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整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三者存在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复是当前会计学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三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置的现状,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并提出三门课程设计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分析,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知识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5个方面的内容。该体系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新工科特点的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依据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通过对土木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对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探讨了如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有关做法对地方高校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分析了传统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并从OBE理念下课程设计原则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建立了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化学习成果评价体系,与土木工程施工知识更新相匹配的持续改进方法,为构建OBE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现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的建议,研究出适合以实践型教学为主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教学思维、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三方面形成理论教学体系,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展第二课堂五环节分层次加强实践教学,进而提出"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之间内在联系割裂,课程数目太多,教学过程不连续,课程内容重复,轻视实践技能培养等问题。为此应该改革课程体系,把《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实务》三门课作为核心课程,并把其他相关课程整合到这三门课程中,同时改革现有教学管理模式,编写配套教材,以适应这一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8,(5):106-110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实践教学难以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端,以滁州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基于"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的理念,探讨了"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中,进行了"协同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并就"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实施要求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拉近学生与企业、行业间距离,让学生了解/熟知企业、行业情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可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类课程。文章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坚持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案例引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学中,深入探索分层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工程角色”。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映了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