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蛙的趣闻     
蝌蚪在蛙体内生长蛙类是体外受精的动物,孵化成活率不高,全靠大量产卵来延续种族。有一些蛙种具有保护后代的特殊本领,在美洲,有的母蛙背部长有蜂窝状小窝,有的公蛙背部有折皱,让受精卵在背部孵化成蝌蚪再独立生活。澳大利亚有一种蛀产卵受精后,把受精卵吞进体内,胃成为临时子宫,卵在胃里孵化,发育生长,变做小蛙。临产时,一只只小蛙从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物学课本介绍了蛙的发育过程,在蛙的发育季节可组织学生采集蛙在各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标本,进行制作。1 采集 受精卵的采集,在有水生植物的水田或水沟中,寻找蛙卵堆成块状的进行采集(若卵排成带状的即是蟾蛛的卵)。采集的蝌蚪要分别有外鳃的、外鳃消失、长出后肢的、长出四肢的。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尾巴较长,口在头的头端,鳃孔位于头部的左侧(蟾蜍的蝌蚪身体呈黑色,尾较短而颜色稍浅,口生在头部前端腹面,鳃孔位于头后的近腹中央部)。要采集尾部没有完全消失的幼蛙、成蛙。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棘胸蛙的野生态环境情况下,通过人工控制养殖池水的水温和酸碱度,根据棘胸蛙的生活特性,合理进行亲蛙选育、蝌蚪培育、幼蛙饲养和病害防治的技术改良,可以达到棘胸蛙年产卵次数达6~7次,年产卵量达1935粒,蛙卵孵化率达96.1%,蝌蚪变态率达96.5%,幼蛙成活率达96.8%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它们整天在水里嬉戏、觅食、捉迷藏,日子过得特别快乐。可是有一天,它们中的一只小蝌蚪,偷偷地离开了大伙儿。因为这只小蝌蚪心里一直搁着一件心事,想去找人解答。小蝌蚪游呀游,游到岩石的夹缝中,在那里,它遇到了一条鲶鱼。鲶鱼好像在练气功,一动也不动。"您好!先生。"小蝌蚪小心翼翼地打招呼,"但愿我没打扰您。"鲶鱼抬抬眼皮,说:"什么事?"小蝌蚪一本正经地问:"我的身体马上要起变化了吗?""哈哈  相似文献   

5.
放暑假啦,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们都聚在了一起,因为它们这里正在举行“好爸爸坏爸爸”评选大会。我们先评出来的是受人尊敬的“好爸爸”们。首先评出的是箭毒蛙爸爸。水中危机四伏,为了避免宝宝成为他人的美食,箭毒蛙爸爸会背着卵“浪迹天涯”,直到孵化出小蝌蚪,才带它们回到水中的家园。即使这样,箭毒蛙爸爸还嫌不够,如果遇到干旱,它还要负责把孩子们“背”到水源充足的环境中。于是“流浪”继续……非洲的牛蛙对于蝌蚪的保护则不同。蝌蚪们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寻觅食物的鸟、蛇或其他生物,而是强烈的阳光:灼热的光线使水温升高,牛蛙父亲忽然…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教学中,最好运用电教手段。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尝试。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加强立体感在教学《青蛙和蟾蜍》一课时,为了突破青蛙的生长发育史这一难点,我作了如下安排。教师先打出一只绿色青蛙的幻灯片,学生马上认出青蛙。接着录音机放出春天到来的悠扬配音和解说,映出一幅池塘景象图:春天到来时,青蛙从土里钻出来,跳到水里产卵,蛙卵经过阳光照晒,每颗卵就会变成一只小蝌蚪(映出小蝌蚪在游动的动片),尔后,再映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体形变大,先长后腿,再长前肢,眼凸出,嘴变阔,肤色变绿,肚皮变白,尾巴由长变  相似文献   

7.
牛蛙怎样引种养殖牛蛙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幼蛙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经一年左右饲养,体重可达500克,在水田养殖每亩纯收入有2000元左右,一些农民看到有利可图,不顾实际条件,盲目上马,在“牛蛙热”中造成了一定损失。牛蛙的一生要经历卵——蝌蚪——幼蛙——成蛙...  相似文献   

8.
自然第二册《青蛙和蟾蜍》是一篇培养儿童系统观察生物发育过程的极好教材。这课以观察蛙类的外形和发育史为重点。课文最后一段里提到要求同学们继续观察青蛙和蟾蜍的变化。蟾蜍和青蛙一样,一生中虽然也要经过卵、蝌蚪和成蛙三个阶段,可是,它  相似文献   

9.
雌蛙高声鸣叫,雄蛙闻声赶到;彼此情意缠绵,双方紧紧拥抱;精卵产于水中,受精作用需要。卵裂囊胚原肠,组织器官建造。幼体蝌蚪像鱼,水中发育需要。渴望父母垂爱,不知它们容貌。多次寻问同伴,它们哪里知道。尾退长出四肢,变态发育奇妙;出水登上陆地,害虫天敌报到!两栖类动物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王守德$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一中学!152300  相似文献   

10.
亚马逊蝌蚪     
大约是夏末秋初的季节,亚马逊蝌蚪被大蛙产了下来。此时,所谓的亚马逊蝌蚪还只是上万只卵子粘成的小团儿,除了一团白色的泡沫,什么也看不出来。卵子被大蛙产在  相似文献   

