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与性别理论思潮,酷儿理论逐渐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始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随着酷儿理论的发展,"酷儿"这一概念也产生了内涵和外延的变化,需要以更广阔、更深远的视界来不断拓展和完善。本文从酷儿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爬梳文学作品中酷儿叙事的创作,大致将其归纳为:回避性别的双性同体的酷儿书写和打破异性恋霸权的酷儿书写两个方面。如果说酷儿现象已成为一种被认可的亚文化,那么,通过酷儿书写来推动社会认知的变化,为酷儿们提供更为包容的环境,应该是酷儿书写显示出其独特精神张力的重要因素。在文学艺术的范畴中,创造出一种包容性更强、后示性更大的多元化书写,也是当代酷儿书写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的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4月14日,位于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岛发生了一场6.2级的地震,消息很快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你还好吗,酷MA萌?""酷MA萌和它的朋友们安全吗?""为熊本和酷MA萌祈祷!""加油,酷MA萌!"瞬间,这样的只言片语从世界各地飞来,充满了对酷MA萌安危的担心和对酷MA萌的支持鼓励。酷MA萌,是一只熊,就算你不知道它,也一定见过它呆萌的表情包,它贱萌的"熊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国古典美学,不能脱离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之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古文化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同样,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也影响道教,此不论)。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渎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  相似文献   

4.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关于音乐美学著作,这部书立足于对传统音乐激发和思想的探讨,系统提出了音乐的"意境"论,对乐器演奏、作品表现等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钢琴演奏者可以借鉴《溪山琴况》折射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思想和探索西洋乐器的民族化应用产生积极作用,在不同语境下寻找到对音乐美学思想的表达方式,在审美经验上予以演奏者借鉴与启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物哀"作为一种传统的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对现代日本文学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也对日本人的性格养成及处世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物哀"的概念与意义入手,探究了"物哀"思潮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三阶段,分析了日本文学物哀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文化中"物哀"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何为“酷”     
"酷",绝对是时下最时髦,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这不,北京市宣内大街上近日硬是诞生一个令人炫目的私家服装店--" Cool Be"屋。而日前中央电视 B套晚间上映的《九班的故事》,里边的少男少女人也是一口一个"酷呆了"、"酷毙了"。连那个特负责的班主任也一口一个"酷"字,循循善诱她的学生往"学习好也是酷"的正道上发展。看起来,不说"酷"是不行了。   经研究揣磨,我发现"酷"的涵义中大约包括:帅、邪、爽、牛、嗲。酷,是对另一种另类的扮相、服饰、作为、作派的由衷赞叹。   "酷"类似于拳击,可以分为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真…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的基本内涵就是说"好听的",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学的追求,把语言符号变成审美对象。分析委婉语的美学特征,探讨语言运用者在一定交际目的的支配下,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语言符号委婉语,在产生和传递信息过程中的美学构造原理。  相似文献   

8.
一种理论学说的出现,在其背后往往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接受美学理论自然也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对接受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两种哲学理论,一个是当代解释学,一个是现象学美学。对接受美学哲学意蕴的探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接受美学的精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流派林立的当代西方美学做出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9.
陈抟是宋代蜀学美学草创阶段的重要人物,对蜀学以及蜀学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拉开了蜀学美学的理论架构。首先,他的美学本体论虽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但与后来的苏氏蜀学美学一样以"道"为本。其次,在道器、道技关系上,陈抟调和了它们间的对立关系,为器、技留下了生存空间,彰显出蜀学美学的包容精神。这正是蜀学美学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再次,陈抟既以"醉"为消除欲望、进入自由的工夫,又以"醉"为消除欲望、进入自由后的境界,为"醉"在苏氏蜀学美学中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业美学是美学新兴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农业的角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它的产生既有美学发展的必然,同样也有着社会的因素。农业美学的审美维度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在大自然与文明之间取得了一种和谐的美;二是人类与自然通过农业生成了一种彼此相互尊重的默契的美;三是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创造出了一个飘逸静怡的审美意境。农业美学与生态美学紧密相关,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而是通过农业生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美学”的“身体”、“空间感”与“时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传统美学在整体上可以称为"艺术美学",建构的是一种从"教条"出发、仅仅能满足"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的美学;而生态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内在组成部分,却是从"实际"发生的环境空间感出发的,它必然涉及"身体诸觉"在"空间感"上的生成,以及在"时间性"维度的存在——在静态上是"身体诸觉"的"同时性"并存与延续,在动态上则是空间环境美感的存在受"意义"与"价值"的激发与引领。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孕育下产生,受到传统美学和审美形态的影响,在其演奏中也必然会映射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中和""意境""气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一种精神内涵根植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艺术当中。  相似文献   

13.
徐进 《华章》2010,(34)
本文借助对"酷儿电影"发展的研究,探析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酷儿文化"."酷儿电影"一直以来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补充,以边缘文化的形式而存在.这种文化现象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大学生是社会中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与其他群体相比更易接触最新、最广泛的文化.所以研究酷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对揭示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有着深刻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桑塔亚那的美学是一种自然主义美学,但从经验出发来讨论美的问题,势必会有自然性与非自然性的矛盾。论文从美学和艺术两方面来讨论桑塔亚那的"自然本能的美"与"审美的快感"的矛盾、艺术的"自发性"与"理性"的矛盾、"艺术是人的自然活动"与"实践活动艺术化"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桑塔亚那自然主义美学内在的深层危机,通过这些矛盾,我们也可以更全面的来看待桑塔亚那的美学思想,而且他的美学对稍后出现的实用主义、符号论、经验主义,特别是以门罗为代表的新自然主义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牛顿的科学美学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历史的眼光对牛顿的自然观、《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及其科学方法论中蕴涵的美学思想,进行剖析和探讨。旨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光扬牛顿的科学美学遗产。牛顿的科学美学思想必然对21世纪物理学的走向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同性恋政治学经历了道德神学、医学规训和同性恋解放的过程,其中二元论是建构身份政治之基础.在同性恋理论的发展脉络中,酷儿理论对反思同性恋研究起到关键作用,但酷儿理论本身也充满张力."红色酷儿理论"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分析方法和酷儿理论,是传统酷儿理论的补充和批判性重构.借助这一批判性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同性恋身份政治、"橱柜"政治神学以及同性恋压迫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列车设计美学风格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产品的社会主题和设计者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取决于时代精神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列车设计必然展现了这一时代的美学风格和特点。同时,审美价值的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学风格的发展。列车设计的人性化理念,更多的体现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程度上。对民生的关注与发展程度,影响着设计者对人性化设计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三次美学热潮.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以"美的本质"和"形象思维"为讨论话题,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任务.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美学热",以对西方美学的引进为主要内容,以克服"文革"影响,解放思想为中心任务.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美学热潮,是近年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也称为"美学的复兴".它是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时代出现的.美学应该针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和文化生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保持和发挥它作为一种理论的批判功能,从而在变动的现代社会里寻求一种人文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暴力美学的杰出代表,昆汀·塔伦蒂诺以他特立独行的风格,在国际影坛开辟出一番天地,并素有"暴力美学大师"的称号。暴力美学的兴起,正是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的体现。暴力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影教化功能的缺失。而暴力本身,却构成一种大众文化消费资源。昆汀的暴力美学,正是在这种大众文化的土壤中产生,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谈“酷”     
竞争是酷,创新是酷,与时俱进是酷。酷是心理,酷是精神,酷是向前跨越。今天,中学生言必谈酷:头发染黄,"野火烧不尽",这是酷;身着奇装,如"北方的狼",那叫酷;体刺纹身,如"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