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消说"最早出现于北宋,后从最初的短语到现在常用的话语标记,其语法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仅仅表示"不用说"的短语;2.表示主观判断的固定短语;3.可以独立成分句的话语标记。其最初的含义越来越虚化,主观化程度越来越高。"不消说"的语法化完成于明朝。  相似文献   

2.
"就是"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动词短语; 2.副词; 3.连词; 4.话语标记。从最初表强化判断的动词短语到话语标记,这是"就是"不断主观化的反映。首先从共时层面分析不同类别的"就是"大致演变轨迹及其主观化程度差异,认为"就是"在语义功能上经历了以下过程:强化判断—强调焦点—假设让步—话语标记。接着从历时角度讨论"就是"的语法化过程及机制,认为"就是"的语法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许艳敏 《语文知识》2012,(3):106-108
"V开"是一个构式,该构式根据语法化的程度,呈现多种构式意义,但是都有一个一致的原型构式义即某种力量致使某物发生变化。构式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在"V开"中为结构隐喻。"V开"构式的语法化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在语法化过程中,"V开"构式內部的紧致度增加,与此同时,"开"逐渐虚化为标记。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9,(2):101-105
"有"字句在汉语南方方言中是一种典型的多功能性语法形式,对此学界已有较多研究,但尚未发现"有"作为程度副词的报道。浙江吴方言台州片仙居话"有"具备程度副词的功能,且通过分析其语法化过程和动因发现:(1)语义上,仙居话的"有"经历了"客观领属>高程度"的演变,动因为主观化;(2)句法上,"有"从领属动词语法化为程度副词;(3)仙居话"有"的主观化和句法化经历了语用理解和句法功能从相互龃龉到再平衡的特殊过程。  相似文献   

5.
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的介词都由古代的动词语法化而来,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及虚化过程的渐进性、复杂性,介词与动词一直存在着交叉、纠葛。词汇化是由短语到词的过程,而语法化则是词性由实到虚的过程,是一个词语的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对"根据"进行考察,并在跨语言的角度上进一步探讨"根据"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X得慌"是现代北方方言中常见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它主要用来表现一种主观心理感受。随着"慌"的语义虚化,"得慌"轻读,类似一个词缀,"X得慌"变为一个高度凝固的词汇单位,而不再是一个述补结构。这种格式在元代出现,定型于清代,经历了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同时,"X得慌"也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7.
假设连词"苟"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形容词—副词—连词"的发展路径和演变模式。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朝""夕"常用作名词,二者并列连用为名词短语,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时日,光阴"义,也可指"非常短的时间"。唐代时,"朝夕"虚化为副词,表示"时时,常常",其副词用法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而"日夕"也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算什么"由表示"算做什么"到"不能说是"再到"不重要、程度低、没有关系"的语义变化是其语义逐渐虚化、其主观性逐渐增加的结果,且采用相应的主观化手段来展现其主观性。语义虚化、主观化是语言发展演变的重要机制,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再说"的用法起初是在句中作谓语表言说义的动词性短语,随着句法位置移到了句末,语法功能也从实到虚变成了表应酬义的助词,而语法化是"再说"演变的理论依据。本文一方面从语法化角度探讨应酬语"再说"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对应酬语"再说"形成过程的语法化解读,得出应酬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语法化的结果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1.
从表行为义的动词性偏正短语,到评注性副词,再到语篇中起关联作用的连词,"可见"经历了一个从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本文一方面考察"可见"语法化的轨迹,另一方面考察"可见"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来着”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助词之一,“来着”的虚化过程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来着”的时态研究虽然没有定论,但是其诸多用法都表明“来着”表示最近过去的时间,而对最近过去的判定要依赖言者主语的主观推测。本文试图探讨“来着”的时态表态和主观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来着”主观化和语法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复音连词"不止"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实义动词"止"经常共现而进一步虚化成的凝固结构。作为偏正短语,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作为连词,它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明代进一步发展。但从清代开始,直至现代汉语中,"不止"因受平行语法化的影响,其连词用法趋于停滞,偏正短语"不+止(V)"反而被高频率地使用。主要从"不止"的词汇化;"不止"的语法化;平行语法化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千万"由数词语法化为程度副词,之后又进一步虚化为语气副词。数词"千万"在先秦出现,表确数或约数。在句法位置变化、主观性增强、使用频率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数词"千万"在唐代时被重新分析为副词,隐喻是其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到家"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存在的一种具有多重身份的语法单位。在语言历时演变的过程中,"到家"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逐渐由一个动宾词组演变为一个形容词,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虚化为一个程度副词。本文将探讨"到家"在历时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及共时平面上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量词"件"的起源和演变,现代汉语中量词"件"的使用两个方面对量词"件"的语法化进行分析。从结构、范围、意义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量词"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以"的语法化顺序和"以"及其相关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认为:多义词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及教学安排中可借鉴该词语法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但并不能盲从或照搬其语法化顺序:1.教材应优先收录一个词使用频率最高、最可能用于基本交际的义项,然后根据语法化顺序讲解语法化程度最低的义项及中间义项;2.针对那些语法化程度较高、意义虚化程度较高的义项,应该抛开词源,单独教学;3.针对那些教材收录义项缺失、无法形成语法化连续统的多义词,要慎用语法化顺序的指导作用;4.有些可看作话语标记的虚词,则无需从其语法化的根源着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哭"一词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进行研究,指出"哭"的词义发展经历了一个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过程。在语法化过程中,"哭"由可作结果补语的"流泪"义发展到作程度补语的"极点义"。"哭"一词的新义和新型结构的产生受到隐喻机制以及模因论的影响。"哭"的极量义产生经历了主观化的过程,主观化的表现为"哭"可表主观极量义,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形态变为认识形态,由自由形式转为粘着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语气标记"就结了"与句子的真值语义无关,其标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明示说话者交际意图。从主观性来看语气标记"就结了"主要表现为在未然事件中对建议等的主观认可,以及在非未然事件中对主观评论的肯定及再强调,其交互主观性的表现主要通过"就结了"与"不""吗"等的组配模式得以实现。语气标记"就结了"大致形成于清末民国时期,且在语法化过程中对"就结了"的词汇意义有一定的保留,作为语气标记其虽已具备语气标记的功能性,但其语法化过程还并未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20.
朴正林 《现代语文》2016,(4):155-158
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离不开语法化,语法化是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法化也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两种语言的语法化对比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人体名词汉语"头"和韩国语"??"为例,对比分析汉韩人体名词"头"从基本义到功能扩展及产生的特征与机制。希望能为第二语言教学和汉韩翻译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