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于明 《江西教育》2007,(14):47-48
条理不清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文章不是字词句的随意堆砌,而应按照一定的章法排列,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就得注意它的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这就牵连到学生本身思路的清晰.  相似文献   

2.
运用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在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讲解之后,让学生就文章的主题及与主题有关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表演,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科学性、基本性质、非智力因素与学生主体论、非智力因素与心理内化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具有争鸣性。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对各类不同题材的课文,老师有好教不好教的感觉,学生有爱学不爱学的情绪。我曾作过调查。学生对内容新奇的课文,如《吃虫的植物》;有故事情节的文章,特别是战斗故事如《黄继先》;寓言如《东郭先生和狼》;童话如《小蝴蝶花》等以及写得有趣味的常识性的、科幻方面的文章,如《海市蜃楼》等就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高,上课精神振奋,发言也是踊跃的。面对那些难懂的,又觉得没有什么趣味的文章,如《繁星》;内容简单、一看即明的文章,如《两把小刀》;说道理的、文字上不怎么生动的文章,如《我们就从这里出发》;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距离的,又无什么情节的文章,如《观潮》等等,学生就不喜欢。可是,我们不能期望编者把它们都换成有故事情节的、能吸引孩子的文章。如果那样,学生的知识面就将受到限制。作为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书声的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以下是我对语文课中的朗读的几点看法。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7.
高中英语学习并不是仅仅是英语语法与词汇的学习,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很多学生看到文章就头痛,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英语泛读的习惯。学生们没有意识到会读文章才是学习的目的。语法和词汇是为读文章服务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从而可以巩固我们的语法、词语,以及提高他们的写作。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教师在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教师,教师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学生作文亦然,就是将自己在学习、活动、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各种感受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在纸上,形成文章。若学生没有见闻与实践,就没有写作材料,就没有情感抒发,所作文章就是"无米之炊”,瞎编乱造,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是学生健体的需要,是影响学生未来身体健康、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文章就终身体育与学生体育理论教育进行研究,旨在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健康之基。  相似文献   

10.
纵观语文,可以发现它的本质是人文感情,无论是诗词歌赋、文章阅读还是写作,它所包含的情感表达在语文里是占显著地位的。在学生的写作中,表达感情的地方就是文章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章的基本组成,细节描写的恰如其分就是升华了学生写作的灵魂,在这样的灵魂中,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与优质性,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依着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指导欠缺之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主题班会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主题班会规划、设计、实施、归纳与总结展开讨论,认为主题班会的系统深入建设,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学生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关调查显示,9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无精打采、唉声叹气,这种情绪状态下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谈不上优美了。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是与他们写作的"痛苦经历"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立意往往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整体品质,而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在文章立意上存在思维的固定化、浅薄化、庸俗化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添加法、假借法、反弹琵琶法与联想法来拓展学生的立意思维,提高文章立意的格调。  相似文献   

14.
<正>观点陈旧、认识肤浅、内容空洞、生搬硬套、情感欠真——这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弊端。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认知和感受。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这里,我想就"作文与生活"这个话题,具体到——如何指导学生参与生活,认知和感受生活,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求得好文章——这一个层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一、让学生从生活中求得文章的血肉文章的血肉,就是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和充实的材  相似文献   

15.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巧妙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拨动学生心弦,与作者感同深受;能够诱发学生思考,领悟文章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表达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设计课文中的问点,做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亚洲网络主管永持裕纪先生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了题为《“就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怀》的文章,就日本现行的“就学生”制度、“就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个人意见。以下为永持裕纪先生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解放学生的思维、大脑、双眼,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拾取素材,经过整理、加工、润色,巧妙构思融入文章中,突显中心内容,表达学生的观点与看法,作文教学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群文阅读法,是语文教师先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主题,遴选不同的文章,将之组合成一组文章,其后在教师的带领与引导下,组织学生对这组文章进行阅读。群文阅读可以改善小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例如"阅读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是效果很微小""本身就读得很少,没有兴趣往下读""越来越没有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日益下降"等问题。为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就文章阅读体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语文文本阅读能力的进步。本文将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章的质量与修改有着很大的关系,改得好,文章就能如"枯木逢春"一般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改得不好,或许就会把文章原有的可取的部分去掉,犹如"狗尾续貂"一般,使文章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亮点。小学生初学写作,对自己的作文有着评改上的优先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88):101-102
知识就要学以致用,不然学习就成了死读书,学生也就成了机械式的载体,如果能将上课的内容和生活合二为一,就达到了教学的作用,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进行讨论,研究如何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