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1岁,因右颌下无痛性肿物1年,近1月增长迅速收住院。查体右颌下不规则局限隆起,皮肤无红肿破溃及色素沉着,皮下可触及10cm×10cm×7cm结节状肿块,质硬,与皮肤无粘连,轻度活动,无触痛。以右颌下恶性肿瘤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 颈清扫术,术中见肿瘤呈不规则黑色硬结,与周围无粘连,切除顺利。术后病理诊断恶性黑色素瘤。2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源于皮肤粘膜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 ,6 9岁 ,因咳嗽、痰中带血 2个月 ,于2 0 0 3.5 .12日入院。CT显示 :右下肺叶背段可见大小约 5cm× 4cm× 4cm肿块 ,CT值为 30 .6HU ,呈分叶状 ,边缘短毛刺征 ,纵隔见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示 :右肺下叶背段开口粘膜外压性向心性狭窄 ,粘膜光滑 ,未见新生物 ,余各叶开口正常。初步诊断为右下叶肺癌 ,行手术治疗。全麻经第 6肋间进胸 ,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下肺叶背段 ,质地中等硬 ,中心部有坏死组织。术后病理示肿瘤由两种细胞成分混合而成 ,部分为梭形细胞肉瘤 ,部分为肺泡上皮癌 ,肉瘤呈束状排列 ,癌组织呈梁状分布…  相似文献   

3.
患者27岁,住院号38039,主因一年前发现阴道有一肿物,无不适感,要求手术治疗于93年7月20日入院。妇检:外阴经产型,阴道前壁近阴道口处可见2×2cm 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质较硬、局部皮肤无红肿。于  相似文献   

4.
患者赵某,女,33岁,主因右下腹无痛性肿块2月,腹胀、排便不畅2年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腹部略 膨隆、肝睥未及、右下腹扪及10×10cm大小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动度欠佳,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子宫无触痛,其它无异常 化验:WBC9.6×10~9/L,N68%、HCG((?)),碱性磷酸酶215单位。B超显示右下腹脏探及8.9×7.5×6.5CM的均质低回声团块。CT扫描提示,回盲部肿物,大小与B超报告相似,回旨部受压,但造影剂通过良好。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5 8岁 ,绝经 12年余 ,近 2~ 3年偶有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 ,近 1年来下腹疼痛 ,来院就诊收住院。体检 :子宫正常大小 ,于子宫左后方可触及一实性肿物 ,质硬 ,活动好。术前诊断性刮宫 ,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囊性增生过长。手术所见 :左卵巢肿物 8× 8×6cm ,灰白色 ,表面光滑但凹凸不平 ,无粘连。子宫及右附件正常。临床诊断 :卵巢囊实性肿物 (可疑恶性 ) ,行全子宫 +双附件切除术。2 病理检查全切子宫 ,大小 9× 5× 2 .5cm ,右附件正常 ,左卵巢肿物 11× 8× 5cm ,实性 ,表面光滑 ,肿物切面灰白色 ,质硬 ,呈编织状 ,可见…  相似文献   

6.
患者韩某,53岁,以子宫肌瘤收入院并作子宫全切术,术中见子宫底结节状肿物送病检。病理检查:全切子宫标本一个,体积14×8×7cm。子宫浆膜面光滑,于宫底近浆膜部有一3×2cm大小结节状肿物、肿物质软,切面呈深红色,中心区有明显出血坏死,面积约3×2cm。:肿物边界清楚,中心区瘤细胞变质坏死,边缘瘤细胞排列较  相似文献   

7.
1 病情摘要 伤者,男,18岁,某在校学生.2002年8月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当时感憋胀、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6.2×6.2cm类园形高密度影,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左肾盂旁可见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右肾包膜下血肿,包膜下积液,左肾肾盂旁囊肿;专科查体:双季肋角不对称,右侧略饱满,局部青紫肿胀,叩压痛,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2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1、右肾肾周血肿,不除外包膜下及肾内血肿.2、左肾肾盂旁囊肿.2002年10月8日复查CT示:右肾区相当中上极部位有9cm×7.5cm×11cm大小囊状低密度占位,边缘清楚,与前血肿大小一致,肝脏及右肾不同程度受压,右肾形态略有改变;左肾盂旁可见约2cm×2cm囊状低密度影,右肾填加影消失.  相似文献   

8.
吉某,女,31岁,住院日期:83年1月7日。停经及阴道出血3个月,反复腹痛,停经后无恶心、呕吐,右下腹有一块包,逐渐增大,无胎动感,末次月经不详。血压100/7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神智清,皮肤无黄染,心肺均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3个半月妊娠大小肿物,左下腹可触及2个月妊娠大小肿物。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性、3岁。主因发现左腹股沟肿物,左下肢肿胀,表浅静脉曲张半年入院。既往无下肢外伤、感染史。查:左腹股沟股动脉旁,于股静脉位置上可及一1×2×1厘米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边界较清,移动度不大,无压痛。左下肢较右下肢稍增粗(测膝关节上方10厘米大腿周径,左下肢25厘米,右下肢23厘  相似文献   

