教学历史较短,且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本文将诺德的翻译思想引入MTI笔译教学,探讨了该翻译思想对MTI笔译教学的启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可谓"百花齐放"。这些教材大部分是以翻译技巧为主要内容,用不同形式呈现出翻译"怎样译"的问题,从而出现了翻译技巧杂乱无章、翻译理论稀缺罕见的现象。本文以两本常见的翻译教材为例,指出翻译技巧的选用和翻译理论的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望月怀远》是中国唐代至今广为传颂的月夜怀远诗,不少中国翻译家通过翻译让各国人民了解了这篇佳作.翻译层次论是许钧先生研习中外翻译学者的著作后提炼出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均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对颇具影响力的翻译家胡品清和许渊冲《望月怀远》一诗的译作,以许钧的翻译层次论为理论支撑,进行对比和评析,以期能为翻译层次论在诗歌翻译评析中的运用提供示范,同时为《望月怀远》法译本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代中叶,他的学说中关于批判传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及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五四启蒙运动中高扬理性、提倡个性解放等理念,也应从王学中吸取养料.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不明显和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校英语专业的语篇翻译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首次论述了语言事件的定义和基本属性,阐述了语篇是以核心事件为中心展开的大于句子的概念实体;阐述了语篇结构和语篇翻译的事件分析理论和模式,对于高校翻译教学改革与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实施停课不停学政策,将线上课堂教学转化为网络教学,高校承担着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使命。在此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应注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采用构建沟通平台、讲好抗疫故事、开展网络课堂、组织主题活动、家校协同育人等策略,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时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