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崛起,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现代文化的标志性象征。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还与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叙事方式紧密相关。为此,该文深入分析了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将其与网络社群文化相连,得出网络流行语能够反馈出网络社群用户的交流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一基本特征。随后,文章从平台化叙事的视角,从载体作用、传播机制等角度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与网络社群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网络社群文化平台化叙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社群文化如何在各种平台上形成、发展和传播,以及这些平台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的文化认知和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发展为网络语言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网络语言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网络语言有鲜明的语言特色,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作为网络语言代表的网络流行语,其形成受到语言本体、使用者个性、输入法,以及传播媒介等影响.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全面地分析,既要看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要看到使用部...  相似文献   

3.
雷宏亮 《文化学刊》2023,(10):166-169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民众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促生了网络语境,在“虚拟”“即时”的特殊交际语境中,出于对用语的需要,进而采取的一种局部的变异。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变异性是其语体特征的主要标志。笔者就网络语境为基础,针对汉语网络流行语变异修辞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高频率使用某些词汇或短句,从而广泛流行开来的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也是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对象,而现有的研究却很少关注其身份建构问题。本文在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运用评价理论对2020年与部分突发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以帮助人们发现其背后反映的积极含义和建构的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躺平”以及汉语短语“躺平”具有不同的语法特性。“躺平”通过隐喻演变为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语义所指内容,网络流行语“躺平”从理性意义、感情色彩和语法特性三方面都区别于汉语固有临时性词组“躺平”。“躺平”流行语成因有语言内部机制原因和语言使用者外在原因,还可以用现有的流行语理论判断分析“躺平”的流行语义和扩散方式,并通过语言特区理论表明网络平台是“躺平”的创新源泉。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讨论2010年1月—2021年1月10余年间释放负面情绪的网络流行语,在对这些网络流行语进行形式分类、意义描写的基础上,着重展开基于社会学、民族学、认知心理学等的语用分析。话语即释放,释放具有生态性,生态有其自然和社会的内心驱迫感。从语言生态语体伦理角度看,释放负面情绪的网络话语又具有符合语体伦理及语体要素适宜性等的特性。在多学科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讨论基于语言生态语体伦理的网络流行语负面情绪的释放问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社会关注的汇合点,流行语是社会心理的语言载体和集中体现。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下深化流行语与社会心理研究,掌握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思想体系中介的哲学定位和关键环节,在理论创新上以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宣传教育上以社会心理为最大的实际,探索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破防”是由动词“破”与名词“防”构成的动宾短语,源于英语词组“Guard Break”的直译,通过外来词介入、词语的自然演变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而发展为如今的流行语“破防”。“破防”具有不同于缩略语“突破防御”的含义,其主要语义可分为情绪表达与局势描述两种,可表达激动、焦虑等情绪,还可表达局面失控等含义,语用色彩有中性、贬义和褒义三种状态,具体使用情况需要根据语境与使用主体的不同而定。流行语“破防”的出现,是语言表达的自然发展和隐喻功能运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网络把世界缩小到显示器那么大,芸芸众生集合在十几英寸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文章就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推动下,“融合”已经成为世界媒体业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和渗透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世界媒体业的一部分,我国国际传播的各个环节也正面临这一趋势,需要我们密切予以关注并对我们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李春华 《文化学刊》2015,(3):180-182
高校图书馆一直都是整个学校的学术资源,为学校的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当下社会中,学生对于图书馆文化的重视度逐渐的加深,图书馆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书籍资源,同时也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很大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述了图书馆用户的不同类型,以及在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将进行怎样的服务来应对网络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不断涌现,互联网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之一,也自然推动着翻译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新时代下探究日汉翻译是语言服务行业的需求,也是研究翻译领域学术的必经之路.从当代翻译理论中的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视角出发,通过中日文化异质性的分析,结合新形势下互联网翻译对日汉翻译的影响,以日汉政治演讲翻译(可视为...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环境下网络语言迅速风靡,而网络语言也与传统汉语之间存在显著区别,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在范围、应用及理解上均有所差异,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发展,有效规避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逐步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和背景,应当做好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协调,针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海量性、自由性等优势使其成为新时代公众把握话语权的"公共领域".文章以芜湖火车站2008年"1·13"惨剧为例对其进行解读,试图为网络"公共领域"的未来建构和发展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里,网络给学生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很大,网络的技术特点不断异化学生的思想,弱化学生相关的语文技能,导致学生人文素质的下降.高职院校非文科专业的学生这些情况尤为突出.因此,在高职院校非文科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结合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兼顾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2,(3):138-138
刘嘉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体.它虽然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网络语言的产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只有吸收新的精华,祛除糟粕,并加以积极引导,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应该是积极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一个平等自由、资源无穷的信息平台日趋形成。层出不穷的网络新技术,时刻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同时也为企业普通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田必琴 《职业圈》2008,(17):151-152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认真探讨对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是应用于各种网络媒介的一种语言,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口语的一部分.该文以X千万条,Y第一条为例,依据模因论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复制过程,并选取不同网站的新闻作为语料探讨流行语的重复和类推的两种传播类型,最后阐释网络流行语的三大语用功能:填补语言的空缺,增加语言的幽默性和传递...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认真探讨对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