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秋天,我采写的短消息《马国祥一担猪食桶挑了“两万五千里”》寄出不到7天,就被《解放军报》采用了,还被评为“云中杯”连队好新闻一等奖。这篇稿件的成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稿就是最好的“关系”!“编辑认人不认稿”!我以前写稿屡投不中,几个要好的战友见我愁眉难展,出于同情,便分别来点拨“死心眼”的我:多在寻“关系”、找“后门”上想想点子,否则你那大作猴年马月也甭想登!偏不信这个邪!我虽然和编辑不熟悉,可为了争取见报,我把全部精力用在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扎扎实实提高写作能力上。我想:编辑编出来的稿…  相似文献   

2.
近来,笔者接触了部分来稿和播出稿,挑了点“刺”,略陈管见,望同行赐教。笔者以为,在我们目前的报道中,纯属无中生有、任意编造的新闻已不多见。但是,有些稿件经作者乔装打扮,“粉墨登场”后颇能迷惑人。然而稍加推敲,则毛病百出。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07,(10):50-50
《终端家园》像一朵淡雅的新花,展现在我这位《新闻天地》的老读者面前,不由得连声为这个栏目叫好。这组稿件共有4条稿件,分别介绍了4位在一线从事销售“芙蓉王”、“白沙”的“小老板”,然而。读了之后深切地感觉到“小老板”不“小”,自强不息精神可敬!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前后,我采写的几篇反映基层干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稿件在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出来,分别是《县委书记与“背篓公寓”的故事》(8月29日)、《“党员形象是干出来的”》(9月2日)、《挑担稻谷谢支书》(9月5日)、《“背包警察”进山村》(9月30日)、《巴中建新村农民尽开颜》(10月7日)等。这些稿件,记者部编辑组作了精心修改,总编室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稿件刊出以后,编辑组和总编室的同志分别两次给我打电话,认为这些稿件“以小见大”、“可读性强”,鼓励和要求我多抓一些这样的稿件。与此同时,每…  相似文献   

5.
2001年全军军兵种报纸优质稿件评比中,北京军区《战友报》的一篇稿件入围一等奖,可在终评中,这篇非常精彩的稿件因为出了个错别字,被评为二等奖。一字之差,令人痛心。无独有偶,某寻呼台误将“我给岳父买了人寿保险”打成了“我给岳父买了人‘兽’保险”,引得一家人不高兴。  相似文献   

6.
《陕西日报》记者晁阳与我合写的《女麦客王建起跨省机收集团》一稿,获得了1995年度全国晚报现场新闻大赛特等奖。这是我采写“女麦客王”的第8篇稿件,也是采写“女麦客王”系列稿件中的第6篇获奖作品。回顾这篇稿件的采访体会,我以为,扇形思维出精品。  相似文献   

7.
当我撰写的言论稿件《意志是成功的保障》登上《人民武警报》“自学园地”专栏时,当我采写的新闻稿件连续三篇被《江苏自学考试》报采用时,我要高兴地告诉《新闻知识》的编辑同志,是《新闻知识》使我跨上了这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部队的业余报道员,爱好影评写作.入伍三年来,写影评稿件不下五十篇,却都石沉大海.我曾为此苦恼过,怨恨过,并发誓今后再不写影评了.看了《新闻与写作》“影评漫笔”的文章,我找到了影评稿件不被采用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对影片看得不透,没有抓住其评论要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我写影评稿的信心又大了.部队看了电影《希望这不是真的》以后,我便试着写了一篇观后感《记取“失火”的教训》,寄给《电影宣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临时受命,做外围的配合采访,属于“无证记者”。在无“证”采访的19天里,我采写的《随州市长论大部制》、《商品不短缺,涨价太高没理由》、《自主招生就怕递“条子”》等稿件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0.
读了贵刊第8期“读者之声”《建议多听批评意见》一文,深感《新闻记者》能刊登这样的读者呼声实属难能可贵。然而,现时却有些编者听不进批评意见,我有切身体会。我曾给一家报社写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采用我的稿件5篇,可谓不低。然而,就在我写了一封对该报一篇文章的纠正信后,我的稿件随即便停止了刊用。其实,我完全是出于好意。以上所说并不是特例。近年来我给报社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据不完全统计也有5篇之多,然而都杳无音讯。直至前不久,有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征求办好报纸的意见和建议”启事,我写了一篇《意见和建议不能“泥牛入海”》  相似文献   

