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纪录片拍摄中声音元素已经不再是影片的装饰品,而是被看做积极参与影片创作,揭示人物内心复杂情绪,传达人物及主题思想,记录真实,丰富作品表现力的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和阐述声音元素的作用及其运用,以解说词、同期声和音乐作为主要阐述对象,以优秀纪录片实例为主要依据,探析了声音元素在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为未来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J .伊文思的纪录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按其题材特点和诗意视境来衡量 ,可以分为风景纪录片、政论纪录片和生活纪录片三类。其风景纪录片画面优美、诗意丰蕴 ,政论纪录片是政治与诗情的结合 ,生活纪录片则是纪实与想象的融合。其影片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追求形象的典型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结构形式的完整性 ;电影语言真实自然 ,富有诗情画意 ,具有明显的纪实风格  相似文献   

3.
作为NHK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的最后一集,由中国纪录片导演陈为军拍摄的《出路》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出路》以读书致贫为基本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反思。同时该片叙事策略的运用也独具匠心,营造了真实、客观的影像特征,具体表现在:平民视角、内外视角结合的叙事视角;长镜头、同期声和无配乐声音设计的叙事语言;客观视点、第三人称视点和创作者视点相结合的叙事视点。  相似文献   

4.
本在尊重“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的前提下,探讨纪录片语言虚拟形式——三维动画、影视资料、美术绘画、模拟再现、配加音响音乐。旨在抛砖引玉,提高纪录片质量,满足观众需求,使纪录片走出“高原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影像语言的视角提炼了纪录片特有的影像品格,进而指出其低调的影像语言下潜藏的巨大力量。即真实品格带来的现场感、参与性;卸掉情节重负后的影像自由;以及摄影技术发展为纪录片开拓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一、话题导读Body Language意为"肢体语言",或"身势语言",是表示使用身体运动或动作来代替或辅助声音、口头言语或其他交流方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的一个术语。在我们的生活中,body language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我们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常见肢体语言的基本含义,但请注意它们并非是适用于所有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类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真实记录,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出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框架内,解读分析中国文化类纪录片英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可以说是纪录片的灵魂与追求,二者缺一不可。真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前提和核心,没有真实可言的影片称不上是纪录片;而艺术性是创作者将生活中的真实采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感悟。有些纪录片完全追求客观真实,认为"纪录"等同于"看到",忽略了本身的艺术性,这样的作品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同时也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相反,如果一味地追求艺术性,则会使纪录片偏离了其根本,让人感觉作品的虚假与浮夸,也便失去了纪录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俺爹俺娘》中,当事人焦波的口述贯穿始终,成为结构全片重要线索,也决定了纪录片的独特视角。在讲述人和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侧重于有声语言的对话关系。片中焦波对感人生活细节的讲述,突显了本片的故事化倾向。在对素材的处理上,《俺爹俺娘》中的很多表现手法呈现出个性化、文学化的特点。口述纪录片从讲述人的眼中看世界,体现的是一种局限视角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俺爹俺娘》中,当事人焦波的口述贯穿始终,成为结构全片重要线索,也决定了纪录片的独特视角。在讲述人和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侧重于有声语言的对话关系。片中焦波对感人生活细节的讲述,突显了本片的故事化倾向。在对素材的处理上,《俺爹俺娘》中的很多表现手法呈现出个性化、文学化的特点。口述纪录片从讲述人的眼中看世界,体现的是一种局限视角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音乐音响是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工作者要善于设计运用与纪录片相融合的音乐音响,使之起到延伸语言,深化感情、感染观众的作用,更好地表现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专题片是声画艺术的结合体,解说词的创作是引导专题片拍摄制作的基础和前提.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素材提炼最为关键.从熟悉材料、采访座谈到取舍精选,这是解说词创作从感性认识到感性认知,从而实现感悟参与的过程,也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应该遵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洛阳伽蓝记》一书的双音新词,指出了《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三个问题:释义不确,释义与书证不合;漏收词语;书证迟后,目的为今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兵团文献是反映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记录,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兵团人在履行屯垦戍边伟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屯垦戍边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这些独具特色的屯垦戍边文献已成为兵团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兵团文献资源建设,就要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兵团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兵团的光辉历史,有效整合和开发兵团历史文献的教育功能,发挥兵团屯垦戍边文献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图书馆做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为学校的科研提供优质的文献保障。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高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文献需求的特点,分析了我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为科研服务的四点具体建议,即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装备现代化技术手段,深化文献信息服务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拍摄态度和方式直接涉及了对纪实摄影本质的看法。中国纪实摄影发展具有本土特色和民族特点。在经济文化状况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制式化的纪实摄影格局中"个性化"正慢慢彰显,但媒体的制约作用、注重形式的倾向等问题也日益明显。打破框定、深化认识,是中国纪实摄影取得更高层次发展有待突破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是以视觉造型艺术为基础的,视觉是电影艺术的第一感觉和基本元素。电影视觉是在艺术与现实关系中建构的,是视觉生理心理原发性生成及视觉文化的建构过程。电影具有现代大众媒介的视觉造型艺术革命的特质,使视觉利用工具技术而得以扩大延长,也使电影的复原性与虚幻性的对立统一张力为影像创造和接受提供了视觉想象的空间,电影因之成为人类艺术化和审美化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纪录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用长镜头、同期声及人物述说等纪实手段,体现出完整记录过程、时空及细节的纪实风格。同时用情感评价对象,彰显人本主义的大"善",使受众能深切感受其"美",使我们看到了平民化的叙事风格和视野的延续和拓展。走进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更真切和完整地理解纪录片作为大众文化与大众艺术走向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湖州市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和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充足的文献资源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教育发展的必要保证,在湖州这个中小型城市里构建一个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很有必要,也有较好的实现条件。深入分析湖州市文献资源构成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参考国内外通行的一些资源共享模式,并从统一领导、保持特色、分工协作、共建平台等方面着手落实,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阐述纪录片的价值所在后提出被摄对象的自我观点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纪录片通过镜头、语言、剪辑、音响、细节、节奏、意境、拍摄角度、结构安排及声、光、色的配合来向观众呈现被摄对象的自我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