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之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明确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科学内涵,厘清两者相统一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实现这一根本遵循的可行路径是:注重发展守正创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探索遵循规律的具体方法、注重突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高等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不断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高等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不断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白蓉 《文教资料》2020,(5):179-180,158
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体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符合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要求,也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研究这一课题,对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这一论断强调了启发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意义的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一个总的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原则,创设和谐、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和思想政治状况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教学的路径主要有: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创设历史情境、课堂讨论和辩论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规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灌输,是总体上的“漫灌”,旨在“入脑”;启发,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滴灌”,旨在“入心”。坚持灌输与启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从理念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从教学实践说,可循善用教材、提纲挈领、点面结合、热点穿插、合理拓展等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如何落实讲话精神,我在高三复习课中进行了有益尝试,下面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例予以说明。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其中,灌输性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启发性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方法。思政课教学存在灌输说教多、启发引导少,教师讲解多、学生参与少,知识传授多、触动心灵少等问题。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必须坚持启发前提下的理论灌输和灌输基础上的启发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道德与  相似文献   

10.
<正>思想政治以其学科特殊性和协同性,兼具立德树人、政治理论学习、综合实践探究的主要功能,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关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意在“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总之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而言,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落实以人为本;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全局的逻辑综合,推进全面发展;要坚持统筹好各种关系,澄清多种错误认识,实现协调发展;要坚持教学要素、过程、结果等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榆 《教育评论》2020,(3):88-94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强优势、承担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需要以价值性引领知识性,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以知识性支撑价值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底蕴。在二者的辩证互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应立足于"教师主导——内容为王——方法保障"的课程建设逻辑,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深化教学内容建设,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学科,对于学生灵魂和精神的塑造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一直是以灌输性为主的,只知道机械地讲述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内容是需要进行灌输的,但灌输性不能成为主导,有大量的知识与内容需要通过启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让学生的思维实现进阶.本文立足初中阶段,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要求为原则,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对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自身内在症候亟待解决的现状,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策略成为现阶段的务实选择。为此,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治理;要强化教师队伍,扮演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播种者”和“施肥者”;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灌输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坡灌输教学法保持其有效性,就要从灌输的载体、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显性灌输教学法与臆性渗透教学法相结合;理论灌输法与启发法相结合;理论灌输法与大学生自我教育法相结合;大力提升教师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就是"灌输"和"启发"。"灌输性"教学注重对教育对象理论知识的强制性输入,以便使受教育者坚守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价值导向,但灌输应该以不违背教育规律为界限;而"启发性"教学重视对教育对象的启发和引导,以此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自主性并提升知识的内化能力,但启发性教学应该以不违背唯物主义反映论为界限。前者以教师为主导,后者以学生为主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将二者有机统一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灌输与启发则是思想政治教学价值实现的两种最基本途径与手段。为此,我们必须既要巧于灌输、注重理论征服,又要善于启发、提高内化能力,还要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以实现价值引领,从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核心在于共同价值命题与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两者的辩证统一。就“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灌输-启发式教学,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重要举措。探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灌输-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路径,可从以下层面进行:从宏观层面看,以专题教学补充完善教材内容;从中观层面看,以问题教学法破解教学难题;从微观层面看,以共同价值命题为基础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有机系统,通过开展灌输-启发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体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构成一个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具有法律意志性、政治导向性、针对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理论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所应遵循的原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由偏重工具理性话语转为工具理性话语与价值理性话语相结合,坚持工具理性话语的灌输性、主导性、显性教育和价值理性话语的启发性、主体性、隐性教育相统一;需要由侧重静态性话语转为静态性话语与动态性话语相联合,坚持静态性话语的统一性、典型性、稳定性和动态性话语的多样性、变化性、生成性相统一;需要由着重理论性教材话语转为理论性教材话语与实践性教学话语相融合,坚持理论性教材话语的理论性、抽象性、建设性和实践性教学话语的实践性、现实性、批判性相统一;需要实现意识形态话语和学术话语的统一,坚持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治性、价值性、规范性和学术话语的学理性、知识性、逻辑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