11.
作家老舍曾请齐白石画一 幅画:一带清流,曲折潺溪,奇石 夹岸,姿态万方,几只蝌蚪,翕忽 游乐。画题是《蛙声十里出山 泉》。画面虽不见群蛙,却让人 想到不绝于耳的蛙声,没有青 蛙,哪来蝌蚪?有了青蛙,自然一 片蛙声。这正是侧面烘托的精妙 所在。  相似文献   

12.
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它们整天在水里嬉戏、觅食、捉迷藏,日子过得特别快乐。 可是有一天,它们中的一只小蝌蚪悄悄地离开了大伙儿。因为这只小蝌蚪一直搁着一件心事,想去寻找答案。 小蝌蚪游呀游,游到岩石的夹缝中,在那里,它遇到了一条鲶鱼。鲶鱼好像在练禅功,一动也不动。  相似文献   

13.
蝌蚪吃什么     
在学习《两栖动物》时,有个同学问老师:“蝌蚪吃什么长大?”“你说呢?”老师反问了一句。可能吃一些水生小动物吧?也有可能吃水生植物吧?同学们议论开了。 蝌蚪究竟吃些什么食物呢?我们捞来蛙卵放在鱼缸中,缸内放些水草,把鱼缸放在实验室朝南的窗台上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 1.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2.知道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3.理解新词语“两栖动物”、“冬眠”的含义。教学准备: 1.有关图片:①青蛙卵;②小蝌蚪;③长出后腿而还未长出前腿的蝌蚪;④长出前腿的蝌蚪;⑤刚脱掉尾巴的青蛙;⑥经过冬眠的青蛙。2.把黑板布置成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蝌蚪、莲花、水草,有的水草上有蛙卵。教学过程: 一、以谜语开头,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观察青蛙或蟾蜍蝌蚪的发育成长,是培养学生系统观察自然事物的一种极好的活动.小学生很喜欢饲养蝌蚪.笔者通过儿年来在与学生一起饲养蝌蚪、观察蝌蚪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卵-蝌蚪-蟾蜍-青蛙),发现小学生对青蛙蝌蚪和蟾蜍蝌蚪这两种不同的蝌蚪认识是十分混淆的.因此,深感在教<养蝌蚪>一课时,还需要充实更多的内容.让学生在饲养过程中就知道自己究竟养的是哪一种蝌蚪,使学生们对两种蝌蚪不再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6.
<正>几乎所有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越长越大,比如大多数的成年蛙类都比自己的幼体——蝌蚪要大,但有一种生活在南美洲湿地、池塘、沼泽中的蛙类却与众不同,它们在蝌蚪时期的身体长度可达25厘米,是其成年后身体长度的3—4倍。在它们发育的过程中,个头不仅不会长大,还会缩小。这种动物就是雨蛙科的奇异多指节蟾。年纪变大了,身体却变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揭开谜底吧!  相似文献   

17.
东北林蛙一体化设施养殖是人工养殖林蛙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总结多年养殖经验,概括出养殖过程中蛙棚的设计、蛙卵孵化、幼蛙雌雄分化、幼蛙上岸、幼蛙生长、幼蛙越冬和幼蛙出蛰管理等关键技术.蛙棚的设计要保证为林蛙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防鸟、防鼠、防蛇、防逃逸,同时,要实现蛙卵孵化、幼蛙饲养、幼蛙越冬、幼蛙出蛰及成蛙生长一体化的管理条件;蛙卵孵化关键技术包括控温、控光照、控饲料,保证蝌蚪在生长期内快速生长,形成一定重量的健康幼蛙;幼蛙雌雄分化关键技术是控制变态期水温在10℃以下,保证雌蛙高比例分化;幼蛙上岸管理关键技术包括控湿、控光照;幼蛙生长期管理关键技术包括提供阴凉干燥的环境、充足的食物,保证幼蛙定时定量运动;幼蛙越冬管理关键技术是保证水体内有充足的氧气;幼蛙出蛰管理的关键技术是提供适宜的阴凉干燥的休息环境.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过程造成的异常变化,来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2 实验器材 受精蛙卵,面包(或菠菜),水生绿色植物,水蚤,玻璃瓶(三个),池水,小刀,量杯,天平,研钵,捞鱼小网,甲状腺素药片。  相似文献   

19.
捉蝌蚪     
我和表弟去捉蝌蚪。我们来到田埂上,看到稻田中到处是黄豆大小的小黑点。我走近一看,才知道这就是小蝌蚪。我拿着杯子,慢慢地接近它们。嗖——我将杯子猛地往水里舀,泥水溅起,蝌蚪们猛地游走了,只留下一片浑水。我一个蝌蚪也没有捉到。  相似文献   

20.
我家的蝌蚪     
4月28日,我放学以后在教七楼后的小池塘里抓了11只蝌蚪。小蝌蚪长着圆圆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可爱极了。大的蝌蚪大概有3cm,小的只有2cm。我问科学老师:蝌蚪需要多久才能变成青蛙?她告诉我需要一个多月,就是30多天。可是我的同学韩嘉康却说,需要一年或者半年才能长成青蛙。我决定天天观察它们,看到底是谁说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