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0年代初左翼作家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在《现代》为阵地的论争,不是在学的本体论意义上进行的,而多纠缠于学和社会政治的关系问题,施蛰存作为《现代》的主编和一个有独特审美追求的作家,以学理性顽强抵御着现实政治的巨大诱惑,在现代学史上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醒,让后人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长篇小说《故乡相处流传》按照民间“固有的尺度”对历史观念进行解构,放射出民间艺术的神奇光芒,彰显了民间叙事风范的自由精神及其魅力。 贯穿文学全程的“情结”:论施蛰存小说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三毛 《现代语文》2006,(10):10-11
王质(1135—1189),其先郓州人,后徙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绍兴三十年进士,官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通判荆南府,后奉祠山居。今存《诗总闻》、《雪山集》、《绍陶录》等。《诗总闻》为宋代去毛序研究《诗经》的三家作之一。李家树认为:“王质的《诗总闻》在宋代甚至整个‘诗经学’的历史上是一本忽略和被低估了的《诗经》专。”“真正打倒《毛诗序》的,在南宋是郑樵和王质。”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年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蛰存是中国现当代名作家、学。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因主编大型学杂志《现代》及创作心理分析小说而享誉坛;建国后,施蛰存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在中国古典学、金石碑刻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年表力求翔实、客观地反映施蛰存生平、创作与学术研究情况,以促进施蛰存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30年代《现代》杂志刊发之初,就有不少读者就《现代》杂志所刊的诗歌提出了强烈的质疑。面对这些质疑,作为《现代》杂志的主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诗人的施蛰存作出了有力的回应。在施蛰存的眼中,《现代》诗是有着新锐诗歌意识和强烈的生命力的,体现了现代人所拥有的情绪,无论是诗歌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别于以前的诗歌,是值得提倡的。从施蛰存的回应中,不光看出了施蛰存的诗歌观念,也能够体味到他作为编辑的明确理念,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状况。  相似文献   

6.
文化实践式的现代主义 王宇平(以下简称“王”):李欧梵老师,您好!施蛰存先生去世将近六年了,陈子善老师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筹备推出“施蛰存研究专辑”以为纪念。您跟施先生交往颇多,他所主编的《现代》杂志以及“色、幻、魔”的实验小说都是《上海摩登》一书中的重要内容,您今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开设的“现代主义”文学课程也专门讲到施蛰存的杂志编辑、翻译与创作。在您看来,怎么理解施先生对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30年代《现代》杂志刊发之初,就有不少读者就《现代》杂志所刊的诗歌提出了强烈的质疑。面对这些质疑,作为《现代》杂志的主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诗人的施蛰存作出了有力的回应。在施蛰存的眼中,《现代》诗是有着新锐诗歌意识和强烈的生命力的,体现了现代人所拥有的情绪,无论是诗歌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别于以前的诗歌,是值得提倡的。从施蛰存的回应中,不光看出了施蛰存的诗歌观念,也能够体味到他作为编辑的明确理念,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状况。  相似文献   

8.
刘雪梅 《现代语文》2006,(12):20-21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学大师郭沫若的这幅对联既充分肯定了《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又高度赞扬了它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思想内容之丰富深刻,艺术成就之高,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而《席方平》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堪为经典中的经典。笔试从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朱熹首倡并躬行的“以《诗》言《诗》”说是对《诗序》”以史证《诗》”以及后儒“以《序》解《诗》”的否定与批判,同时又体现了对《诗经》文学本质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贯彻“以《诗》言《诗》”的原则,实现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变革,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赋予宋代学者的重大使命;而文学名家与经学大师的一身兼任,历代文学与历代经学的双轨集成,是朱熹实现《诗经》学变革的主体条件怀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0.
《善女人行品》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于1933年11月20日出版,是“良友文学丛书”的第1辑第9种。施蛰存说,根据编辑赵家璧的要求,他把1930年1月至1933年11月间写成的12篇专门“研究女人心理及行为的小说”汇集成了《善女人行品》,“本书各篇中所描绘的女性,几乎可以说是我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对希罗多德及其<历史>的理解都是以今人的知识构架来看待古人,以现代的方式去猜度古典作家及其作品,而鲜有顾及古代典籍产生的历史语境,从而就其自身的特点出发去理解古典著作的.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写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即口述传统的背景和对公众记忆的尊重与服从.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们的“历史真实”观主要有三种,即历史生活的真实、历史精神的真实和历史文化的真实。“历史真实”观的多样化不仅使作家们的艺术个性更为鲜明和突出,也使当代历史小说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有着更加繁荣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兴文县建武城崇报祠明碑,是明朝统治者残酷镇压川南都掌蛮的历史见证。建武城明碑历经四百多年风雨侵蚀和时代变迁,存者字迹斑剥,毁者杳无下落,但在地方史志方志和文献中多有碑文辑录。通过稽徵文献,实物佐证,与史相参,对建武城明碑进行考述,可以看出建武城明碑对于研究川南古代少数民族斗争史,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概念是指彻底属人意义上的存在,其结构表现为个人能力所作用着的世界、个人需要所展示的世界及个人意识和个人价值观念所展现的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还从人的发展揭示了存在的历史形态,即存在经历了存在的自然状态、存在的社会无序状态并且必然达到有计划调节和控制下的社会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在积极汲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现实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真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