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梳理】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胜或免遭被强国蚕食鲸吞的命运,纷纷采用各种政治思想和主张,变法运动延续了一百多年。同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家学派互相争论,将思想成果与强国方略紧密联系起来的局面。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很能让人联想到学以致用的现实的文化观。但是,我们不能孤立地将百家争鸣的局面看成一种文化现象。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实质上是法家思想在秦国的一次推广。二、秦朝的“法治”嬴政根据韩非子的蓝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  相似文献   

2.
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人民都有要求统一的愿望,当时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在长期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权,采取了一整套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措施,如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本刊今年一、二两期所刊秦朝部分的图片,都是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实物照片。战国时期文字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各地区的方音、宇形和写法均不相同,如战国铜器铭文、玺印、货币文字以及帛书、竹简等,都说明了当时“文字异形”的事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命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我国农用动力在春秋时期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是()A.铁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出现C.青铜器的使用D.翻车的使用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出现不同主张的学派B.统治者开明的文化政策C.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D.诸侯国相互兼并的需要3.观察右图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①秦朝的军阵风貌②秦朝繁重的兵役③秦朝的造型艺术④秦朝农业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最大的特点是()A.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标…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一场政治文化认识运动.纵横家作为积极投身社会政治改革与实践的政治家,最大特点就是其外交政治思想.纵横家的外交政治思想产生、发展于一个大一统精神的大文化传统背景和一个同时又相对独立竞存的战国“国际环境”中,其核心路线是“择交安民,进取为人”.纵横家道术具有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明显的民本主义倾向,和农商并重的务实作风和做派,对推动中国统一起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关东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为了加强统治,秦统治者强调用法家治国,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然而,法家思想的局限和统一手段的不合理造成了秦朝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冲突,这一冲突以法家思想和非法家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历秦朝社会之始终而存在,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墨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他们都对音乐理论进行过探讨,并形成了各自的音乐观。儒家的肯定音乐观,道家的节制音乐观,墨家和法家的否定音乐观等,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我国音乐理论的建设和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秦汉之际,是中华文明发展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先秦群雄争霸,与之相应,在文化精神领域则是百家争鸣.随着秦的统一,政治上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文化精神的统一也就势在必行,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的文学,在主题上也必然随着这一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汉初有两个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就是陆贾和贾谊,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他们论述了儒、道思想的切实可行性,为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开了先河,也为中华文化精神特质的形成,作了缜密的选择取舍,在此后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流变过程中,儒道精神一直是贯穿众多作家创作始终的母题.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以及以法独尊焚书坑儒的秦朝,儒学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西汉王朝的建立给了它一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机会。儒家思想对西汉文人的影响从弱渐强最终到武帝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一统局面,从而对西汉王朝的兴衰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考历史题中经常出现政治学科的术语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下面笔者结合例题来谈一下政治学科常识在解历史题中的运用。一、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运用1.原因与结果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历史人物的活动变化很多都有因果关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和直接原因等。(1)根本原因:指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一般应从政治、经济、经济基础等引发历史事件的社会存在方面去分析。例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新兴地主的…  相似文献   

10.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是只有短短15年,加上秦朝统治者在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过程中,也力行树立法家的权威性,以至"焚书"、"坑儒",使得秦朝史学著作留传至今的极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秦朝就不重视史学.无论是从秦朝政治的"大一统"观念上,还是从秦朝对史学控制的加强上,都不难看出秦王朝对于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高度重视和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发展到战国时期,结束了奴隶制的长期统治,形成并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政治斗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当时的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当时的士人或著书立说互相论难,或游说人主出谋画策,无不力求把话说得明白晓畅、娓娓动听。他们还常常借助故事陈义说理,宣传自己的主张。这种“文有寄托之  相似文献   

12.
周滢 《初中生辅导》2023,(Z4):88-90
<正>时代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阶段。继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后,汉武帝励精图治,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使西汉出现了强盛的大一统局面,在秦朝的基础上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在政治方面,“推恩令”的实施,巧妙地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13.
1.秦朝的历史地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开创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  相似文献   

14.
耿华玲 《华章》2007,(7):148-149
秦人凭借他强大的武力统一了全国,首开中国一统的大局面,然而秦祚太短,历15年便匆匆下台,留给后人无尽的沉思.前人对秦朝的速亡原因已多有探究,本文立足前人观点,对秦朝文化的特征进行了重新审视,主要从重武轻文、将法家思想极端化、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秦的速亡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百家争鸣,法家所倡导的法治思想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并加以推行,而同一时期的古典希腊在民主政治的改革中也产生了法治思想,后成为西方法治之源。但由于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东西方的法治在本质上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章首先分析了各自的特点。然后从内容、产生的主要原因上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法治的本质和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第四章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历时326年。包括隋、唐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1.从政治上看。(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隋的大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南北分裂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王朝的统一,创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消除了列国纷争的局面,作为新制度的创建者,秦朝统治者是非常自豪的。但是,中央集权的新体制能否为大一统服务,巩固统一战争的成果,在秦朝统治者内心深处,还存有疑虑。对此,前人少有论及。笔者认为,探讨一下这种矛盾的政治心理,对认识我国的封建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不无裨益。一、矛盾的政治心理秦王朝的统一,是战国之际数百年演变的必然结果,然而统一的实际到来,主要与秦始皇十年兼并战争分不开。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是统一战争的直接结果。秦消灭了六国,从关西一隅迅速扩展到全国,是政治格局上的辉煌演变。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由单一君主直接统治全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帝以其卓越的才能,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君主专制大帝国.秦朝厉行法治,出现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新局面,把我国的封建社会推上更高的阶段,这无疑地是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但如果因为当时地主阶级是处在上升阶段,就说秦朝只有法治,而彻底“反儒”;只有革新精神,而忽视其保守、落后的一面,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本文拟从当时儒学的地位和统治阶级的保守、落后倾向来论述这些问题.(一)关于儒学的地位问题.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直到秦朝统一中国,以至它的覆亡,都是法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不过,儒家思想并没有一概被摈弃.从儒家所处的政治地位来说,在吕不韦执政时期,儒家同其他各家各派一样,受到统治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诸子辈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人的智慧表现出耀眼的光采,他们遗留下来的思想资料在后世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中国人的信仰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正确阐释战国诸子对中国文献学方面的贡献,也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研究儒学史、文献学史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考点链接】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历史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历史原因:秦朝时期,儒家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历史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