10.
卵泡膜细胞瘤较少见,近年来,我们共遇到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病历报告 例1,患者,56岁,绝经6年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并伴腹胀、腹痛,妇科检查右下腹扪及一手拳大小肿物而住院。手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右侧卵巢,遂将右侧附件、子宫及肿物一并切除送病理。病理检查:肿物大小15×12×10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硬,切面实性呈编织状结构,色灰白,并有小灶状黄色区域。镜下见瘤细胞颇似纤维母细胞,为梭形,胞核为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外型及混合型舌下腺肿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手术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由口内舌下区进路完整摘除患侧舌下腺,其中13例摘除邻近部分囊壁,2例未摘囊壁,同时抽出囊液;3例经患侧口外颌下区切口,摘除全部囊肿及颌下腺、舌下腺。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6年,无一例复发。5例术后患侧舌前区麻,1~3个月内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术后大出血或舌下神经损伤。1例因术后口外加压包扎松弛,颌下区囊肿复发,穿刺抽出液体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舌下腺囊肿系漏出液渗入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猪留性囊肿。依据临床特征及穿刺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根治性治疗从口内舌下区进路,摘除全部舌下腺,不必考虑囊壁摘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5岁。因左阴囊内肿物4年余,于1996年1月20日入院。入院前在院外给予抗炎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入院时查体:左睾丸上方可触及一大小约3.0×3.0×2.5cm肿物,质韧,活动度差。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于1996年1月25日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左精索外侧有一大小约3.0×3.0×2.5cm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甚重,有完整包膜。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粘连组织。肿物切面呈鱼肉样,病理检查见:瘤细胞由梭形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5岁,于1993年6月22日入院。主诉间断右侧胸痛18个月,近2个月发作频繁,伴干咳,盗汗,无咯血及发烧。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1993年5月20日第一次摄片:右侧胸壁第四肋水平突向肺野的半球形阴影,4.2×2.5cm,边界光滑、清楚、密度均匀一致,无钙化,与胸壁呈钝角,侧位位于肺门前方。一个月后再次摄片肿块增大,约为5.0×3.0cm。CT显示:侧胸壁实质性肿块,表面光滑。临床诊断为右侧胸膜结核球。  相似文献   

14.
柴某,男,70岁,1983年9月15日入院。10年前右眼黑眼珠下方长1小米大小肿物,无何不适,未曾治疗。近7个月,生长讯速,伴磨擦感和轻微疼痛。全身情况尚好。两颌下及耳前淋巴结无肿大。眼部检查:视力:右0.02,左1.0。右下睑轻度外翻,睑结膜充血、水肿。下泪小点闭塞。6点钟角膜缘处有0.5×0.5×0.5Cm肿物,色混浊,表面有少量分泌物,其下方球结膜充血,肿物周围角膜混浊,可见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15.
患者楚××,31岁,住院号22163,主因闭经68天,右下腹疼痛15天,于1987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68天前因闭经43天在某区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一直未来月经,无明显早孕反应,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查体:T、BP均正常,无贫血貌,一般情况良,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物。 内诊: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侧可触及  相似文献   

16.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比较少见,本组3例均误诊为乳腺癌.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性,52岁,左乳肿物6个月,近一个月肿物较前明显增大,并伴轻度胀痛,无明显发热。查体:T:36.6℃,左乳头内陷,红晕下方触及肿物3×2cm大小,质硬,不平,边界尚清,无明显触痛,与皮肤有粘连,与基底无粘连,挤压乳头见少量淡黄色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主因右侧腹部膨隆,腹胀3年,加重3个月住院。查体:T:36·2℃;P:80次/min;R:21次/min;BP:177/108mmHg,体重7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明显慢性病容,自动体位。腹部极度膨隆,尤以右腰区及腹上区为著,剑突至盆腔可触及巨大肿物,质韧,无触痛,无波动感,不活动,叩诊呈浊音。B超提示:腹膜后上至膈肌,下至盆腔,巨大囊性肿物约38×32×29cm,囊内液体混浊,包膜完整。左肾正常,未发现正常右肾结构。CT显示,腹膜后巨大囊性肿物,腹腔内脏器堆积于左侧腹部,静脉肾盂造影右肾不显影,左肾排泄及左输尿管走行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6岁,河北蔚县人。左髋部及腹股沟发现肿物十年,十年前发现左髂外侧有半椭圆丘形窿起,左腹股沟下区有一半球形窿起,后者尤以直立时增大无红肿及疼痛。肿物逐年增大,位置固定,现局部出现坠胀不适感,于1997年7月29日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6/12KPA,体温36.8℃,神清语利,表情自如,心肺征(一),腹部平坦,无肠型,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于左髂外侧距髂前上棘约3cm处可见一约3×5cm大小椭圆丘形窿起,有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6岁,已婚,农民。主因发现下腹部肿物伴腹痛五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该患五个月前发现下腹部肿物,如鸡蛋大小,可活动,伴下腹部隐痛,时轻时重。两个月前自觉肿物有所增大,近半个月则肿物增大伴腹痛较著。月经:15(4~5)/(28~30),量中等。无明显痛经史。32岁结婚,夫健,至今未孕。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偏右,于其前方可触及手拳大小之肿物,囊性感,可活动,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57岁,已婚,主因发现下腹肿物伴下腹坠痛感二十余天,于我院就诊。患者以往月经规律,平卧时腹部可触及一肿物,如半拳大小,可活动,无压痛。20d来肿物生长迅速,下腹坠痛阵发性加剧,近两天来右下腹持续性刺痛不能缓解。查体:约孕4个月大小,质硬,压痛,以右下腹为甚,光滑,活动差,叩实音,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检查:于下腹部偏右可见一15.6~8.6cm的液性暗区,内有一分隔,分隔上有乳头状突起物。此物边缘尚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