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美锜 《职业圈》2014,(24):100-100
股份制银行,作为我国现代银行业的重要成员之一,它的向前发展的阻力与动力也是共存的。而目前股份制银行存在总体市场定位不清晰、产品创新度低、产品替代性强等问题,同时国外资本进一步压缩了股份制银行的生存空间,因此,股份制银行在银行业务上必须加强创新力度,完善银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李倩 《职业圈》2014,(3):125-125
特色农业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独特的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产品的开发,并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特色资源,提高地区农业的竞争力。本文以河北省赞皇大枣产业为例,对赞皇大枣产业现状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旅游打卡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从打卡式旅游现象入手,研究打卡西安用户的文化关注状况及其内在心理需求,旨在探索“网红城市”的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通过在抖音平台上检索以“西安”为话题的发布语,选取外地旅游者发布且点赞数大于1万的相关发布语为样本,运用主题分析法对用户关注的旅游核心要素进行研究,发现除文化要素之外,以新奇、娱乐为主的网红要素也成为了旅游核心吸引要素。进一步对发布语进行文本分析,得出在网红现象的背景下,抖音打卡用户在现代性自我认同危机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西安历史文化的结论。最后提出“网红城市”的文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后疫情时代,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尤其中美关系陷入“新冷战”,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继威胁“封禁TikTok”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恐吓:TikTok必须卖给美国,否则必须退出美国市场。在美国突围成功的中国社交媒体TikTok正遭遇至暗时刻,全球化发展接连受阻。本文将从TikTok在海外被围剿这一实例入手,分析地缘政治环境下中国社交媒体的全球化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重要财富,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下,红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功能得到了强化,可以引领人们形成正确认知,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定远县拥有光荣革命传统,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对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创新,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强化自身综合实力。基于此,该文结合安徽省定远县对新时代区域红色文化发展的价值和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新发展对策,以期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连宇 《文化学刊》2023,(4):166-169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本土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肯定,是对未来本土文化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是唯一没有间断传承古代文明的国家。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包括了音乐文化自信。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根基深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几千年来深厚的音乐文化渊源和历史底蕴,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8.
音乐产业的核心是发展音乐个性和音乐影响。音乐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市场上以授权许可的方式传播这些独特的音乐属性,更完善的版权法律法规可以保护音乐人的创意。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音乐行业。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音乐传播载体经历了从黑胶,到磁带,最终到数字音乐的转化,音乐版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P2P音乐共享网站Napster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时代不再干扰音乐产业,也不代表音乐版权法律的胜利,而恰恰意味着音乐版权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9.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融合投影、LED、VR、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下的旅游产业凭借其全方位的浸入式体验,开启了文旅产业的里程碑式变革.平遥古城是具有悠久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深度结合平遥当地源远流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绿色高新区"为发展理念,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采取政策引导、绿色科技项目引进、文化氛围营造等措施发展园区的绿色科技产业,努力打造一个科技创新型园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非遗产业化势在必行的趋势下,作为非遗的重要载体之一,非遗传承人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该文以东莞莞香为例,剖析非遗产业化过程中传承人在新时代发展时期面临的困境,生产效率低、从业收入低、后继无人等是传承人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该文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为非遗传承人走出困境、创新发展非遗产业提供新思路,助力推动我国非遗产业化进程和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初创企业不断发展,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陆续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政府产业基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政府产业基金在我区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鉴于此,文章通过总结我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政府产业基金在促进制造业创新创业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关注产业基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背景之下,为了丰富我国基层群众的文娱活动类型及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思想素质和审美情趣,必须重视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工作。该文就促进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现状与问题,以及促进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高质量文化馆发展的重要性,包括宣传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然后分析了目前文化馆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路径,涉及资金投入、文化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面。以期该文的研究结果,能够有力推动文化馆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此研究选取惠州科技型初创企业作为面板数据,构建了此研究的实证模型,围绕相关变量进行设定及测量,在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方式,表明惠州市营商环境各构成要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创新投入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为促进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发展,应从营商环境中的政策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以及人文基础环境四个方面齐头并进,促进惠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时期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怎样才可以培养出企业实际所需人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及教师所面对的一项重要问题.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解决高职教育过程中各类问题,这对于高职教育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该文重点以肇庆职业学校为例对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线性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类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的特征,使沿线城镇风貌的保护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选取黑龙江省内的中东铁路城镇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风貌研究国际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在对象识别、方法管控、规划管理、数字化建设4方面对风貌保护与发展的新要求,针对中东铁路城镇风貌分别由于自...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旅游经济也在持续发展,在“康养+”视角下,旅游市场正在不断地创新,旨在培养出一个以康养为主题的旅游文创产品市场,达到健康旅游的目的。在“康养+”视角下,进行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度假、能让消费者积极享受的环境。该文就国内外对康养视角下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展开讨论,以腾冲和顺古镇为例,分析“康养+”视角下文创产品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瓶颈,进一步对康养旅游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师范专业认证旨在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也存在不少具体的问题,如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毕业生优质就业比例较低、职业素质结构不全面、职业理想与信念缺失、职业技能不扎实等.该文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显现,在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时代活力,充满生机,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话题。2018年川北大木偶以崭新姿态精彩亮相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重新擦亮了非遗品牌,为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焕发生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为此笔者深入调查非遗品牌“川北大木偶”从“图存”到“惊艳”的蜕变,探索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机制,揭示了要坚持政府有效支持和市场化探索机制同步推进、实现人才传承与激励机制双向突破、引导品牌塑造与旅游发展联动协同的机制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文旅发展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创新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绝佳路径。该文以浙江舟山奇观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探索多元主体协同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