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学的世俗化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程,而商品化则是伴随商品经济而来的。当下中国文学的世俗化、商品化主要袁现为作家创作、图书出版、文学期刊改版、文学评奖和文学作品影视化几个方面。面对当前学界对中国文学的世俗化与商品化毁誉交加的评论,我们所应秉持的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文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文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文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但从宏观上来看,“世俗化”是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有多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文化渊源、文学传统、现实状况以及作家创作心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文学世俗化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比如个人化、私语化、时尚化等等,但这都是些具体的、从属性特点,从宏观上来看,新时期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世俗化特征。这些作品没有那么多激昂的理想、澎湃的激情、宏大的志向和高远的价值追求,而主要是表现庸碌的人生百态,琐屑的日常烦恼,零乱的世俗经验。本拟对新时期学表现出的世俗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试论转型期商界文学价值取向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商界学”产生的特定条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条件才能为“商界学”提供其生成机制和生成要素,然后论述了“商界学”在价值取向上所表现出的转移表征:1、对金钱功能的反映.由负面暴露转向正面颂扬;2、对商人本质的揭示,由鞭挞贬抑转向正确对待;3、对欲望作用的表现.由无情谴责转向适度肯定。  相似文献   

5.
文学世俗化嬗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人生的表现是文学传统中不容置疑的存在,然而,共和国成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只因激进话语的霸主地位而被强权扫地出门,消失于文学地平线。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多元格局的逐渐形成,对普通百姓世俗生存境遇的书写已经成为了几代中国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群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成为了文坛颇具争议却又不得不正视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晚明性灵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以袁宏道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们对性灵文学的理解多在其重真情、重个性的基本内涵、似较少关注其世俗化倾向。从性灵文学的流变看,它在明代以前偏重雅的意义,而在晚明的时候则发生了向俗化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从以公安派特别是以袁宏道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人是社会的主体,文化转型的过程也是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文从文化与人的主体性、文化转型期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以及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的构建等方面分析了文化转型期中人的主体性的现状、所受的影响以及构建情况。对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对人的主体性得以优化建构和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市场化世俗化已经成为当代语境,多种化观念在世纪末的化广场上肆意地狂欢,人们普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迷失,而世纪末的中国学则沿着金钱的路标拾缀级而下,避免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深层理性追问,放弃了守护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感,我们必须对世纪末中国学中的灰色倾向,宗教蛊惑倾向和价值失衡倾向进行反思与批判,以重建学的道德理论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商界文学”产生的特定条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条件才能为“商界文学”提供其生成机制和生成要素。然后论述了“商界文学”在价值取向上所表现出的转移表征:1、对金钱功能的反映,由负面暴露转向正面颂扬;2、对商人本质的揭示,由鞭挞贬抑转向正确对待;3、对欲望作用的表现.由无情谴责转向适度肯定。  相似文献   

10.
面对九十年代以来严肃学被大众化,通俗学挤占生存空间的严峻现实,不少人忧心忡忡,倍感失落。严肃学作家不必怨天尤人,不能惶惑迷乱,他们必须克服“唯我独尊”的孤高心理在多元互补的化格局中寻求与通俗学合流、与大众传媒牵手的契机与良策。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高职院校常常面临文化冲突与失调所带来的阻抗效应,对学校文化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管理,是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和提升办学层次的关键所在.转型期高职院校文化管理主要包括文化的融合策略、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许多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期对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的重要性,建议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中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将不断消解大学作为高深学问传播者的基本定位。本文描述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的特点以及对大学教育的世俗化影响方式,阐明了网络文化世俗化对大学生行为与价值观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减少网络负面作用的对策,并对大学的理念以及在未来世界中的挑战与责任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肖朗  刘慧玲 《培训与研究》2009,26(3):31-32,129
广告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出现而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和现代人的感性生存是广告文化的存在根基,广告文化因此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的嬗变,引发了审美世界中人们文学艺术观念上的多元裂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改变历史时代的开端。审美观念的裂变之一,就是审美日常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日常化已成为一种改变文学面貌的重要力量。文学成为一种消费者实现自己价值的载体,其突出表现是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较为典型的社会转型期——春秋战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代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时期的文化,特别是文学都非常繁荣。研究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广告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出现而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和现代人的感性生存是广告文化的存在根基,广告文化因此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处在最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与此过程相伴随,体育文化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研究体育文化的变迁趋势,将有助于加强对中国体育改革的认识、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9.
目连戏是指表演目连救母故事的戏曲,诞生初期它只是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在民间滋生繁衍。今天的目连戏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已经脱掉了宗教的外衣,宗教化的功能正在向世俗化转变,换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正在慢慢地变得世俗化。反映了一种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竹"是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常用意象之一。竹意象从早期实践生活中衍生出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生成其雅文化的文化品质。基于不同的意象使用空间,竹意象的文化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迁移,竹意象与君子道德文化、竹意象与名士自由文化以及竹意象与禅宗文化等等构成了竹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多元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