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见,“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作品四写梨花,既增强了文章的意境美,又深化了“梨花”的丰富内涵,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三个悬念“设悬──释悬──新悬”,悬念层叠。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我们”在焦急中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有灯也没有人声”,“我们”不禁疑惑:“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一会儿,瑶族老人推门进屋,“我们”以为“主人”回来了,然而老人笑道:“我不是主人”。哦!主人到底是谁?这是第二个悬念。第三个悬念是: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盖了这…  相似文献   

2.
读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那宛如一片白雪怒放的梨花,那梨树林边的草顶泥墙的小屋,那建造和照料这小屋的解放军战士、哈尼姑娘、瑶族老人……仿佛一切都活跃在我们眼前,恰似梨花的阵阵馨香沁人心脾.《驿路梨花》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是一首弘扬时代新风尚的颂歌.它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相似文献   

4.
达亮 《初中生》2008,(2):20-21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  相似文献   

5.
春天悄悄地来了,但四周的树木还没有变绿,小草也还没有探出小小的脑袋和我们打招呼,感觉好像春姑娘还没有睡醒,还不愿睁开眼睛。但春风还是吹来了,它把我的目光牵引到远处几株梨树上,雪白的梨花挂满了枝头,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春的痕迹吗?这满树的梨花让我想起了5年前爸爸带我参加"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时,到大兴庞各庄媛媛表姐家感受农家生活,参观村里梨树园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看梨花文杨鸿禧图赵红阳在我们学校小学部教学楼西边的草坪上,种着两棵梨树。清明节前一个暖融融(róng)的春天的下午,梨花开了。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走出教室,来到草坪上观察梨花。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春天来了,教学楼后面大片的梨树开花了。站在教室的窗前远眺,一片花的海洋。微风吹来,一阵阵略带清甜的芬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这美丽的梨花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于是大家都要求老师带我们去赏花。进入梨园,我们就像解开翅膀的小鸟,到处乱跳乱蹿。有的赏花,有的嬉戏,几个调皮的男生还爬到了树尖上,几个爱美的女生摘下梨花别在了发卡上,大家的脸都笑成了一朵最美的梨花。我顺手摘下一朵梨花摆弄着,忽然发现这朵花有6个花瓣。我想起自然老师讲过,梨花是5个花瓣,它为什么有6个瓣呢?我把疑问告诉了身边的同学,她也不清楚,我们就开始查看…  相似文献   

8.
土地     
外公把他的梨园卖了.准确地说,是合同到期了,外公卖掉梨树,把土地还给了人家.而接下来,外公马上又接手了大姑婆家一片荒废的土地,并邀我们前去参观. 下了车,我举目望去,着实吓了一跳:呵,这地方远没有原来的梨园大,除了灰蒙蒙的泥土,几乎没有一点绿色,似乎连杂草都对它敬而远之了.我不禁想念起梨园来,尤其是春天的时候,那里绿叶成阴,洁白的梨花如玉般剔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我们的教学思想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活跃、这样的创新,大家普遍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情节并不复杂,但寓意深刻,是文质兼美的好范文。我们认为,怎样理解“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茅屋主人到底是谁?”和用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高尚的心灵美的写法则是教学的重点。怎样围绕重点、难点来教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讲解了陆游的诗《闻武均州报已收复西京》,着重讲解了“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一句,让学生了解这一句诗的含义和诗人写诗当时的情怀。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讲解课文之前布置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自查字典;又布置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1.
21年前,自己还是一名懵懵懂懂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时,一道选择与“梨花院落溶溶月“组成对偶下句的客观题难住了我.当时我们这些农村学生对这诗的上下旬都还很陌生,无法靠记忆来解决.我调用了语境和句法结构两个思维点去思考,结果一出来,发现自己还是选择错了.现在来看这道题,觉得是很容易从平仄格律去判断的.……  相似文献   

12.
谭秀珠 《科技文萃》2000,(12):65-67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德国世界语者卡尔·麦耶尔先生于2000年7月25日在柏林去世,享年99岁 .按中国人的传统说法,这样高龄的老人去世是喜丧,但我们还是深感悲痛和遗憾.我们希望他活得更长,我们曾许诺明年2月为他庆祝百岁生日,但这种机会永远没有了!我只见过麦耶尔先生两次,但这两次的记忆却让我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3.
人,在他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 记得我的这一时刻出现在八岁的那一年.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潮润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和忍冬树丛散发出的清香.  相似文献   

14.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立意新、构思巧、结构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堪称上乘的好作品。笔者认为:教学《驿路梨花》一文,若紧扣“五四三二一”,就能提纲挚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五四三二一”即:五件好事、四写梨花、三个悬念、二次误会、一行诗句。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五件好事(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助人为乐”来展现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文章重点写了五件好事:解放军建盖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管小茅屋;瑶族老人送粮到小茅屋;“我们”和瑶…  相似文献   

15.
李康宁 《红领巾》2007,(7):59-59
2007年4月8日,天气晴朗,我们一家去阳信看梨花。我们到了梨花园,看到了洁白的梨花。梨花非常漂亮,如同满天的飞雪盖满了枝头,勤劳的小蜜蜂来回在花丛中采蜜。我们的心情特别好,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相似文献   

16.
春天的故事     
正是风的轻唤,是燕的呢喃,是小伙伴们的笑语欢歌,春天的故事,从一次劳动拉开帷幕。又是一年春好处,梨乡洁白如雪,香飘十里。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走进雪梨山劳动基地,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为梨花授粉哩!还未到达目的  相似文献   

17.
周唯 《辅导员》2014,(8):28
正又到思维拓展课了,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选择题: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4米.哪一次用去的长?A.第一次用去的多一些B.第二次用去的多一些C.两次用去的一样多D.无法确定一拿到题目,小亮就站起来大声说:"我选B,因为题中说‘第一次用去1/4',那就说明第二次用去3/4,很明显,第二次用去的多。"听了他的回答,我的脑子开始飞快运转起来,他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可我总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经过反复地读题,我恍然大悟,站起来反驳小亮:"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两次就把这一根绳子用完了,因此我们无法判断第二次的长短。假设这根绳子长1米,那么两次用去的同样多;假设这根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那  相似文献   

18.
感情是作品的灵魂,是生命的支点,其表现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抒胸杯,感情凸然于行文之上,显而易见;二是隐茂于字里行间,这就需要读者深思揣摩,将作品中的感情酝酿,着色,还原“成片”,从而把握作品的命脉。透视景物描写把握主题。景物描写有两种: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其境或深远、悠邃;或苍凉悲亢;或大气磅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驿路梨花》表达的是“学习雷锋,助人为乐”这一主题,然而作品中却在梨花上巧妙着色用笔:那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花瓣的梨花———把“我们”带入了意境优美的茅草屋…  相似文献   

19.
春雨之韵     
从黄莲到象山只有六里路.每次走上这条路,就会看见桃花梨花那美的容颜.几年后回到象山任教,第一次遇到春雨,才体味出初春的色,春的味,春的声音和节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堂焕然一新,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涌进课堂,这无疑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看看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课堂热闹了,但真实性却大打折扣。语文课堂应追求真实,没有真实精彩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