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海平 《视听界》2000,(4):39-39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最先是由美国新罕布夏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D.J.Mayer和P.Savlevey(1990年)提出。其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高尔曼(Daniel Golman)的新著《情绪智力》则使这一术语立即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高尔曼认为,情商(EQ)是个体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它影响着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张胜光 《大观周刊》2011,(23):183-184
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已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想象中出现的新形象,表面看起来好象是超现实的,而实际上任何想象都是以现成的材料为基础的。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教学时通过分析在把握了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自编自演课本剧、续写等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位生活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中,  相似文献   

3.
吴道胜 《大观周刊》2010,(46):199-199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的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引导、培养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4.
于卓明 《大观周刊》2012,(8):214-214,217
以往我们认为,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否取得成就,主要依靠的是智力水平,即智商越高,越容易取得成功。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仅仅依靠智商,还取决于情商,甚至情商的影响要超过智商。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相似文献   

5.
骆书泽 《大观周刊》2012,(9):180-180
我们知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大都不愿意举手发言了。举手就意味着被老师叫起来“说话”,而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恰是一个十分注重自己在他人心中印象的年龄,所以,生怕别人说自己“假积极”。于是,在课堂上便形成了谁也不愿主动发言的局面,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一种惧怕繁衍的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听老师讲变成主动张口说话;由记录老师的答案变成阐述自己的观点;由看老师的“表演”变成站起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呢?  相似文献   

6.
吴艳萍 《大观周刊》2010,(41):33-33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有子想象,人类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蒋丛星 《大观周刊》2010,(46):64-64
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的方法是:积累生活,领悟语感;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创设教学情境,深化语感。  相似文献   

8.
王玉 《大观周刊》2012,(13):185-185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再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王彩梅 《大观周刊》2012,(11):220-220
一位心理学家在《寻找中国人的自信心》一文中说:“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而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并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程度。”但是笔者所了解的现代的基础教育,由于教育者与管理者的错误之举〔比如分快慢班〕一些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甚至是伤害殆尽了。这给学生的终身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生活。笔者对一些教育教学行为暂不妄加评论,现只对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马荫棕 《大观周刊》2012,(45):314-31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忽视学生合作训练,学生不愿合作、不会合作的局面。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我同悠久的传统教育发展史中,语文教学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承载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国内外教育家们也始终对基础教育中母语教学所担负的德育功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卢梭认为指导学生要方法得当.既要在各种问题出现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时又最好是在学生不易察觉的情况下进行,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于艳秋 《大观周刊》2012,(50):275-275
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克平 《大观周刊》2013,(3):116-116,100
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识.许多教师认识不够。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12,(23):39-40
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有三种不同的商数在起作用:智商、情商和魂商。这三种商数到底哪个最重要,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张芸葫 《大观周刊》2013,(4):137-137
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教学重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发现者’与‘创新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愉悦身心,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人才。”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王应学 《大观周刊》2010,(37):93-93
何谓习惯?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因而语文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语文读、写、听、说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了的语文行动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适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较大促进作用的行为。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刘耿花 《大观周刊》2012,(35):236-236
创新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开放的角度对待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耿 《大观周刊》2012,(35):216-216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阅读篇数、篇幅增多加长.试题的设计更加侧重深层次的理解.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9.
吴玲玲 《大观周刊》2013,(12):363-363
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教材素材设置情景,善待童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亚芳 《大观周刊》2013,(4):156-156
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真切地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以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