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思政"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已在高校发挥其重要作用。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建立大思政格局,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使"微思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五”以来,我院确立了“以质量赢得信誉,以实习带动就业,以就业拉动招生”的办学思路,在通过实习搭建就业平台、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以来,伴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不利影响,以及国家政策、企业选人用人标准的变化,大学生和家长择业观就业观的分歧等诸多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仅就大学生自身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好存在的"三气"问题,提前做好就业前的必要准备,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4.
优秀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在学生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示范性。莆田学院数学系党总支创新性地引入"校友党课",独辟蹊径,邀请大学生村官校友、博士校友和教师校友返校上党课,创新思政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全新平台,引领学生成人成才,实现了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了当前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是大量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并存的困境。自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趋紧,今年的大学生就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饱受了"就业难"所带来的冲击,而且这一就业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在高校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就业难"作为一个阶段性特征,并非中国的特有现象,也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曾经经历或仍然面临的一个难题。据国际劳工组织2013年5月发布的《2013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显示,  相似文献   

6.
杨龙平 《广西教育》2012,(19):88+95-88,95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平台、项目学习兴趣小组、搭建学习先进典型的平台、职业引导平台等方法,搭建学风建设"微平台"。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6,(1):79-83
在高校新媒体"微平台"运行中,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接受新媒体的主动性,缺乏媒体素养,学生对新媒体的正向功能的利用率低;高校官方新媒体"微平台"内容单一、枯燥、冗杂、滞后,缺乏吸引力,大搞形式主义,缺乏实用性,缺乏科学管理;运营商没有认识到高校用户的特殊性,缺少技术支持与优惠,缺乏与高校充分的沟通与合作,管理脱节。针对这些问题,应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现代媒体素养,提高学生主体性;提高管理水平,充实功能与内容,重视舆情引导;给予高校技术支持与优惠,提高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8.
"三位一体"竞赛平台的构建,一方面需要打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着眼于竞赛的内容、形式与组织三个维度,并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需要形成学生竞赛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打造北京市和校内精品竞赛,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述,然后在分析第二课堂融入“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基础上,探究了“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构建,包括思想政治及道德素养平台、职业能力与敬业精神素养平台、艺术和人文素养平台、法纪和心理素养平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市黄陂区在"三乡工程"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探索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有效融合的模式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本文以黄陂区生态旅游行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与旅游行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现状,对于匹配度不高的情况,本文对高校毕业生提出做好生涯规划、用好资源平台和提升综合技能三方面的建议;对高校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两方面的建议;对旅游行业提出要聚焦岗位胜任力宣传和丰富协同培养形式两方面的建议,以期三方发力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干部在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激励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业: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新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从择业、谋业到创业,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将成为大学生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健全的法律法规、投资主体单一、服务水平低的现状。大学生就业市场在构建模式、规模、方法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对这一倾向必须加以重视和改变.因此高校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要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机械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实训中心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即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安排滞后,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单调,就业指导机构职责范围狭窄。这些不足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创新的动因。建立与健全就业指导全程化机制,创新就业指导的内容,创新就业指导的形式,建立与健全就业指导机构,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从近年的毕业生反馈情况看,普遍认为非智力因素对于大学生能否在求职浪潮中脱颖而出成功就业影响较大。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应在就业指导中融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帮助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以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意义非常重大,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研究课题。当前,我国高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相当薄弱。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三大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他们自身是不全面的。一个民族经济体系对劳动力容纳和吸收的能力才是决定劳动就业量的关键。所以,大学生就业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包括高等教育体制、产业创新机制和就业环境等等社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把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的作用;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他们掌握求职技巧,使就业指导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应有之义。正确理解就业质量内涵,通过构建"一个平台"、坚守"两个阵地"、坚持"三个理念"和重视"四个阶段工作",努力做到从职业规划的可行性、择业技能的全面性、专业储备的针对性和就业环境的适应性方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是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