11.
算起来,从1966年4月发表的一块“豆腐干”开始,我的通讯员生涯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从事高校校报编辑工作也有十多个年头。从业余通讯员到专职新闻工作者,我始终拿着手中的笔,坚持为党报写稿,至今已在《人民日报》、《光眀日报》、《新闻出版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省市报纸发表各类作品近两千篇,其中不少作品还获了奖。有些通讯员讨教我的写作经验,我的体会是“写稿三十年,感受有八点”。 一是登上算报道,登不上算参考。作为一名通讯员,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写稿目的。我的做法是不过分追求见报率。稿件发出后,如能见报,说明稿件有新闻价值,有些稿件尽管没有见报,但对新闻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是文章登不上不灰心,回头在质量上找原因。文章即使未发表,也应正确对待,不要埋怨编辑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13.
《杜绝一稿两投》一文(载《新闻战线》今年第四期)反对“一稿两投”,我很赞同,但对文章分析的造成“一稿两投”的某些原因,我却不能赞同。其中一条是:“有的报社编辑借故人手少,来稿多,有时有的稿件连看都不看,就被扔在一旁。”我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就我和我所接触到的编辑而论,凡是到手的稿件,都是一律要看的。因为编辑的心情,是巴不得从来稿中找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社会上,有人把表扬 报道称之为“栽花”,而把批评报道 称之为“摘刺”。屈指算来,我从事新 闻报道工作十多个年头,其间虽没 少“栽花”,但“摘刺”的事儿也碰到 了不少,现在回想起来,真可谓“有 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摘刺刺扎手”, 有几起碰刺的事,险些使我栽了大 跟头。但每一次之所以都转“危”为 安,其“法宝”便是靠稿件百分之百 的真实度过“难关”、“险关”。 1987年秋天,我去位于平度市 大泽山深处的某仓库采访,得知一 位刚从潍坊某农场进出来的犯人牛 永胜,在附…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两年来,已被采用稿件130余篇。在写作实践中,我摸索到提高稿件采用率的四个因素: 一是抓住报道“点子”。如抓住了报道的“点子”,稿件可谓成功了一半。比如近年来,企业竞争激烈,我乡某企业的厂长由于能力有限被精简下来了,他很苦恼,说面子丢尽了。我便抓住这个“点子”,写了篇评论《丢官未必丢面子》,很快在《徐州日报》上发表。二是舍得“割爱”。一些同志写文章,因绞尽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把写好的稿子乱投一气,如把写地方事情的稿件寄给《解放军报》,把反映部队军事训练的稿件送给《扬子晚报》难怪命中率不高。以后我注重克服这个盲目性,开始留心各地的报刊,潜心研究它们的性质、特点,对它们开辟的专栏做到了如指掌。稿件写成之后,该给哪张报纸最合适,反复比较,尽量选得“门当户对”。果然,这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下乡采访民兵武器管理安全预防事故的情况,写了预防事故先进典型的稿件。同时,也注意到这项工作的落后面。主要问题是有些单位领导,无事故时忽视积极预防,出了事故才“亡羊补牢”。我抓住落后面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写了一篇《不“亡羊”也应常“补牢”》的杂文,很快被沈阳军区《前进报》采用。实践使我认识到,通讯员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在采写稿件时,要敢于正视矛盾,采取积极的方法去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8.
张志荣 《军事记者》2002,(10):27-29
信不信由你,《解放军报》现在竟然闹起了“稿荒”,一、二、三版都缺稿。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我写了那么多的稿件,你们一篇都不用,缺啥稿?”所谓缺稿,不缺一般化的稿件,缺少的正是可供选用的优质稿。  相似文献   

19.
秦殿杰 《今传媒》2005,(10X):37-38
《今传媒》9月号(下半月刊),登载了郗望同志写的《怎样写出可读性强的新闻》一稿,读来受益颇多。这不由得引起笔者的联想。新闻稿件为什么“可读性不强”呢?如果能防止新闻稿件的“不可读性”,那么自然就能增强稿子的可读性了。因此,笔者写了《论新闻稿件的不可读性》一文,求教于新闻同行。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上军校第一年,我爬起“格子”。一年中,倾心撰写了33篇稿件,却没收获一篇“铅字”。我一次次暗暗地问自己:是稿件质量不行?是报社没有“关系”?还是自己不是这块“料”?说心里话,由于很长时间找不出原因,我彻底灰心了。 一天,我从《河北日报》上看到一则征文,看后再也按捺不住激情,也拿起笔写起自己的故事。我把征文要求当作“镜子”,一遍遍地对照,一遍遍地思索、修改。三个星期后,《是你使我转变》一文竟然在《河北日报》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亮相”。没多久,我发现《解放军报》上新开辟一个专栏:“每月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