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镜花文学深深根植于日本的民俗世界。泉镜花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并影响了日本民俗学的发展。他将魑魅魍魉带入文学世界,将童谣、民间传说化为想象力的源泉。一代代人自幼耳熟能详的口碑传说更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了泉镜花幻想世界的构筑。  相似文献   

2.
《故乡飘已远》,又名《那么多的酸模(野菜)都被谁吃了》以自画像的方式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也是朴婉绪自传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因此十分重要。作者朴婉绪是韩国现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和朝鲜南北战争,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所撰写。修辞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言语现象,在小说《故乡飘已远》中,朴婉绪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交际理论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感受。该文结合实例从修辞翻译角度探析李丽秋译本,研究在文学作品的韩译过程中如何使用修辞翻译策略,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引起读者共鸣。  相似文献   

3.
唐小璐 《文化学刊》2022,(4):214-217
形象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将“形象”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框架下探究外译过程中的他者形象塑造问题。以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兄弟》的法译本为例,以形象学为理论框架,可以结合法国主流报刊对《兄弟》法译本的评价情况,从文本层面分析译本如何通过平衡身体叙事、回归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对“文革”“改革开放”等时代特色形象的构建来对原文本的性别和文化形象进行塑造,从而探析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与中国文化形象塑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盈虚》是日本作家中岛敦的代表作品,取材于中国古典《左传》,描述了卫庄公(太子蒯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该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遵照“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指导原则,以短篇小说《盈虚》的李默默、梁玥、六花、林非等4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转换”视角,考察各译本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及其在各维度下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的高低。研究发现,4个译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翻译选择不适配问题。总体上看,李默默译本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在语言维和交际维,均能完成译文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其具备较高的翻译品质。但在文化维,由于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生态”并不对应,造成4个译本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的完成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与此同时,各译本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作家萧红女士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小说中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北方的市井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这本小说至今为止最为著名的英文译本出自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之手。小说中存在着许多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与描写,该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文化词汇和文化描绘的中英文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中文与英文语言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苏童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推崇、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苏童小说于1992年首次被译介至韩国,最新的译本出版于2019年,27年间苏童作品在韩国的译介经久不衰,共有18部译本陆续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学在韩译介的良好典范,其成功之秘具体剖析为作品的艺术品质、电影的成功改编、译者的创造性翻译、作家的个人宣传。  相似文献   

7.
《情结》     
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家麟熙的近作《情结》,是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工作的小说。故事讲的是“知青”出身的年轻的经济学家秦岭一生的坎坷。在他生命的各个时期虽不乏女人相伴,然而,他  相似文献   

8.
本文细致梳理《聊斋志异》的经典日译——柴田天马译本的百年翻译出版历程,挖掘与此相关的人物与故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译文文体变迁,并通过比较同时代译文析出其译文特色。研究发现柴田天马译本的翻译出版在日本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中有过大起大落,但在友人支持以及其本人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实现多次发行,有力促进了《聊斋志异》在日本的传播。其译文在百年间也随着日本文字和日语文体的改革而略有变化,但柴田在有生之年始终坚守其活用振假名、保留汉语语词的翻译策略,这种执着是他向外表达自我文化取向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中后期,日本读本小说作家上田秋成创作了怪谈小说《雨月物语》。《雨月物语》中有3篇翻案自"三言",秋成在吸收中国小说文本元素的同时,能够在其作品融入日本传统文化等元素,对中国元素进行改造,使得《雨月物语》虽然翻案小说,却极具日本文化特色。本文对比《雨月物语》和"三言"的内容,论述上田秋成的文化改造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10.
陈洪标 《文化交流》2010,(10):75-78
宁海作家浦子印销4.8万册的长篇处女作《龙窑》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雷达、李敬泽、陈思和等10多位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纷纷叫好.称该小说是“对时光深处的乡村和大地充满诗意的怀想”。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三回拉开了整部小说的序幕,内容非常重要。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较为全景地呈现了贾府的典型环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逐一登场亮相。在《红楼梦》的诸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本认可度较高,但关于两译本的争论也从未停息。该文从语篇结构、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等3个方面入手,对《红楼梦》第三回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个译本都充分考虑到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的差异,并尽可能再现了原作语篇交际价值和整体的艺术效果,堪称翻译中的“上乘之作”。但由于译者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两部译作在词汇、句式和语篇层面,也都流露出原作之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两首叙事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4首诗歌。早在1903年我国就有人将莎剧故事翻译成文言文在上海出版。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白话散文译本,后又出现了诗体译本。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穆时英是一个不尊崇唯一价值观,有着多元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现代性”是他的人生关键词,穆时英吸收“现代性”革新性、反传统性的特性实践于小说创作中,在创作时大量采用都市素材,歌颂现代物质文明,抒写都市人的细腻情感生活;其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小说表达两性欲望、书写新享乐主义、作为“象征”的回家、体察个人的命运这4个主题中,还体现在电影手法运用、大胆的语言实验、意识流书写、典型人物的小说技法上。由此可见,“现代性”已经渗透到了穆时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及观察的方式之中。  相似文献   

14.
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甜牙》讲述了女间谍塞丽娜的故事,文本中充盈着时政与文学、女间谍与青年作家、善意的欺骗与真挚的爱情等情节,笔者意图站在人性伦理与道德情感角度来分析主人公塞丽娜的一生。小说中改变塞丽娜一生的主要人物分别是塞丽娜母亲、塞丽娜情人托尼·坎宁、甜牙资助对象汤姆·哈雷,笔者拟从这三个人物入手对《甜牙》中人性的伦理道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 翻译作为触媒,有效地作用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周作人(1885—1967)译日本小诗,可谓显著的一例。朱自清(1898—1948)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曾写道:“周启明氏民十翻译日本的短歌和俳句,说这种体裁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是真实简练的诗(注:见《小说日报》12卷5号),到处作者甚众”。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7.
翻译学研究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转向发展后,回归社会研究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借助社会学中的部分理论,如"场域""资本""惯习"等,研究译本,将译者及译本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全面的分析,为译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手段,也为翻译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华文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在中南财大召开洪英由中南财经大学与新加坡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新加坡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于1997年6月1日至3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及国内的作家、学者共6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  相似文献   

19.
铁凝不仅写小说 ,也写散文、随笔 ,还写过诗 ;铁凝不仅写短篇小说 ,她的中篇、长篇亦成就颇丰。但本文只以她的短篇为研究对象。铁凝是一位懂得艺术辩证法的作家 ,在她的诸多作品中 ,各种艺术元素在对抗、对比之中达到了互补互衬 ,统一和谐。她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说也自有小说的规矩”;1 她也深入思考并尝试着“犯规”,并以为 :“懂得并且有力量‘犯规’,和懂得并且善于遵守规矩同样重要。”2铁凝把短篇小说比作体操项目中的吊环和平衡木。她的短篇精彩 ,恰是因为走在一根“犯规”和“遵守规矩”的艺术平衡木上 ,恰是紧握着艺术元素…  相似文献   

20.
徐宝俏 《文化学刊》2012,(4):156-160
音乐艺术是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艺术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布尔加科夫表达思想的有力载体。布尔加科夫的语言是有“表情”和“声响”的,声音从语言消失的地方开始蔓延,这些声音会释放被有形的语言限定和堵塞了的空间,显示出语言隐晦表达的情感意象。作家把各种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音乐元素运用于小说之中,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解读.我们再一次领略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本文旨在从音乐旋律对小说主题的支撑和对音乐界名人姓氏、乐器名称的借鉴这两方面探讨作品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