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华尔街日报一组关于中国题材的报道获得了国际报道奖,其中《“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长江女神“芳踪已逝》、《中国赤脚医生打响环境保卫战》等几篇涉  相似文献   

2.
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及其概念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威 《新闻记者》2004,(9):18-21
21世纪伊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询问读者:“你在新世纪最关心什么?”结果环境问题位居榜首。其后,CNN对亚洲包括印度、韩国、日本、中国在内的27000名观众进行电话采访,发现人们关注点上升最快的是环境和健康。(JimDetjen:2002)根据《北京青年报》2001年的一次读者调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实际上,自1998年以来,该报的环境报道以30%的比例递增。而对76种中央和地方报刊的调查表明,1996年环境报道为251篇,1997年就骤增到22066篇。(陆红坚:2001:4)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渐成显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选取了《人民日报》和《中国环境报》对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厦门PX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我国突发环境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本文借鉴了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媒体突发环境事件报道的主题、消息来源、报道对象、报道框架及理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丽 《新闻世界》2022,(7):87-92
以“积极”“参与”为核心特征的建设性新闻是全球媒体广泛采用的报道形式。基于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的理念,《中国青年报》的环境报道注重传达积极情绪,促成问题的协商和解决;紧跟环保动态,指导行业实践;全面报道环境议题,提供多元视角;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呈现事件全貌,避免舆论对立和极化。未来需要在协同生产、参与社会治理、中国语境下的故事讲述三方面继续发力,更加积极地承担“解困者”“推动者”“倡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郭慧 《新闻采编》2006,(4):17-19
环境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门类,“它探求环境报道的独特规律,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警示”。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题材,环境新闻开始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1850—1920),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专业环境新闻记者和专业环境记者协会。环保典范之作之一,美国纽约市的中央公园,就是在《纽约晚邮报》主编布莱恩特的相关环境报道的影响下,由纽约市政专门拨出一块土地建立而成的。而《森林与河流》杂志主编葛瑞乃尔对滥杀、滥捕猎物的声讨,则直接导致了美国包括黄石公园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自然生物保护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6.
郭勇 《新闻实践》2006,(9):44-45
地市商报定位“服务经济、贴近生活”,是一种侧重经济报道的都市类生活报。地市商报覆盖范围主要是本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读者层次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地市商报的经济报道必须有别于《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全国性主流财经报  相似文献   

7.
童桐 《新闻春秋》2024,(1):66-75
“全民义务植树”是中国重要的环境/治理式运动符号之一。本文以1981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有关“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报道为研究文本,考察“植树”符号及相关动员话语的变迁及空间分布。从“动员”到“常态治理”的转型过程中,植树作为环境符号在媒体报道中与环境问题的分布逻辑一致,在动员方面则呈现出“中央-地方”的权力分配特征;纵向来看,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单位一直是最常用的动员框架,但其报道方式从最初的群众路线转变为新世纪后的“劳动示范”。“植树”在成为环境话语遗产的过程中,其行政指标色彩淡去,更具义务性的“劳动行为”形象被树立起来,参与价值塑造的主体也更加丰富多元。在治理式运动走向“再中心化”的背景下,应当重新思考并利用“植树”等环境符号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梦龙 《新闻世界》2014,(7):257-259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9.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法学(新闻学)硕士、《中国体育》杂志社编辑谢云新在其硕士论文《深化体育报道的理性思考》中指出,近几年来,体育报道发展很快,进步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克服体育报道中漠式化、简单化,“金牌至上”、“锦标主义”,“狭隘的民族情绪”和自我中心,以成败论英雄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书籍,这就是《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该书是《南方农村报》近年关于“三农”问题报道的结集。据介绍,《南方农村报》努力发挥媒体所拥有的公众话语权优势和传播优势,不但派记者用心采写了大量鲜活的“三农”问题报道,还用心给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德国《明镜》周刊中有关中国的“政治镜像”、“经济镜像”、“社会镜像”、“民主镜像”的分析,指出,中国近些年来国家整体实力上升的历史性进步并未在《明镜》报道中得到清晰的体现;而且其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够公正。造成《明镜》“中国镜像”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明镜的报道理念、记者的经历及其价值观、相对局限的采访调查条件、中德两国关系、两国地理的遥远距离等诸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镜》“中国镜像”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三农”问题。作为黑龙江省内的主流媒体,生活报近期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报道堪称深度报道的典范之作。如《政协委员走工棚》,以政协委员的视角。亲历农民工的生存空间,体察农民工的辛苦。报道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一些相关建筑企业立刻行动起来,很快解决了民工生活环境中的问题,民工们拍手称快。在这样的好时机下,《生活报》又适时推出了《关注民工幼童成长》的报道,作为这个报道的延伸。这充分体现了《生活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大视角和大深度。  相似文献   

