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7年,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主题继续向主流回归,中国纪录片在院线发行、与图书音像市场的连动机制建设上,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冷凇 《声屏世界》2007,(4):38-39
(一) 2006年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成为05——06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的一次大检阅,其间涌现出无数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新作品。中国纪录片在90年代后期面临了栏目化、市场化带来的困境之后,近些年终于在独立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基础上艰难迈出了可喜的几步。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不仅创设了一些纪录,还开启了一些先河。这个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从变化的内在原动力的角度而言,由政策一元化因素先导,向政策与市场两元因素先导转变;从生产和流通资源的构成层面,由国家资源一家独尊,向国家资源和民间资源各领风骚、相互补充的阶段过渡;从传播平台来说,由电视媒体一枝独秀,向电视与影院、网络多种媒体互相借势、同生共荣的局面转变。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正处于深层次结构和多重领域发生着前所未有转变的新阶段:格局大转换,资源大组合,生态大调整。  相似文献   

4.
金震茅 《视听》2016,(1):25-27
电视纪录片批评主要是指通过对纪录片作品的解读,对电视纪录片主题及价值和画面艺术作出评价。本文对新时期电视纪录片批评的意义与表达方式进行了理性的思辨和阐释,目的在于引导受众科学地分析电视纪录片作品和相关的电视纪录片活动,以期取得良好的纪录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唐弦  陈术合 《现代视听》2012,(10):49-52
融合创新理论,虽然是经济学理论,但在学科理论互相渗透的今天,其研究成果同样可运用到传媒业。  相似文献   

6.
何苏六 《传媒》2012,(8):13-16
凭借近年来少有的广泛和持久的影响力,如果不出意外,年底盘点中国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年度事件时,《舌尖上的中国》应该赫然其中。虽然,在国外纪录片成为热点焦点并不新鲜,甚至《华氏911》公映那一年,导演迈克·摩尔,成为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竞争《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唯一对  相似文献   

7.
封采  赵迪 《新闻世界》2014,(5):177-178
本文立足于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瓶颈进行考察,分析国外成熟经验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曹超 《新闻世界》2023,(11):86-88
新时期党史纪录片呼应青年期待视野的新特征,基于受众本位论,用青春视角来重构党史故事的叙事文本、框架与范式,以唤醒沉睡的历史,并赋予其以青春的内涵与形式,从而激发当代青年的情感共鸣。通过对青春、革命的叙事,党史纪录片不仅完成了对国家意志的传播,也实现了对青春的跨时空致敬。  相似文献   

9.
孙桂杰 《今传媒》2011,(9):141-142
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影视传播形态,越来越追求个体化的创作方式,从而为纪录片打上了个人化的烙印,从纪录片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创作者的价值观,而纪录片又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播渠道为受众所接受,纪录片文本所体现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受众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纪录片本质的进一步认识,纪录片的叙述模式也在不断变迁。从最初的格里尔逊式发展到今天风格流派的多元并存,每一步探索都是对纪录片把握现实的方式、或者说探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调整。何谓纪录片的叙述模式呢?按照斯坦策尔的叙事理论,叙述模式就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基本叙事结构”。就是说纪录片叙事过程遵循一定的叙事模式。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模式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素材的重新排列组合,不同的叙事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邢勇 《新闻界》2009,(2):143-145
纪录片话语研究是媒介话语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运用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来揭示纪录片发展背后的权力与控制问题.现阶段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纪录片的研究,另一个是关于话语与话语分析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何加晋 《新闻世界》2013,(8):265-266
中国纪录片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道路曲折。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国纪录片产业开始发力。在与新媒体的联姻中,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本文通过梳理新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崛起之路,阐述了新媒体如何为纪录片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并对如何促进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画面+解说"模式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主流,随着纪录片的发展,画面和解说两个表现元素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只是画面的改变更明显,而解说的改变则相当隐秘。纪录片解说词从直接的宣教到隐秘化的规训,解说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历史发展的梳理来找到解说转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是第一本系统阐述中国电影、电视纪录片的形成和发展的书。本书作者方方录访了许多亲身经历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当事人,到全国各地搜寻了大量相关的文字和形象资料,经多年努力,写成了这部55万字的专著。现从中摘选的,是有关解放区纪录片的重拍解放战争历程内容,以及抗战胜利后争夺东北电影厂机器设备与电影人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纪录片是随着电影一起诞生的。而人类学几乎是在纪录片出现的同时,就把摄影术引进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中来。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早的渊源。人类学纪录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赢得过不少国际奖项和赞誉,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本从中国纪录片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出发点,反映"人"的生存环境、民俗风情、人文风貌等.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人"对自身素养、价值、观念、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纪录片始终将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作为创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真实的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环境、责任、人文风貌等,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如果缺少人文关怀这个理念,纪录片将失去灵魂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第一次全面从产业角度,对国产纪录片产量、播出量、投资成本、交易规模等市场要素进行产业描述,同时对国外产业政策、纪录片与新媒体、纪录片盈利模式,以及纪录片的院线情况进行了全景式的观照。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中国纪录片利好频出,社会关注度空前提升,产业要素逐次凸显,商业模式逐步成型,产业链条逐渐清晰。然而,结构性产业政策依然缺失,系统性产业制度相对滞后,产业集约化进程亟待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纪录片制作中,借用了同际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各种思潮和理论。按照不同时期纪录片制作者对纪录理念的理解以及所指导的实践不同,本文划分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独立纪录片在近20年曲折的发展中,一直游走在体制边缘,呈现出一种激情与粗糙、希望与失落、决绝与暧昧同在的矛盾状态。独立纪录片要走出目前的困境,需要其向内拓宽题材和视野、改进叙述语言,同时,外部完善独立纪录片的发行、流通、评价体系,并争取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