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汤亭亭的《女勇士》已被奉为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但由于论者观点角度的不同,该书属于自传还是小说一直没有明确的论断。该书以自传出版,却与传统自传的写作方式相违背,有论者认为是对传记艺术的创新,也有论者将其跟华裔的身份政治联系起来,认为汤亭亭同意将小说作为自传出版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屈服。通过对上述两种观点加以分析探讨,指出无论属于自传或小说,该书的意义在于它有效地传递了华裔的声音,并为少数族裔如何在白人话语占主导权的社会里构建自己的话语树立了新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女性主义出发去分析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并阐释了该理论在小说中的应用与体现。同时指出,女性无论在哪个私有制社会形态中都会受到阶级压迫和父权制的左右而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以及华裔女性是如何在美国主流文化对女性的塑造中找寻自己的话语权的。  相似文献   

3.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通过采用变态女人的疯狂话语,重述从夏娃坠落时女性就具有的悲哀,即女性话语权的丧失,进而构建了其独特的叙事手法,这些女人的疯狂话语表达了女性对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控诉及对女性话语权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当年作为“自传”出版并广受好评,多年来主要被当作少数族裔的传记文学和女性主义加以研究。由于汤亭亭深受兴起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女勇士》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通过采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汤亭亭将华裔女孩的成长历程和美国华裔的生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文本更具有冲击力,也以此向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带有偏见的定位发出了挑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该书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认为汤亭亭采取的戏仿、拼贴、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使该书呈现出两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角度理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是一部充满对话的复调小说,它以文化之间的对话为主题,以母女之间的对话为枢纽,建构起了一张对话的网络,为各种思想意识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反映了少数族裔建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具有天然的时间性,而作为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华裔作家对小说时间的结构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悟与表达。借助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探讨汤亭亭《女勇士》的叙事时间结构艺术,可以发现,汤亭亭复杂而纷乱的时间意识折射出的是其身处两种文化空间,对自我身份构建及归宿的体认和沉思。汤亭亭对小说独特的时间安排彰显出了虚构的力量,为美国华裔女性树立了新的形象,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汤婷婷的《女勇士》向世人塑造了文化内涵丰富的勇士形象:理想中勇敢的武士、家族中觉醒的斗士、社会中自我超越的勇士.勇士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异质文化从冲突、对抗到对话、融合的过程,激励着世界上少数族裔人群的成长.对勇士形象进行文化性解读,揭示作家对不同文化和谐相处路径的思考,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4):64-70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地赞誉与关注,被称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笔者认为,此作品之所以在学术界被广泛研究,与其中国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汤亭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创新使其作品极具特色。汤亭亭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如花木兰替父从军、岳母刺字等的运用与改写,对表达作品主题与实现政治诉求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女勇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分析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中发自华裔女孩的三个声音,它们共同汇合成20世纪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的成长历程、人生愿望的倾诉。这三方面包括:对女勇士原型的改写,华人女孩对父权社会传统的反驳与挑战,以及华裔女性向世界发出反种族歧视和其美国华裔身份认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唐书哲 《新高考》2016,(4):22-27
作家简介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Stockton)一个华人移民家庭,父母为来自广东及其附近地区的华人,父亲赴美前是私塾教师,母亲曾在广东一医学院学习妇产科。1962年,汤亭亭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和演员厄尔·金斯顿(Earll Kingston)结婚,以教书为业,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76年,汤亭亭的自传小说《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出版,震撼了美国文坛,获得该年度"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并被选入各大文学选,成为美国许多中学和大学英文系的必读书目。这部作品的篇首语"你不能把我要讲给你的话告诉任何人"("You must not tell anyone what I am about to tell you")已成了美国大学生的口头禅。汤亭亭现为专职作家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教授。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女勇士》反映了几个华人女性向传统的中国男权社会所提出的挑战,表现了她们被压抑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女勇士”的形象寄托了“母亲”和“我”两代华裔女性的理想。但“女勇士”的形象在许多方面还是体现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这既是小说中的矛盾与困惑,也反映了女权主义运动自身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文类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认为它是虚构故事,有人认为是自传或他传。汤亭亭将自传、他传与虚构融为一体,革新了传统自传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3.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殖民主义可谓是当今的热门话题,而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形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使学批评领域更加丰富和新颖。这里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汤婷婷的经典之作《女勇士》进行批评实践,给予这位处于双重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在《女勇士》中,空间不仅是小说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而且与小说人物的命运相连,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是作品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女勇士》描述的空间意象较多,大致可分成对照分明的两组:井和房间等封闭的空间,象征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禁锢,被束缚的女性在沉默中丧失理智或者死亡;龙所象征的开放空间,既包含传统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体现了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星球观。《女勇士》讲述了一个华裔美国少女如何突破种族和性别的樊篱,走出沉默,走向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女勇士》将母亲的“讲古”与叙述者的想象巧妙结合在一起,以对话性叙事结构表现一个华裔少女寻求自我身份的过程。而叙述者主体身份的建构是在与现实和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抗拒的抉择中和中美文化的融合中完成的。这部作品开启了华裔文学与美国主流文学、文化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采用双重叙事策略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进行了想像性建构:以他者化叙事策略来表现中国文化中落后、封闭、迷信的一面;以认同化叙事策略突出中国文化中神奇、英勇和理智的一面。双重叙事策略反映了华裔美国作家中国文化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7.
"不可靠叙述"是当今西方叙事学最热门、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其中主要分为修辞方法和认知(建构)两种研究方法,将在修辞方法理论的视域下来分析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无名女子"这章中的不可靠叙述以及不可靠叙述的三大功用:形象刻画、主题体现、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流散在美的华裔作家,汤亭亭在考虑到西方文化常规和美国华裔社区不同需要的前提下,自觉采用一些协商式的对抗策略。通过对她大量移植和改写的中国传统故事以及文学经典的解读,可发现文本美学特征和含义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整个文本话语是一个全方位发生联系的文化翻译和协商过程,并可对个体华裔美国作家声音的复杂性作出更加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