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关于浙江江南丝竹音乐流传地是在浙西还是在浙北,本文通过史实及相关的文献来阐述。浙江江南丝竹流传在浙西主要有下列著作中提及:1、【上海民间器乐曲选集】(上海群众艺术馆编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1页)"所谓丝竹,原是指流行于苏南、浙西一带的一种民间器乐"。2、【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356页)"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区的丝竹乐"。  相似文献   

2.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作为中国丝竹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江南地域性民间音乐的乐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江南地区人文环境,历史渊源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二胡是江南丝竹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二胡随着江南丝竹的流传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播。二胡运用即兴演奏中的"加""减""抢""变"的技巧特点,使江南丝竹更加具有了轻快典雅,婉转细腻的风格,极具地域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生》2012,(Z4):82-84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2006年6月,江南丝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江南丝竹广义上讲是流行于浙江、苏南、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从狭义上讲是指流行于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一、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江南丝竹的乐队组织灵活多变,多至七、八件乐器,少至两件乐器。一般的乐队组合:“丝”———二胡、琵琶、三弦、扬琴、中胡、秦琴等;“竹”———笛、箫、笙;其它———板、板鼓、碰铃等。二、江南丝竹的传流曲目及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这一乐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见江南丝竹音乐从根植于市井田间的草根艺术已提升到了中华民族的、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文化。江南丝竹音乐是具有民族文化的一种显著的标识,是历代音乐人士和人民群众相密切配合、流行、传承、创作的艺术结晶;江南丝竹音乐的文化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一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源泉之一、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璨璀明珠。  相似文献   

6.
正江南丝竹音乐的支声复调是在基础乐曲骨干音(又称"主干音")的框架内,在此框架内根据各乐器的特性,乐人们在演奏上进行急性变化,成各不相同的旋律走向所形成的。其手法极其丰富,主要有:加花加多加少不一、花音走高走低不一、减音偷句不一、长音短音不一、翻高翻低不一、装饰手法不一等等。江南丝竹音乐的乐谱大部分还是单旋律谱,除加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的地域人文特征、主奏乐器和常用配置乐器的形成、系列化的代表性乐曲以及演奏上的装饰手法来阐述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江南丝竹音乐的地域人文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资源必然会形成与该地域相适应的人文历史。江浙沪历来是我国经济文化最繁荣昌盛的地方,这而太湖则是被誉为镶嵌在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媚人的田园风光,汇聚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和乐人。江南丝竹音乐就是在这样好地域人文背景的沐浴滋润下脱颖而出的。江南丝竹音乐的活泼、欢快、明朗、华丽和典雅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江南人  相似文献   

8.
各剧种流行地区的音乐文化传统对主奏乐器的形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特珠的地理环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保存着较多的古代音乐文化传统,这里有被称为"唐宋遗音"的福建南音。当地历史悠久的莆仙戏和梨园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以管乐为主奏乐器这一元明戏曲伴奏特点也在这两个古老剧种中保留了下来。而在江南丝竹流行的江浙地区,越剧和沪剧等剧种在形成过程中选择二胡这一丝乐的主要乐器作为本剧种的主奏乐器,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9.
孙祈月 《文教资料》2014,(22):54-55
江南丝竹是江苏地域文化的产物,它在江南土壤中深根发芽的同时汲取全国各地区、多个乐种的音乐曲调。江南丝竹如今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首批),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性质,导致人们较为轻易地遗忘其存在。江南丝竹是一种“活文化”,它以“活”着的姿态存在于音乐之中。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了解江南丝竹,继承发展江南丝竹已成为当今应关注的问题。另外,如何让丝竹音乐走进课堂,让其以不一样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样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感受领略江南水乡风情。2.聆听江南丝竹《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器乐形式有初步了解。3.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章针对目前江南丝竹音乐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将丝竹音乐的发展创造性地划分四个阶段进行论述,并在丝竹音乐的交流,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探索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道路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丝竹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六乐”就用瑟、琴伴奏,汉魏时期的“相和歌”用管弦乐伴奏,到魏晋时期的伴奏乐器已有笙、笛、篪、节、琴、瑟、筝、阮等八种。隋唐时期之后,丝竹音乐不仅为戏曲、说唱和歌舞伴奏,同时丝竹音乐合奏的形式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纷纭涌现,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丝竹音乐。丝竹音乐中的演奏乐器以丝弦和竹管为主,乐队组合富有地域性,每件旋律乐器都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点表现音乐风格。丝竹音乐的地方色彩浓郁,各乐种大多有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主奏乐器。  相似文献   

13.
江南丝竹和昆曲主奏乐器(竹笛)主要是以声音柔美,技巧流畅为主旨,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要讲究旋律连贯,也得讲究"阴阳顿挫、声情并茂",能打动观众心灵,使人产生联想的境界,江南丝竹技法上常常以"颤""叠""赠""打""波"音为主要的技巧装饰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14.
江南丝竹是非遗音乐中传承工作进展较为成功的品类,自2006年江南丝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江南丝竹社团也随之逐步完成了规范化和体制化转型。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社团是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载体和传播组织,社团多元且与时俱进的传承模式和发展策略、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是江南丝竹传承有道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对于我们非遗音乐及其吴地传统音乐社团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路二人台"是一个融民歌、舞蹈、民间丝竹乐、曲艺、戏曲为一体的多元化的综合艺术。它的形成,凝聚着人们走西口的历史情缘,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蒙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流传百余年来,该剧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唐人刘禹锡的名文《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一句,可能是"有丝竹之悦耳"之误。因为"无丝竹"与上句"可以调素琴"在内容上互相矛盾;在语言形式上,与其下句"无案牍之劳形"在对偶上有不足,诵读时欠协调。若是"有丝竹之悦耳"则可避此缺陷。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10日江南浸春,鹧鸪轻飞,温和的煦下,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江南丝竹谱系图状况研究”课题小组一行六人,在院长苏春敏教授的带领下专程来到上海,对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陆春龄先生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感受领略江南水乡风情。 2.聆听江南丝竹《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器乐形式有初步了解。 3.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陆春龄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了"从艺70周年"专场音乐会;2002年3月24日晚,他又参加了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民乐民曲八大家经典音乐会",演奏了古曲<梅花三弄>及江南丝竹<行街>,让观众们真正领略了"中国笛王"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江南有静静潺湲的河水。江南有幽幽漫步的仕女,汀南有娓娓动听的越剧,而江南更有那撩人心弦的丝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