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出生在法国,生活在美国,但每次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总是坚持用汉语。他得过16次格莱美奖,却从未出席过颁奖典礼。他是20世纪后半叶古典乐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5岁就超越了古典音乐界许多名人,9岁登上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23岁获事誉全球的艾维费雪奖,36岁被哈佛大  相似文献   

2.
一见面,曹伯义总领事一口标准的汉语,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在上海,能说点的总领事不少,可是说得像曹伯义这么地道的还真不多。闲聊之后,记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在上世纪70年代,曹伯义就到过中国,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都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可谓是个中国通了。1979年-1980年,他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现代汉语,此后经常在中国生活或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1981年-1985年,他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东亚研究所从事中国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丁先生足个典型的瑞典人,金发,瘦高个,他不但中国话说的很好,而且是我仅见的能读中文的外国人。可能他也是我至今为止所采访的驻华使馆人员中唯一能够读得懂我采访文章的人。记者:去年到瑞典留学的中国学生有多少?到瑞典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有上升的趋势吗?公派和个人留学的比例是多少?马丁:大约2000人左右,人数有上升趋势,公派和个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2005,(1):57-57
有一个记者来采访我,说您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开心理卫生学课的人,而且您讲得有滋有味的。我们来采访您,您开这门课是不是因为学生的心理都挺健康的。他说那你干吗开这课啊?我说我的工作量不够,我要提职称。(笑)  相似文献   

5.
付洁 《神州学人》2007,(5):30-30
在国内的时候,总觉得瑞典这种“偏远”的弹丸小国是很难和中国扯上关系的。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中国元素”在这里也很多。且不说逛街的时候从衣服到玩具,满眼都是“MADEINCHINA”,就连在外国人眼里拗口的汉语似乎也无处不在。在这里最开始接触到汉语,是因为先生的姐姐介绍我到斯德哥尔摩的一家中文学校当老师。这虽然是间只有300多个学生的小学校,但却是瑞典最大的中文学校。每个周末上课的时候,学生加上家长,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中国人讲中文是顺理成章,可是随着我自己的硕士课程的开始、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我突然发现虽然远离中国,但是"会"说汉语的外国人却不少。  相似文献   

6.
曹继军 《上海教育》2009,(15):57-57
谈家桢先生正吃着水果,见到记者走进,马上放下了盘子。 谈老一脸和蔼,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没等秘书邵老师介绍,谈老就点着头示意知道是约好采访的《光明日报》记者来了,敏捷的反应让人差点忘记他已96岁高龄。  相似文献   

7.
陶继新先生是一位资深的教育记者,在与朱闩根不止一次的交流中,深深感到他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感情且有研究的校长。特别是到他任校长的人民小学采访之后,陶先生的这种感觉就更加深刻。陶继新先生认为,校长不能只是行政领导,更应当是拥有文化的人。在他采访之旅的寻觅中,的确结识了一些“文化”校长。朱闩根,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记者手记:曾经就读者的咨询对前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处长恩德君先生进行求解,书面回答简单明了。撰稿的是文化处秘书施露德女士。专程去坐落于北京东直门外大街17号的德国驻华大使馆给恩德君先生摄影时,方知道高高瘦瘦、谦谦君子模样的恩德君先生马上就要离开中国,回到德国外交总部议会与內务事务部就职,内心为自己是最后一个采访他的中国记者而庆幸,同时也为失去了将来面对面采访他的机会而遗憾。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新来的处长叶寇文刚。一口流利汉语的寇文刚先生在70年代曾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到北京驻华大使馆任职前就职于德国外交总部。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向寇文刚先生提出采访。位于北京西方的记者与位于北京东方的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借用传真进行了遥遥地问与答。  相似文献   

9.
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工作。中国朋友给他接风,席间一个人对大家说:“不好意思,方便一下。”朋友给美国人解释说:“方便”就是去洗手间。美国人点点头记住了。过了几天,美国人参加一个酒会,一个人在碰杯的时候说:“希望方便的时候去美国看看”。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在“方便”的时候去美国呢?但始终忍住没问……又过了几天,一个美女主播要采访美国人,打电话预约,问美国人,能不能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采访他,美国人忍不住问到:为什么要在你“方便”的时候采访我?美女主播马上说:那就在你“方便”的时候好了,美国人当即晕倒,第二天买了机票立马回国了。  相似文献   

