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g小调前奏曲》是《二十四首前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体现了强烈地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独属于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特征。本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其所具有的独特地演奏技巧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拉威尔的钢琴独奏作品一直以来是许多钢琴演奏家的音乐会保留曲目。通过对他的作品研究发现,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极有可能是以管弦乐配器的思路来进行创作,从而为他的钢琴作品打造出了精致美妙而又华丽多彩的音响效果。在拉威尔后期的管弦乐作品中,几乎有一半是改编自他早期的钢琴独奏作品。本文把拉威尔的钢琴作品《高贵而忧伤的圆舞曲》与后期拉威尔自己改编的交响乐版本进行比较,寻找之间内在的联系,发现交响版中有着更为丰富的音响色彩,曼妙华丽的音色,不同乐器的技巧,对钢琴演奏者有很大的启发。可以说,拉威尔在后来的交响版中较理想地还原了他当时创作钢琴版时脑海里最初的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前苏联著名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根据俄罗斯民歌曲调创作了一部优秀的钢琴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Op.38》。本文试对其《24首钢琴前奏曲Op.38》中的第十六首前奏曲进行解剖和分析,探究其艺术特点与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4.
乐队歌曲《舍赫拉查德》(Shéhérazade)是拉威尔的早期作品,总共有三首歌曲组成,分别为《亚细亚》(Asie)、《魔笛》(La flǖte enchantée)、《陌生的人》(L'indifférent).本文将从和声分析的角度,对作品在调式与调性运用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总结拉威尔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调式与调性运用方面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分为两集,24首,分别完成于1910年和1913年。从完成时间上看,这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后期作品,由于该阶段正处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最为成熟的阶段,所以能较好的反映出作曲家印象主义这一特有气质。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中的第七首《西风所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布局、旋律形态、调性思维以及和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中发现作品当中所蕴含的独特印象主义气质,总结出创作者的音乐创作思路,旨在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学习中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钢琴而作》是伟大钢琴家德彪西的著名钢琴作品,该作品主要分为"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以及"托卡塔"三部分,本文主要是对德彪西钢琴套曲《为钢琴而作》中的第一部分"前奏曲"中的演奏技巧展开研究分析,以此为音乐的学习提供更多素材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琼 《成才之路》2010,(3):71-72
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中,24首钢琴《前奏曲》是他最为重要的一组作品之一。他的作品富有俄罗斯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本文以其《前奏曲》中作于1901年的OP.23,NO.5为例,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钢琴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水的嬉戏》是拉威尔创作以致敬其恩师福列的。在一次与艺术家同行的聚会中,拉威尔与大家畅谈人生、创作,并互相交流新的作品,《水的嬉戏》便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向世人推出。  相似文献   

9.
管弦乐《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的作品,改编自作者学生时代的成名钢琴曲。这部作品所使用的丰富的音乐术语对于表现这部作品的音乐内容和体现拉威尔的创作风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是笔者尝试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对该作的速度、节拍、力度、奏法和表情等音乐术语的分析与研究来加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前奏曲,圣咏和赋格》是塞萨尔·弗朗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将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和声与古典主义的作曲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弗兰克将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创新,加入了管风琴元素的音响与炫技华彩,形成了弗兰克的创作特点。分析弗兰克的《前奏曲,圣咏和赋格》的曲式结构与演奏特色,能对法国浪漫主义晚期及弗兰克的创作、演奏风格带来新的认知,作品所展现的音乐特性对于后人弹奏中把握不同风格作品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乐队歌曲《舍赫拉查德》(Shéhérazade)是拉威尔的早期作品,总共有三首歌曲组成,分别为《亚细亚》(Asie)、《魔笛》(La flǖte enchantée)、《陌生的人》(L’indifférent)。本文将从配器以及和声分析的角度,对作品在配器方面的相关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配器手法与和声、歌词意境三者间如何进行紧密结合,来完成对作品的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2.
德彪西,法国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等,本文主要探讨《前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集中的第八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曲式结构分析和音乐处理。  相似文献   

13.
《前奏曲三首》是青年作家张帅于1998年所作的钢琴作品。在三首前奏曲当中,三首前奏曲的风格特点鲜明,但是又相互有关联。并且加入了爵士以及很多西域风格的曲调。作者使其具有了当代的通俗流行的风格,也同时拥有古典音乐的音乐要素。在中国钢琴艺术日益发展时,这个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24首钢琴前奏曲》是德彪西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精华。本文通过对钢琴前奏曲《月色满庭台》的主题动机、曲式、和声以及调式调性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探析德彪西创作技法的显著特征,并揭示出这些特征对其形成独特音乐风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拉威尔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夜之幽灵》是他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它有如梦似幻的意境、耳目一新的效果,是国际重大比赛参赛曲目中的宠儿,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都说,这部作品是拉威尔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创新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乐谱文本,从音乐语言、乐队化色彩和演奏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论证《夜之幽灵》在探索之路上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卡巴列夫斯基作为俄罗斯当代的著名作曲家之一,他在钢琴音乐的表达上既具有俄罗斯风格,还在古典与浪漫中不断徘徊。二十世纪出卡巴列夫斯基创作的《24首钢琴前奏曲》因其风格多变、曲调复杂而著称,同时也是卡巴列夫斯基最为喜欢的作品之一,本文我们主要分析其《24首钢琴前奏曲》中Op.38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肖邦作品《a小调前奏曲》(OP.28 No.2)在钢琴音乐中体现了全新的音乐思想,也是印象主义运用的先河.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声及曲式上对其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栾志弘 《惠州学院学报》2013,33(1):80-82,95
文章在分析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该作品的音乐文本进行读解和释义,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情感意蕴,阐发了关于如何理解音乐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拉威尔的作品在许多方面与德彪西有着表面的相似性,又由于拉威尔创作年代稍晚于德彪西,这让许多人认为拉威尔的音乐风格与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一脉相承,甚至认为他的音乐创作是对德彪西的模仿。从拉威尔早期钢琴创作入手,分析同时期创作中拉威尔受德彪西影响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同中求异,探析拉威尔创作的个性所在。  相似文献   

20.
《24首钢琴前奏曲》是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大家深刻的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音乐,为音乐创作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