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海辰  侯飞 《考试周刊》2011,(20):37-38
产生于盛唐时代的刘知几《史通》,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具特色的体例完备的历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不但在著作名称上标新立异,而且在著作框架的设计和论述方法上都独具特色。他在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史学理论问题,本文仅以《六家》、《二体》、《史官建置》、《古今正史》四篇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知几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初唐著名的史学家。《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著,撰成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共五十二篇,其中《体统》、《纰漏》、《弛张》已亡佚,现存四十九篇,是我国第一部史评和史传文学理论著作。 《史通》虽以论史为主,但除专门论述史籍源流、史体辨析、史料考证之外,也阐述了史传文学的特征及其一般的写作原则,并不乏精到的见解。因此,宋代黄庭坚把《史通》和《文心雕龙》并称,他说:“刘勰《文心雕龙》,刘子元《史通》,此两书曾读否?所论虽未极高,然讥弹古人,大中文病,不可不知也。”(《山谷刀笔·与王立之承奉直方》卷二)刘  相似文献   

3.
何炳松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史学家,他对史学理论很有研究,早在1925年《民铎杂志》上发表的《史通评论》一文,即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见解,他推重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认为《史通》不及《文史通义》,刘知几一方面批评孔子,实际上尊孔,刘氏不信命运,而颇信灾祥,其自相矛盾如此。何先生又指出刘知几尊崇纪传体,实即“尊孔申左”,对  相似文献   

4.
高壮  吴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39-141
刘知几《史通》,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当时他提出许多具有代表性、专业性的观点和认识,总结中国古代史书编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不仅有“实录”“简洁”等史学编撰理论的探讨,也有文史关系的阐述。此书一直是史家津津乐道的史学专著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舜徽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也是20世纪《史通》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专著《史通平议》,注疏与评议相结合,在内容上较前人著作更为丰富。他将《史通》置于中国古代史学演进的路径之中,高度评价其史学批判性质;并以褒举其精华,亦不护其短之态度,公允评价刘知几史学批评得失。  相似文献   

6.
刘知栽在《史通》中经常提到“三史”,周一良先生认为这“三史”是指“旧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而非“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说:“徐坚《初学记》卷二一《文部·史传二》云:‘世以《史记》、班固《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矣。’知开元中犹承六代旧习,目此三者为三史。刘子玄之作《史通》,其心目中三史亦指此三书也。”(《敦煌写本杂钞考》)并以《史通》中《叙事》篇“《晋》、《宋》杀青,又三史之不若”与《书事》篇“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异乎三史之所书,五经之所载也。范晔博采众书,  相似文献   

7.
大唐帝国初期繁荣昌盛的文化氛围,奠定了刘知几早年丰厚的学术修养,科举制度使刘知几进入官僚仕途。武则天时代的劝谏上书,使刘知几崭露头角,武则天的诏修史书使刘知几获得了编修历史著作的大好机遇。中宗时代史书编修的烦恼促成了刘知几的不朽名著《史通》的诞生。纵观刘知几的一生,武则天时代正是他史学事业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缺少这样一个特殊的环节和氛围,刘知几将很难完成《史通》这样一部纵论古今史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8.
纪昀的史学著作《史通削繁》,是对刘知几的《史通》删削而成的。其书既有因纪昀的个人情感、政治立场、封建传统观念而造成的对《史通》的不当删削,也有删除《史通》芜蔓、突显《史通》精华的特点,总体使得《史通》更加精严平正。  相似文献   

9.
《史通》是我国古代首部史学批评著作,刘知几的史学批评不仅具有"实录"、"直书"等针对史学批评对象的具体标准,更重要的是刘知几在史学批评活动中,贯彻了如下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注重对"古今正史"的总结,反对空泛议论;辩证分析,力戒片面武断。  相似文献   

10.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其内容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关于散文,刘知几主张内容要“实录”、风格要简约,模拟古人以“貌异心同”为上;关于小说,刘知几就文言小说的分类、小说与史诗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小说的杜会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五)回顾后的思考对《晋书》的传统低调评价不唯是不公正的,我们还可以从这种评价中看到一些不仅仅是评价《晋书》的问题。第一,历来引用的刘知几在《史通·采撰》中的评价和刘氏在其它地方表述的史学思想其实是互相矛盾的。我们要从刘氏史学思想总体上来考察他对《晋书》的评论意见。在《史通·内篇杂述  相似文献   