14.
1987年,我国许多报纸在两个基本点的宣传报道中,运用了“对话式”、“讨论式”的报道方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从全国性的报纸来看,人民日报发表的《刘吉同志与中国科技大同学对话录》、7月中旬开始的《经济生活对话录》、《与农民对话录》等等;农民日报连续刊登的《温州对话录》;经济日报在6月中旬至18月初报道“关广梅现象”大讨论、《大杂院纳凉聊天实录》;中国法制报从7月下旬开展的《怎样为企业开创良好的法律环境》的讨论,等等,都引起强烈的反应。从省市的报纸来看,“对话式”、“讨论式”的报道也方兴未艾。南方日报从7月上旬开展了“如何对待婚姻大事”的讨论,福建日报8月初“就建立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的名牌节目——《中国报道》开播两年多以来,以其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的及时、深入、权威、客观著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国际报道部分。从中国外交到国际关系,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到人与环境的关系,国际报道节目向观众展示了“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的全景式的视野,及时、深入地提供了中国专家学者们对有关国际问题权威而客观的观点与评析。如海外中心专题部的一位负责人所说的,“如果没有国际选题,《中国报道》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分量、这样的档次、这样的收视群和影响力”①。以下试对国际报道板块的特色作一具体…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杂志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目前惟一的多文种(中、英、法、德、西、阿文)综合陛对外报道月刊。该杂志在1952年由宋庆龄先生创办,作为国家级外宣媒体,被世界各国广为关注。在半个多世纪的对外宣传工作实践中,《今日中国》抓准了“说什么”和“怎样说”这两个重点,强化新闻特性,在“大”、“新”、“实”三个字上做好文章,在充满杂音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善于抓住重大事件,做好重点报道;抓住新奇角度,做好热点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任晓润 《视听界》2005,(1):70-72
十二年前,在中国电视新闻走向蓬勃发展的起步期,深度报道以其不同凡响的超越为观众瞩目,也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事业殿堂,当深度报道所涵盖的理念对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时,曾经作为深度报道代表性载体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却遭遇到来自受众的“寒流”。《江苏新时空》、《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第一时间》、《西安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等“新闻超市”①类栏目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其受观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创办者当初的期待。有学者认为此“新闻超市”类栏目以其“民生”特质而堪称“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②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节目过于媚俗,降低了新闻性栏目的品位。③本文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断加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本文根据1990年至2014年《人民日报》中环境新闻报道的数据统计,对《人民日报》这25年内对环境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报道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每年3月,中国的“两会”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3年的“两会”以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尤为世人瞩目,因为这是中共十六大后的第一次“两会”,又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两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广泛好评。近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长江绍高应本刊记者之约,就《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回答了本刊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 ,新闻谈话类节目在电视传媒中方兴未艾 (如央视四台的《中国报道》、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等 ) ,吸引了受众关注的目光 ,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无独有偶的是 ,在纸介质媒体中 ,一种类似的报道形式———“专家访谈”正悄然兴起 ,这种报道形式多见于周报 (刊 )中。有的报纸甚至开办了固定的专栏 ,如《中国经营报》周二刊第五版的《论坛导刊》。“专家访谈”是对传统的“专访”和“答记者问”报道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是深度报道形式的一种变体。它一般聚集于一个阶段内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活领域中的热点事件和现象、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