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英峰 《精武》2006,(2):5-5
中华武功,博大精深。传承至今,更见繁复。时有故弄玄虚者渲染夸张,渐失武术本来面目,其中尤以《易筋经》等武学巨著易流于玄虚之弊。本期《精武》以“易筋经”为专题,意在还其真相。今有辽宁曹公历十数载,搜罗《易筋经》坊间版本十余种,择其一二精品献于观者,并洋洋万余言,坦诚己见之心,披肝沥胆之意,惟愿国人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2.
曹英峰 《精武》2006,(2):10-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严格来讲,在易筋经的器具中,除了器械以外,还有同类阴阳助修和内服外洗的药物。对于易筋经所能达到的武学境界,器具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外壮神勇在易筋经的整体技术结构中尚属“末技”,但那是指修道的终极境界而言。这种“末技”实际代表了克敌制胜、内壮外坚的武学最高成就。在易筋经中, 没有任何招式,因为有强大的功力基础作后盾,拳脚到处,摧枯拉朽,碎金裂玉,中者立仆,根本无需与敌周旋。精妙的招式固然可以弥补功力的不足,但终究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3.
曹英峰 《精武》2006,(2):9-10
炼形,乃泛指导引、拳术等一切肢体动作的总称。静功属阴,动功属阳。行功必得动静相兼,阴阳才能调合。尤其静功,易生痰壅火滞的弊病,而辅以导引炼形,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舒导气脉,绝少流弊,见效既快,自然令学者产生无限兴趣,由此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4.
曹英峰 《精武》2006,(2):16-18
前部十二式练法此部易筋经所列各法,即俗传外功易筋经。共有十二式,每式动作不同,各有其妙处,宜于清晨薄暮之时, 在空旷清洁之地练习。待十二式行毕,即从第一式复习,周而复始,晨夕各三次。一年之后,则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增加, 神完气足,有易筋换骨之妙。但须每日行功,不可间断,方有效验。  相似文献   

5.
曹英峰 《精武》2006,(2):12-15
第一式韦驮献杵口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此势与第二式、第三式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经络走向,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含静”、“动静两盖”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直入地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身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它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细细体会口诀,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6.
曹英峰 《精武》2006,(2):19-21
前部易筋经十二式,虽注重气力相随,但以力为主,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练习成功之后,虽可气力相随,但欲其遍及全身,而无所阻,尚难如愿以偿。欲达到此种境界,必须续练此后部,但不能入手即练后部,因此部功夫,完全注重运行气力于肌内,以充实全身筋肉,而不在增加实力。所以实力不足之人,即算强练,其效也甚微。先练前部再练后部,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易于入手,且收效神速。  相似文献   

7.
李康 《武当》2003,(3):46-47
真传易筋经,为黄舆公山人之遗意,历代相传于黄氏一脉,后黄克刚先生得祖传真诀,习之有得,卓然大成,其功力甚高,能睡卧于冰雪之中而浑然无觉,决非一般修道者所能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8.
曹英峰 《精武》2006,(2):7-8
炼气,非但易筋赖于此,更是洗髓必由之门径,是易筋经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目前除张义尚先生在《真传易筋经》中披露“九转呼吸法”外,余下各版本均不见记述。这里所说的“炼气”,是有别于世面流传的所谓“气功”方法的。“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这“一口气”, 简而言之,就是锻炼呼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7,(7):18-18
词曰:达摩传自西域,昌明光大少林。遗留易筋经一卷,声闻震烁古今。摘星换斗势(图1)摘星换斗势乃系韦驮献杵第三势变化递嬗而来,有字道:双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相似文献   

10.
易筋经后记     
曹英峰 《精武》2006,(5):33-33
2006年2月,笔者应《精武》之约,对易筋经这部武学圣典进行探索和揭示,结合师传秘要以及多年来的访道见闻、修炼心得而整理成文。掩卷之际,深感自己水平有限。虽洋洋万余言,依然无法全面揭示易筋经中蕴藏的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奥秘。笔者在《精武》上刊登这些文章后,接到许多电话和来信,纷纷询问各种问题。笔者有感于此,现撰文如下。易筋经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和完善,汲取了儒、释、道、武、医之精华于一身,虽然技术体系庞大,但每一部分均独立完整,可分可合。习者可以量身择取,浅尝之则有小验,深研之则有大益。后世许多养生法门、武学技术在易筋经的基础上都有借鉴和发挥,犹如一棵大树,枝、叶、花、果各擅其  相似文献   