12.
争正朔、辨华夷是中国古代史书写作的一大特色。作为史学理论家的刘知几亦难逃其影响,但《史通》相关篇章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非但不囿于传统,且与之颇有歧异。细加研究,方发现刘氏对此问题一直在思考、反省和探求。依笔者所见,刘知几更倾向于用名与实是否相符的判断标准来考察、评价历史与史著。  相似文献   

13.
唐中叶,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备极论述了唐代以前史学的长短得失,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史通》。《史通》一成书,刘知几的好友、史学家徐坚就大为赞赏,他。说:“居史职者,宜置此书于座右。”唐玄宗李隆基读后也称赞《史通》为“佳著”"。可见《史通》在当时是很受人推崇的。然而《史通》在宋代却命运多舛,除了遭受许多严厉的谴责之辞,很少有人对它进行传习和研究,甚至《史通》在宋代(讠为)脱很甚,几乎失传。那么,《史通》在宋代何以会受到如此的冷遇,史籍皆语焉不详。本文想从宋代的史学风格入手来探讨《史通》在宋代的遭际,以弥补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十志”中,除《天文志》为班昭续作以外,全是班固毕生精力荟萃之处.因而后世享有“作者之渊海”(见刘知几《史通·书志》)的评价.《艺文志》则是班固根据刘歆《七略》编定的一部专门著录西汉封建王朝国家藏书的总目录.共著录先秦、战国至西汉时期各种书籍六略(类)三十八种;作者五百九十六家;总计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包括: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诗赋百六家,一千三百十八篇;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数术一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相似文献   

15.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的研究,写成《史通》一书,给我们留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对唐朝以前我国的历史著作作了全面分析、批评和总结。刘知几一改“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史通·自叙》)的旧习,以“不掩恶,不虚美”(《史通·杂述》)的科学态度,对儒家的经典著作,如《春秋》,  相似文献   

16.
刘知几《史通》的创作受到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撰述形式和史学思想上。刘勰有着宗经的史学观,推崇言经《尚书》和事经《春秋》,主张尊贤隐讳。刘知几批判性地继承了刘勰的史学观,他从史学家的角度对《尚书》和《春秋》展开了批判,提出了隐讳的限度问题,对刘勰的宗经史学观进行了修正。刘知几写作《史通》是出于纯洁的史学理想,而且他和刘勰对经书的喜好情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刘知几《史通》是唐代一部重要的史学评论著作,它从理论和方法层面着重阐述了史书的编纂体裁体例。在文学上,《史通》也成就巨大,体现了对人性的高扬,对人之价值的敬重,张扬着炽热的生命脉动。从崇儒重德的政治伦理色彩、不以人为因素而屈笔的直书精神、对人事作用的高度重视三方面对《史通》中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学理型的阐释与梳理。  相似文献   

18.
一元结(719~772),字次山。他是唐代稍年轻于杜甫的著名的进步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撰写过不少诗文,《新唐书·艺文三》说他有《元子》十卷、《浪说》七篇、《漫说》七篇、《猗》一卷,《艺文四》别集类中还载有《元结文编》十卷等。可惜这些著作今皆不存,后...  相似文献   

19.
刘知几的史书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史通》一书中。刘氏对他之前的中国历代史书,无论是正史还是杂史,都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其中关于史书写著的方法问题,在文风、体制、语言、叙事、书法等各方面均有精辟的论述,且充满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20.
《晋书·载记》主要记录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及一些汉族人建立的所谓“僭伪”政权的历史.历来评论《晋书》的,对其有所涉及,但尚未有人作专门的讨论.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材料,对其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关于取材《史通·古今正史》:“皇家贞观中,有诏以前后晋史十八家,著作虽多,未能尽善,乃敕史官更加纂录,采正典与杂说十余部兼引伪史十六国书,为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载记三十,并叙例、目录合为百三十二卷.”三十卷《载记》,所据的资料就是“伪史十六国书”.《史通·正史》与《隋书·经籍志》对这些“伪书”作了列举,记有:前赵史:和苞撰《汉赵记》十篇,田融撰《赵书》十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