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古代素朴的发现与证明统一观在经验自然科学初创的古代,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关系较为密切,人们对此形成了素朴的发现与证明统一观。这种素朴统一观主要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倾向和毕达哥拉斯倾向。亚里士多德在构建他的归纳——演绎科学研究模式时阐述了发现与证明相统一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探索事物的原因,而事物的原因是“借证明去认知的”,即借助能产生科学知识的三段论去认识。因为三段论的前提是普遍的真实的基本原理,它又是结论所断定的事物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思维过程中是否存在逻辑性?是否存在某些可循的逻辑方法?这些都是合理重构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以及发现与证明的关系所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一般特性,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中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西方一些科学方法论家作了不同回答。培根和笛卡儿等人认为发现与证明的思维是逻辑的思维。在他们看来,科学认识活动就是运用可靠的研究方法,通过归纳逻辑或演绎逻辑的推理,从推理前提中发现新规律;而这种具有某种特殊逻辑模式的发现方法能提供比推论  相似文献   

3.
发现与证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研制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数学探究专题,对此应如何认识和把握?我们特约请参与“标准”拟定的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张广祥教授开设《数学探究漫谈》专栏,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但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并非都是证据。证明根据是证据的属概念,它包容了证据。证据只能是承载了待证事实留下的事实信息的物质载体。区分证据和证明根据,明确两者之间应有的区别,有利于厘清诸如证据概念等若干证据法学的基础理念,有利于司法实践关于证据的正确运用,有助于推动证据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但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并非都是证据。证明根据是证据的属概念,它包容了证据。证据只能是承载了待证事实留下的事实信息的物质载体。区分证据和证明根据,明确两者之间应有的区别,有利于厘清诸如证据概念等若干证据法学的基础理念,有利于司法实践关于证据的正确运用,有助于推动证据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道德价值推导法是伦理学所特有的发现和证明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发现和证明任何行为或规范的道德价值,首光必须弄清道德价值终极标准:道德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究竟如何?这是道德价值推导法的一个前提;其次必须弄清道德价值实体,亦即弄清所要发现和证明的行为或规范之事实如何,也就是行为或规范的事实依据;是否实际存在抑或纯系子虚乌有?如果实际存在,它属于何种行为类型?它的本性是什么?这是道德价值推导法的另一个前提;最后用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来衡量这种行为或规范之事实,便可以发现和证明它们的道德价值;符合者便具有正道德价值,便是应该如何的行为或规范;违背者便具有负道德价值,便是不应该如何的行为或规范,这是道德价值推导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宗义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1):142-144
科学理论的发现从哪里开始?这是发现的逻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自古至今尽管有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家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仍属于一个“灰箱”课题。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名著《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曾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探讨,中译本即将出版发行。这里,我们从评价该书的一些基本观点出发,引伸出一些新观点。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波普尔把科学发现的过程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假说形成以前的阶段,是经验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假说形成以后的检验,是逻辑学研究的范围。这一观点的提出,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表现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面”。在教育实践中,课程是教育性经验,教学是通过对话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课程与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课程编制主体与教学主体的关系课程编制主体主要指从事课程研究和编制的教育工作者,一般包括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出版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教师等,教学主体主要指参与教学对话的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课程编制主体与教学主体(以下简称两类主体)之间有没有相互作用以及怎样相互作用是决定他们关系性质的关键,主…  相似文献   

10.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影响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和实践的重要因素,过去的教育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因此,反思当前课程与教学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课程与教学关系,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表现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面”。在教育实践中,课程是教育性经验,教学是通过对话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课程与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论作业与教学关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顽疾,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患上的一种慢性病,深入分析其产生病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破冰之举。作业与教学间存在着三重关系,即本源—支流关系、目的—手段关系和异体—同趋关系。成绩与时间是维系这些关系的扭结,学校高压、教师失控与学生无助是作业与教学关系异化的临界点。确保师生平衡、家校平衡和校社平衡是重建作业与教学间动态平衡关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现的逻辑与认识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合普通逻辑,可以从类逻辑、整体逻辑与条件逻辑三方面把握科学发现的逻辑程序、机制与过程,科学发现的主轴是类比-归纳-演绎辩证组合的推理链。这是在唯物准证法指导下,对形而上学方法的知性逻辑成果的按认识过程的整合,科学发现的逻辑就是认识逻辑。普通逻辑修正、改造的新方向,实即黑格尔、恩格斯、列宁逻辑思想所指示的辨证法、认识论在逻辑基础上统一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审美意义的问题。审美意义存在于审美体验中,通过对审美体验的反思,就发现了审美意义——自由。自由有两个基本规定:超越性与主体间性。而要逻辑地证明审美意义,必须从存在范畴开始。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生存是存在的现实形态,它可以领会存在。生存具有两重性:现实性和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它领会了存在的意义。同时,存在具有主体间性,审美克服了现实生存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间性,从而把握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翕成 《数学教学》2011,(5):25-27,F0004
读初中的时候,偶然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了欧拉线:如图1,任意三角形的外心(二)、重心G、垂心日三点共线(此线被称为欧拉线),并且2OG=GH.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希望记下来,  相似文献   

16.
勾股定理,它描述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为什么叫勾股定理呢?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所谓勾股,古人把一个弯曲成直角的手臂,上臂称为勾,前臂称为股,所以称之为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数学中发现最早的一个定理。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曾说,几何学有两大宝藏,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但前者与后者相比,前者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吴健康 《文教资料》2008,(26):68-70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思维方式、语言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追求创造性和终极目的方面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为了人类的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科学和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借鉴和综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成为促进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发现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倾向: 一是想总结出科学发现的一套固定的模式; 另一种是想通过对科学发现的合理重建, 证明科学的合理性。本文指出这两种倾向的不足, 认为应该研究科学发现中的创造性, 这是最实质的探讨。对此, 可从认识论和人本体论两个层面进行。通过认识论探讨, 说明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是人的能动的认识活动; 从人本体论的探讨, 阐述了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是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可以从人对于世界的主观表征与客观表征的差别与联系上重新审视,最终形成一种功能性相互依赖的局面,而这种功能体现在对于人的能力发展以及世界的改变之中.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现的灵感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灵感思维产生过程的程序,指出其发生过程的几个阶段:(1)显意识领域中逻辑思维的酝酿;(2)潜意识领域中思维诸因子自由碰撞;(3)涌现于显意识领域进行理论逻辑的验证、补充和完善。这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思维特征与功能,构成缺一不可、紧密相关的整体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信为灵感思维的实质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整体性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并指出如何在二者结合上完善地理解其思维本质,克服各种片面理解的错误。此外。本文还在分析中论述了灵感思维所具有的非预期的突发性、思维过程的模糊性以及其思维选择机制、思维的诱导机制和思维直觉的高级简化 摄机制等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