11.
易筋经锻炼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筋经和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一样,也是我国四大传统健身术之一,它除了具有强身健体的重要功效外,还能有效改善许多临床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瑜伽源于印度,但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了中国,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与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对印度古典瑜伽和中国气功易筋经进行比较研究,并剖析其各自特点,目的是使瑜伽修炼者更好地进行修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易筋经的健身功效,掌握其运动规律,让习练者更深刻地认识易筋经,有利于健身气功的推广。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字资源、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搜索“易筋经”、“解剖学”、“生理学”、“健身”、“功效”等关键词,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查阅健身气功、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创伤学等相关书籍,从肌肉、骨与关节分析易筋经的健身效果,同时结合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研究其防治疾病的机理。结果:练习易筋经可以拉伸人体各部位的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疲劳的消除,缓解身体疼痛,提高肌肉、肌腱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增强关节的活动功能,具有防治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腰椎病等常见疾病的功效。在练习过程中,随着呼吸的配合,对脏腑起到天然的按摩作用,可以调理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结论:易筋经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健身方法,通过其独特的屈伸、旋转等动作的组合,以及腹式呼吸的配合,通过“抻筋”、“拔骨”、“以形引气”的方式,可以达到外强筋骨、内壮脏腑的目的,对人体有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霍文学 《精武》2004,(3):5-5
从八极拳自立门户开始,一般把八极拳先师吴钟尊为一世。吴钟是山东海丰县(今山东省无棣县)人,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就投身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以后去过山西五台山,拜当家的老禅师座前受业,学习练气与养气之法。三年后返回山东海丰县老家,把练气与养气之法融合在拳法之中。以后又经过罗疃的张克明老先生、神枪李  相似文献   

15.
凌召 《武当》2010,(9):9-11
贾力法 【原文】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运之。挺直立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梢,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腕转从下如托物难上,也过头顶。  相似文献   

16.
易筋经是中华武术中的瑰宝,不但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东方哲理,而且以其优雅的运动形式及独特的拳理,集养生学、美学于一体,在促进人的身心,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文章主要论述易筋经运动对人的情感、情绪、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姜惠 《中华武术》2004,(12):33-33
中国古代的保健术是我国流传年代最远、发展地域最广、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最大的古代运动,它发端于四千多年前的“制舞而民不肿”的传说,西汉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宋代“八段锦”的出现,更为之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走向动静结合、讲究时效的发展道路。明清时期保健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日趋完善、成熟,并形成了三大体系,即以保健养生为目的的五禽戏体系,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八段锦体系,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易筋经体系。这三大体系互相渗透,各有所长,近现代的医疗保健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健康长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健身气功·易筋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伴随着社会参与的增多,学界对易筋经的研究论文也大量出现,许多学者对易筋经的健身养生价值进行研究。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将有关易筋经的养生保健研究分为生理、心理及临床功效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的价值,并提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易筋经”改善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褚宇帆  吴敏 《体育与科学》1998,19(6):12-13,43
根据“易筋经”健脾强肾和“易筋”的功法特点及肾虚、微循环衰退(障碍)是老年性病变之本的中医理论,我们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设立了《“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肌力)衰退、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课题。上一阶段对改善体能、肌力衰退等方面的试点,已取得良好结果(参见本刊98第3期)《“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衰近初探》)。本阶段主要是对练功者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情况进行观察研究,通过1年练功前后的数据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在甲过微循环的4项综合积分值中,有3项(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均有显著提高。“表2”是运用GZN-A型无创性人体骨矿物质含量测量仪对受试者掌院骨部骨皮质指数的检测数据表,其统动前后的指数也是普遍提高。因此,根据两表的检测结果可以认为“易筋经”的锻炼,对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改善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易筋经与传统太极拳对大学生情志调节的作用,将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的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分为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每组各36人。于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采用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HAMD得分分别是21.67±5.32和21.55±6.01,练习后分别为16.51±5.5和16.43±5.19,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SDS得分分别是59.13±12.21和58.21±13.02,练习后分别为48.37±11.99和47.49±11.54,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和SDS,组间比较,无论治疗前或治疗后,都无明显差异(P〉0.05)。坚持太极拳与易筋经练习,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