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干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加上小学生缺乏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往往感到数学抽象,学起来很枯燥,给学习数学带来一定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握学生的情感需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为此,广大…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本文?:通过创设愉快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选择内容,提供材料,创设探索的条件;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创造的潜能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探究”式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根据这一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上,巧妙创设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投身到自主探索新知的活动中。一、创设迁移启思情境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设置启发性、思考性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而跃跃欲试,激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在趣中施教,教中启思。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计算…  相似文献   

5.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生活更离不开实际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必须让学生明白“生活即教育”,亲身体验“做数学”。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简要概括如下: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亲自体验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有…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对数学教学存在的这种状况,《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下面就程标准的这一基本理念,谈几点小数学生活化的策略和经验。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教课堂。关键是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与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有效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儿童去探索数学问题,从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许蓉蓉 《成才之路》2014,(36):89-89
一、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素材:”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创建“生活需要”式的数学教学氛围,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必然选择,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百分数的应用复习》(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一课的五个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做法与看法。  相似文献   

11.
林纲东 《广西教育》2007,(5A):39-4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搞“形而上学”,一些情境的设计牵强附会,以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把握情境创设的本质,要使所创设的情境能真正服务学生的学习,不要因形式需要而创设,要因实际需要而创设,要讲求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存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师努力去创设情景,把生活搬到课堂,旨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我们也常有这样的困惑,在“小课堂”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对真正生活的体验和经历,经验的获得仍然还停留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交流无法深化和提高。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把学习数学放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就可以丰富数学学习的内容.拓宽交流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山: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课本走进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授予思考方法,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教师们绞尽脑汁,创设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希望通过这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情境都能达到上述目的,教师们创设的情境有些是无效的,无价值的,甚至是带有“副作用”的,这就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本人在…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教学的问题情境。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文章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沉默现象,阐述了破解数学教学中沉默的种种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