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杜威教育哲学的当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体形而上学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杜威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完成了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它所具有的现实意识、生存视野、辩证精神等当代视界,归功于杜威把实践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但在否定大写主体与大写理性的同时,杜威否定了理性不在场的可能性,走向了在场形而上学.他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听、看、思都简单等同于旁观者的认识与镜式的反映,因而其教育理论既有时代的贡献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重新思考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重新思考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杜威的教育理论与五四运动的风潮高度贴合,这使得杜威本人对中国抱有很深的感情。但随着运动的发展,杜威遭逢了严重的欠薪危机,让他的心绪在当年陷入了低潮。为筹措资金,胡适引入更多的社会团体,也在客观上扩大了杜威的影响力。杜威自1920年4月后主动调整自身角色,在南北两高师承担了更为系统的学术性课程。在北高师,他的“教育哲学”课程更是持续了整个学年,为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杜威的这一转变和整个中国日趋激进的社会氛围并不协调,也不符合大多数时人对杜威的想象,他本人不善演讲的弱点和理论中偏“保守”的一面也逐渐展现了出来。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当以1920年4月为界:在此以前,他深度介入学生运动,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此以后,他明显转向了学院授课,注重对教育学学科建设。这两个矛盾的面向相辅相成,是杜威能够持久影响中国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刘建英 《教师》2010,(12):104-105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整体转型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时代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颇具比较性。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与挑战急需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7.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整体转型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时代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颇具比较性.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与挑战急需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8.
9.
史明 《文教资料》2010,(35):102-104
中国现代油画肖像创作出现了很多精品,代表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的主要特征:强调写实,强调表现生活。同时,也有大量的画家在努力创新,不断开拓油画创作技法和手段,在油画肖像创作中引入表现因素,取得不少开创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关“杜威与中国”的研究中,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集中在杜威对于中国的影响上,教育领域的研究更是如此。事实上,杜威与中国教育的关系并非是“有来无往”,不只是杜威对中国教育产生影响,而中国教育对于杜威不存在反动。从1919年春到1921秋,两年多“中国之行”,促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考察“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加客观、准确地揭示这段“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1.
约翰·杜威(1859-1952)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是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的;若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看,他又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当代教育哲学无疑应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鉴,不仅应把教育与哲学相联系,更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断批判和反思教育生活并使之不断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12.
杜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人的社会价值,他要求教育要尊重人性,以儿童为中心,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道德素养,形成建设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用才干,通过教育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技术、有创造精神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的社会化的人,改造并创建自由、民主、平等的民主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3.
胡适在《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中写道:“自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外国也有学者提出杜威的教育思想远播国外,而其“最大的影响在中国”。在现代中国,作为教育理论重要派别的“活教育”理论就是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对此,陈鹤琴曾直截了当做过说明。他说:“活教育并不是一项新的发明,它的理论曾被世界上不同的教育界权威倡导过。当作者从1914年到1919年在美国接受教育时,最知名的教育家之一杜威博士所提倡的美国进步  相似文献   

14.
杜威教育本质思想的当代启示为:教育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发展和成长、充分尊重儿童的本能和兴趣、紧密联系儿童生活、融合儿童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加强课程与学生实际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活动教学,改变传统教育忽视生活经验的做法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影响,然而他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最大.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近代教育的科学化、资产阶级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学生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17.
20世纪上半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亮点.为了更好地从异质文化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推动本国文化更好地发展,文章试图从文化传播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8.
因忽略对出场语境的系统考察,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真意义长期被遮蔽。生活意味着通过处境而活着,具有实践性、关系性、亲历性、多样性、整体性、辩证性等多重意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当下性与社会性。在杜威看来,儿童并非存在着什么现成的官能,教育要引导儿童生在当下,活得丰富,善于应对未来,通过各种交互作用过好永远现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内赢来一片赞誉之声,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在阐述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历史脉络,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对各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旨在"以史为鉴",结合本国的国情,探索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作品历来存有争议,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更是如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一是指教育没有终结;二是指教育这个术语,本身没有目的;三是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有目的",一是指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