10.
李弗不 《高中生》2013,(10):58-58
有些中国人外语说得比外国人还好,同样,有些外国人汉语说得比中国人还棒。中国有很多独特的文化,令一些外国人求知若渴,爱不释手,对联就是其中之一。你别看人家是外国人,可写起对联来。也不见得逊色于中国人。不信?咱们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11.
刘畅 《英语沙龙》2010,(1):62-64
马克是一位英国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七年多。来中国之前,马克是遗传学专业的一位大学生,还是英国国家初级划艇队队员。2002年以来,马克在中国的一些中学和私立语言学校做英文老师。现在,马克与他的中国妻子薇薇安在北京生活。不久,前,马克与他的妻子接受了本刊记者刘畅的采访,主要就英语学习与跨国婚姻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怎么让自己没有名气,这是略萨的困惑。略萨,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现在真的很痛苦。他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来采访他,特别是新闻界。采访是无休止的,不让他好好地安静地生活,不让他好好地工作,总是有记者来问那些他不想回答的问题。有时候他想逃到岛上去,在没有记者的地方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4日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国中的英雄们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律师——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他有聪明才智,就当了律师。一次,他把被告的律师说得哑口无言。这件事惊动了全国,很多记者都来采访他。诸葛亮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帮助了很多人,被大家称作"最有影响力的律师"。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我们班来了一名男同学,名叫董佳伟,他是新西兰的华侨。他回祖国主要是学母语——汉语,他特别热爱祖国文字。在上学的路上,他快乐地背诵注音和诗歌,在双休日,他就到人多的地方学习汉语会话,然后问大家他说得正不正确。有一天,老师叫我们预习语文课上的诗歌,有的同学读错了音,他就认真地给予纠正。我们地地道道中国人还不如讲英语的华侨读得准,  相似文献   

15.
笑弹X枚     
见多识广两个法国人,一个是教汉语的老师,另一个应该是他的学生。老师高兴地指着中国日历对学生说:"看,这两个字念‘雷锋’,这是雷锋纪念日。雷锋在中国非常有名,因为他生前帮助过很多人!"学生佩服地说:"啊,您真是见多识广!"说完两人高兴地走了。  相似文献   

16.
浅谈采访的艺术贾红雨威廉·梅茨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却可做一个很好的记者;但是如果你不善于采访,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这段话很精辟地概括了采访的重要地位。的确,没有采访就没有现代的新闻事业,没有采访也就没有记者工作。那...  相似文献   

17.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6S):40-41
在马加爵临刑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当记者问他在行凶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杀害的是珍贵的生命,他回答说“我对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何况是他人的生命!”马加爵的这种回答.给很多人以震撼,然而这种回答.又何尝不是当前很多教育的真实写照?很多教育在聚焦学生智力发展、知识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甚至成为抹杀学生生命活力的教育!马加爵的悲剧,一方面是他个人的悲剧.另一方面,也是整个中国教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对于“南京高考之痛”的诸多议论在社会上或许会逐渐平息,但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说,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却不能停止。否则,南京高考之痛就真是痛了白痛。在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把焦点放在了高考升学与素质教育的冲突上。认为这次南京高考之痛是素质教育惹的祸,吃了没有单独命题的亏。习惯性地把责任归咎于高考,义正词严地对高考大加讨伐,甚至提出了消灭高考的主张。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吴非就认为“中国能不能在本世纪消灭高考,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在21世纪成为发达国家的大问题”。我对南京的教育了解得不多,更不敢妄下断言,…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报导,一名学生几年来4次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但又三次被迫退学,其中原因是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今年再次考上大学后,记者采访他:"有没有想过会再次被退学?"他回答:"想过."记者又问:"如果让你再考一次,你还能考上名牌大学吗?"他回答:"只要我想考,就能考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中看到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能看到”说法曾广为流传记者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