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付文中  胡泓 《文教资料》2006,(30):156-157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菊馨》以菊花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亲近关系的演绎为主线,不仅探讨了工业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同时又涉及了自然与女性的关系,体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黑兹尔飓风》和《美洲红鹮》中体现了作家对自然的双重性态度。阿特伍德把表现自然的破坏力、自然的治愈力以及保护自然的思想融入这两个故事,实现了不同作品中生态内涵的有机互补,体现了其生态思想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珍珠》在讲述印第安人生存斗争的故事中,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态理论为研究《呼啸山庄》提供了新的视角。《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是自然的化身;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文明的代言人。《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蕴含了人类历史上从膜拜自然、敬畏自然到过度掠夺、压榨自然再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伴随着当前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呼啸山庄》中所影射的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凯瑟的作品重现了人与自然交融的理念。无论是《啊,拓荒者!》中对土地的理解与尊重,《一个迷途的女人》中人与自然在精神层面的和谐统一。还是《死神来迎接大主教》中对传统文明的追求,无不体现了凯瑟浓厚的生态意识。在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精神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的现代社会,重温凯瑟的自然观对于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性教育元素,《敬畏自然》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无疑是这方面很好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讨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较早地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生态学萌芽期人们朴素的生态认识。其描写的内容反映了早期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失衡现象,而人们为了生存又与自然竞胜,体现出远古时期人对自然主宰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与今天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的生态失衡现象有贯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绿厦》展现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圣文明、工具文明和生态文明。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包含了作者对绿色文明的期待——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绿厦》展现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圣文明、工具文明和生态文明。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包含了作者对绿色文明的期待——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福克纳的经典小说《熊》,故事中的老熊是森林之神,它和山姆都是荒野的守护者,他们的荒野精神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这深深地影响着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他们的死亡却又折射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取豪夺,同时也控诉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造成自然毁灭的罪恶根源。主人公最后对荒野之路的选择是福克纳对生态危机和人类残暴行为的反思,更是对建立新的生态伦理秩序以及应对生态危机的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是一位具有生态视野的作家,其早期小说《使女的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世界观。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人与自然、男人和女人的冲突问题进行反思,试图说明人类只有走出征服自然的怪圈,才能重返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毛猿》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体现了奥尼尔希望回归自然,重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表现了他超前的生态意识。其中,自然生态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毛猿》中人类在自然中的生态体验,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6.
《林地居民》是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之一,展现了林地中自然与文明之争。运用生态和空间理论分析《林地居民》中人、自然、地域三者的关系,可以挖掘自然失落的深层原因,揭示本地居民对自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对湘西自然景观的描写,对纯朴率真的乡下人的刻画,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神奇丰满的湘西世界。而我们如果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对《边城》空间叙事结构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结构的安排也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体现。他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达到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近现代历史文化语境下,鲁迅是一位具有独特生态敏感意识的文学家。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与译作《爱罗先珂童话集》均为生态与文化批判的双重隐喻文本,它们集中体现了鲁迅的自然生态思想及艺术构思体式。鲁迅的生态观主要体现为:"适性任情"的野性生命观、"优丽美好"的生命情感观、"和谐圆满"的生态整体观。鲁迅的生态乌托邦精神中有一种对自然之魅的梦幻寻求,他希望"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关系能再度成为国人的情感依托与信念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生态哲学观点,从人类历史上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出发,对《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古舟子咏》这首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出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这首诗歌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自然与文明应该如何调整好相互的关系?这是二十世纪生态文学的核心话题。十九世纪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潜在地观照到了这一问题。它通过对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两代人爱恨情仇故事的讲述,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究竟应该怎样“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与自然、自我和谐相处的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