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华 《福建教育》2007,(12):42-42
教师应该加深对数学阅读类型的认识,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效率。常见的数学阅读有预习性阅读、提示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和反思性阅读等。  相似文献   

2.
学习数学不仅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步学习法.1.预习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找出来,写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听课时解决).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2.听课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一、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1.预习性阅读应该在课前。预习性阅读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能在课前进行恰当地预习性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将提前预习的知识中不懂  相似文献   

4.
代成文 《成才之路》2013,(11):78-78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自学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从阅读教材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学好初中数学,提高上课效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呢?一、针对实际情况,分步指导1.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列出预习提纲,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是否要预习,一直是倍受关注的话题。不少教师对预习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预习就是阅读课本,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学习;有的觉得预习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不感兴趣;还有的担忧学生预习的情况各有千秋,课堂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和节奏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中的新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题走进了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客观、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采取的方法策略.一、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预习习惯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是学生提前对将要学  相似文献   

7.
“预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数学预习就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预先独立学习将要学习的数学功课。他们将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以及模仿课本编排思路进行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新课前,围绕新课预习阅读。先布置学生阅读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定义、公式、法则和有关章节,再预习新课。边读边思考新的定义、公式、法则是怎样得出来的,对一些不懂的问题做  相似文献   

9.
第一步:预习 预习就是上课前对即将学习的课本内容进行阅读,以了解其梗概. 预习时,同学们可以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旧知识,并进行回忆或者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就要及时补上,为自己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创造条件,并最终使自己的数学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预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高效的课堂不仅是在课堂上要做好每一个环节,同时也需要一个预备式的基础来支撑,也就是预习的支撑.有效的预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失去了课前预习这个支撑,那么课堂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为数学课堂教学增加实效.一、阅读感知预习是学生自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内容,提炼信息.近几年,数学阅读理解题已成为各省市中考必考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11.
李玉华 《甘肃教育》2000,(10):25-25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之本,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在小学阶段,重视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受益“终身”。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给预习方法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在预习时应逐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课本的方法。课前可先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新课内容尝试做几道习题,了解新课将要讲哪些内容,什么地方自己不懂,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有些内容的预习可以出一些归纳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阅读对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数学也不例外。数学语言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不仅需要反复读,而且读要得法,才能收到应有的阅读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阅读“四步法”,效果不错,不妨一试。第一步:预习读和课后读。阅读数学课本,往往不是一看就懂,一做就会,要预习初读,课后熟读,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数学问题进行预习的过程。受教师教育观的影响,初中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使得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考虑设计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差异性和反馈性的预习作业,以改变目前初中数学预习作业设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交流的保证。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目的,掌握数学预习的步骤,创设良好的预习氛围,分层次、分梯度设计具体、细化的数学预习任务,采用实用、可操作的预习方法,为学生数学预习搭建平台,架起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知学习的桥梁,培养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预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只有深入预习,才能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陆根华 《现代教学》2009,(11):53-53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课本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这导致了他们在数学问题的表述上不确切、不简练,理解上不全面、不透彻。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前先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提倡“两先两后”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会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因此 ,阅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 ,学生总以为阅读课本是语文课的事 ,数学学科无此必要。许多学生把课本仅作“习题集”用 ,只在做作业时才翻翻 ,这就使得不少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低 ,自学能力差 ,如此下去 ,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的学习都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课本能力做起。一、强化阅读课本的要求 ,促使学生形成阅读课本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读课本、听课用课本、作业看课本、复习温课本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课本。预习读课本 ,…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发现疑难问题,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重视不够,对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缺乏正确的指导。还有的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的很多例题浅显易懂,一看就会、一点就透,如果学生提前预习了课本,这些问题和方法就会在他脑海中先入为主,课堂上学生往往会照本宣科地回答问题。那么,如何在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阅读是新课程倡导的一项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开启数学未知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除了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数学书籍外,还必须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要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任务的不同,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学生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何科学指导小学生数学阅读呢?1.在课前预习时阅读预习性阅读是数学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恰当的课前预习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薛晶 《华章》2013,(16)
预习是学生在新课讲授前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知识,并独立思考、探索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首要环节,之所以会有“后遗症”是因为没有打对“预防针”的关系。那么该如何做到有效的预习,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呢?本文结合笔者实践通过以下几方面详细的阐述了预习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