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乳山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该文通过立足于相关文献资料和人物访谈,以乳山民间文学的传承现状为视角,分析乳山民间文学所面临的传承空间受限及传承人不足等困境,以重建本土文化发展的民俗场为目标,提高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促进信息化与新媒体为传统文化发展的赋能,探索乳山民间文学非遗传承的多样化保护路径,思考民间文学蕴含的经济附加值,构建乳山民间文学发展的新模式,以期实现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梅林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传承发展梅林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高度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现阶段人员短缺、疲于谋生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成为阻碍梅林戏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健全发展保护措施;扩大受众群,建立自我造血发展机制;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建设传承后备力量;发挥地方政府保护主体作用,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等力量进行梅林戏文献资料数字化传承是梅林戏传承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信阳民间舞蹈受荆楚文化、淮河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舞蹈种类多样,在长久的舞蹈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格。自2007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信阳民间舞蹈非遗保护工作立足长远,稳步发展。但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日趋深化、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等现象的显现,如今信阳民间舞蹈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聚焦信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舞蹈,依托文化生态的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利用等静态保护方式,结合民间传承、艺人传承、教育传承等动态传承途径,完善信阳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体系,进而推进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颜峰  姚桂芳 《文化学刊》2009,(3):176-1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行为方式相传,具有历史积淀的民间文化,以地域方言、艺术形象和独特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授而得以传承和延续。青岛地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方言空间的萎缩,大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难以为继的状态。青岛方言是青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载体和标志,是维系青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随着历史的更迭与社会变迁,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对其保护、推广的要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必然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设计等手段,建立起数据信息传播体系和传播模式。信息可视化设计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逻辑整合、图形转译、媒介呈现一系列设计工作,将信息转化为更加直观、便捷、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信息可视化被广泛应用于多个专业领域。该文通过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多元化传播应用进行分析与阐释,探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可视化运用形式与发展可能,以提升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人民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保护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文响应国家号召,通过记录常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了解其发展过程与传承现状,分析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力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思...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中医院作为“丁氏痔科医术”的保护单位,10年来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承保护与管理实践,从文化传播、科技立项、数字传承、“线上+线下”教学培训等方面不断实践探讨,逐渐形成一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管理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逐渐形成一支国家级非遗“丁氏痔科医术”学术传承人才队伍,取得高水平的家传秘方和经典术式临床研究内容,达到肛肠疾病中医诊治较高的诊疗水平,争创国家级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的活态存在注入更加强大的再生动力。该文详细阐述了运用现代化技术非遗“丁氏痔科医术”的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做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进程中是维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打造新世纪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该文通过梳理新加坡打造文化之都的经验和举措,基于硬件设施建设、社会全员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数字化遗产和文化慈善事业5个方面,探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道路,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显现,在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时代活力,充满生机,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话题。2018年川北大木偶以崭新姿态精彩亮相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重新擦亮了非遗品牌,为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焕发生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为此笔者深入调查非遗品牌“川北大木偶”从“图存”到“惊艳”的蜕变,探索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机制,揭示了要坚持政府有效支持和市场化探索机制同步推进、实现人才传承与激励机制双向突破、引导品牌塑造与旅游发展联动协同的机制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苛苛 《文化学刊》2023,(12):119-122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豫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优秀基因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动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豫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文章分析了豫剧的特点,基于对豫剧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契合性的深入探讨,明确了豫剧传承与发展的生存困境,并从传播方式创新、群众基础夯实、培养人才队伍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豫剧传承与发展的建议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豫剧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史。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能使相关传统手艺得以延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该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壮族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壮族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多方协同、立足数字化、塑造文化品牌等,旨在扩大壮族铜鼓文化传播面,增强壮族铜鼓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的现实困境,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舟山船拳是一种海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兼具海洋体育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风格独特。该文分析了当前舟山船拳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舟山船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方组织支持、广泛的民众参与等发展基础,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优秀拳师欠缺、青少年参与度较低、宣传力度相对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困境,该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打造拳师团队、创新展现形式、融入地方学校、推动文旅融合等对策,以期促进舟山船拳的传承与发展,达到增强海洋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文化自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该文的核心目标是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在高校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同时应对由此而来的挑战和把握机遇。通过文献综述和对当前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该文揭示了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在教育实施方式、新媒体应用、学生接受度等方面的现状,特别指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内容更新与时代脱节、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积极应用新媒体、制定相关政策与规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通过这些综合策略,不仅可以提升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14.
傩面具是广西毛南族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其悠长的历史包含着毛南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风情,一代接一代地传承毛南族的传统文化理念、审美意识和宗教信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艺术传承来看,广西毛南族傩面具在舞蹈、色彩配置、构图理念、表情塑造等方面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秉持着不断传承的思想观念,该文章通过对毛南族傩面具的艺术价值进行梳理,贯彻文化传承的理念,并为傩面具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并且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人才,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高校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培养。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着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将红色文化渗透到高校教育工作当中,具备极大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该文针对红色文化内涵以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存问题,并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川北非遗戏剧艺术是指具有川北风情的戏剧类非遗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王皮影(也被称为川北非遗三朵金花)为代表。该文针对川北非遗戏剧的现状,从剧目的更新、现代元素的融合、中外合作研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新媒体传播展示5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川北非遗戏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敏锐地认识到博物馆发展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城市内涵形象、承担社会教育功能、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多元价值和巨大潜在影响。基于公共文化特征、文化生态规划、文旅产业融合等理论,客观分析目前四川博物馆事业发展具有文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厚重、文明地位较高、行业发展先进等基础条件,探索研究解决其多维度功能价值明细、布局规划理论优化、线上博物馆价值发挥、综合效益测度模型构建等主要障碍,以传承中华文明新高度、嵌入文化生态新理念、释放民间场馆新活力等创新举措,科学推进四川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中华文明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红拳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百年的变迁,作为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是中华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中文化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现代体育的蓬勃发展,红拳这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传承和发展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该文研究总结出红拳的发展历程、特色和价值,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梳理出红拳所面临的发展现状和传承困境。在新媒体和数字化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红拳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开发路径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杠杆。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自觉肩负起复兴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该文总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痛点难点,最后提出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民间传统工艺是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一张名片,地方高校有条件更有必要与民间传统工艺接轨,自觉认同和助力传统民间工艺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校地协同可将民间传统工艺的资源与地方高校相融合,有效地传承民间技艺,弘扬传统文化。该文以象山县为例,分析目前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保护所遇到的困境和机遇,发掘其价值,并制订有效策略,通过校地协同的合作模式推动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探索跨界融合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